藁城市崔家庄吧 关注:176贴子:1,481
  • 4回复贴,共1

崔家庄人崔家庄吧是不是承载着太多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看到沐雨衔冰离开贴吧的一篇帖子,很有感触。
1
曾经,和沐雨衔冰一起在贴吧里耕地,似乎还很勤勉,希望把希望的种子埋下,让理想主义的果子长成。
为崔家庄不平,多说一句话,也许和你毫无关系,可一句话足以让别人找到希望、信心与支持。
每一个个体都是萤火虫,渴望太阳一样去发光。
明明知道做不到,还努力的做一些。
2
贴吧是虚拟的,但吧友的言论反映现实。
这网络的一个角落,成长着崔家庄人的梦想。
崔家庄老乡亲们和崔家庄在外地工作人在这里聚首,说着身边的大事小情,谈谈自己的喜怒哀乐,面对现实发几句牢骚……里边有自己的希望,让自己以及自己生活的这个环境好一些,让身边的不公少一些,让世间的温暖多一些。彼此多一些沟通,少一丝谩骂;多一些关怀,少一些冷漠;能多多包容别人,力所能及的给他人一些帮助,或许仅仅在这个心灵的属地上彼此取暖……
3
思路有时候会突然停顿,在崔家庄吧的页面上失语。
在热闹的版面上感觉到孤独,似乎是只身行于大漠中的荒凉。
天空了无痕迹,鸟已飞过……
这是对存在感的焦灼吗?
胸中理想主义的东西仍有一团火,而我需要更多的柴薪……
是我赋予了这方境地太多的期望,还是我力所不及茫然困惑?
4
在这里我认识到了很多的朋友,虽然都不曾谋面,但神交已久。
很多以前在这里的朋友,在自己的事业上做的风生水起,有声有色。
我知道网上的你们,也了解一些现实中的你们。
2009年年初,崔家庄吧本无人气,全是几位热心村民在此分享思想。
那年春天,一个特殊的帖子,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人渐渐多起来。
而后又有几件事在吧里发了出来,这里便有了参与的感觉。我知道,有理有据的批评现实,让人们关注这里。
5
经常露面的朋友自不必说,老商知道崔家庄的干部和村民包括上层的一部分人关注贴吧,他们中很多的人确实开明、智慧。而他们不会知晓了一个网上的商人不想伤人。
朋友里也有人问起,商人不想商人是不是你。
本人之所以不愿意说出自己,是因为没有了匿名、多了现实的牵扯,很多嬉笑怒骂快意恩仇就没了意思。
还是保留一些,说起话来不至于太多的顾忌。
6
我不是喜欢极端情绪发泄的人,网上有个崔家庄人的平台,彼此交流是我希冀达到的一个理想。
崔家庄的干部包括官方,如果都能静心在此交流,吧友中不乏干部乃至梅花镇的领导,在这里少一些隔阂、多一些理解,就会使网络语言不那么尖酸刻薄。
曾经在这里工作学习过的人能有一个大的平台交流不同地域和行业的生活,该有多好。
崔家庄人多一些公平公正的思维和理想,该有多好。
梅花镇的领导崔家庄的干部能够放下身段,问政于民,该有多好。
现实的丑陋我们反映一下,改善一下,该有多好。
7
贴吧最容易变得毫无主题,杂乱无章。
但吧主应该有一个理想,在文章和回帖里边努力的去实现它。
这样一群人就会凑过来关注它。
一旦没有了中心思想,它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
它在这里要关照弱势,它要批评现实,它要有个鲜明的主张。这是吧主的责任。
8
支持崔家庄吧走下去的,是一份如此的理想。
而网上的二八定律早就指出,贴吧总有二成的人会发言,八成的人在潜水不做声。
沉默的大多数永远是网络甚至是现实生活的常态。
崔家庄是个小地方,关系彼此牵扯,或由于身份以及关系不便说话,更不能动辄批评人。
或许身在外地的商人不想商人反而轻松一些。
即使如此,坚守一个信念,并力促贴吧这个环境向既定方向发展谈何容易。
并非所有人都能支持,并非所有人都能理解。
9
六年下来,建吧者的亮光没有黯淡,但也只有喜爱光亮的人关注它。
早年间的理想者们逐渐散去,贴吧的色彩也多了起来。
大抵,有身份的人不屑于和小民为伍,在贴吧玩闹失了身份。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12-29 19:57回复
    这家伙,崔家庄真有能人,为你点赞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12-30 07:17
    回复
      真有能人,点赞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01-03 17:36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2-03 08:58
        回复
          高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2-27 12: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