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帝国吧 关注:96贴子:1,115
  • 8回复贴,共1

[Ottoman]土耳其帝国的滞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奥斯曼帝国的滞止(土耳其语:Osmanlı Devleti duraklama dönemi)是奥斯曼帝国的领土扩张达致颠峰以后的一段时期[1]。在这一时期,帝国的军威仍盛。在此后,奥斯曼帝国的军事力量锐减,使它失去了大量领土。1683年的维也纳之战象征着奥斯曼帝国在欧洲的极盛疆域[2]。从社会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这也是帝国衰落的开端[3]。


IP属地:浙江1楼2017-12-28 01:12回复
    大背景
    十六世纪早期,由于新大陆的财富因西班牙的殖民开拓而大量涌入欧洲,奥斯曼帝国逐渐失去了军事技术上的优势。它的欧洲敌手们显得越来越难以抗衡。欧洲国家在十七世纪相继完成了空前的中央集权,而奥斯曼帝国则相对在这一方面较为迟滞。自1683年维也纳之围战败至1798年拿破仑入侵埃及,奥斯曼帝国的劣势一直未尝得到扭转。[4]


    IP属地:浙江2楼2017-12-28 01:12
    回复
      2025-05-21 15:50:17
      广告
      艾哈迈德二世
      奥斯曼帝国在维也纳之战战败后,欧根亲王率奥地利军于大土耳其战争再挫奥斯曼帝国[5]。1699年,奥地利人征服奥斯曼匈牙利[6],于同年签订卡尔洛夫奇条约[7]。后来在十八世纪的战争促成帕萨罗维茨条约[8]、贝尔格莱德条约[9]、尼萨条约的成立[10],确立了哈布斯堡、奥斯曼帝国及俄国间在欧洲东南的边界。


      IP属地:浙江3楼2017-12-28 01:12
      回复
        穆斯塔法二世
        穆斯塔法二世竭力阻挡奥地利人的进攻[11],他在1697年重新征服奥斯曼匈牙利,他在桑达被欧根亲王击败[12],奥斯曼帝国遂寻求和解。穆斯塔法二世在1699年的卡尔洛夫奇条约割让匈牙利及特兰西瓦尼亚予奥地利,割让摩里亚予威尼斯共和国,并须从波兰控制的波多利亚撤军[13]。在他统治期间,俄国的彼得大帝从土耳其人手中攻陷黑海战略重地亚速[14]。


        IP属地:浙江4楼2017-12-28 01:13
        回复
          艾哈迈德三世
          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在波尔塔瓦会战(大北方战争的一部分)被俄国击败后逃到奥斯曼帝国[15]。在1710年,他说服艾哈迈德三世对俄国宣战,奥斯曼帝国军在巴尔塔哲·穆罕默德·帕夏的领导下在普鲁特河战役取得重要的胜利。俄国归还亚速予奥斯曼帝国[16],同意毁掉在塔甘罗格的基地[17],不再干预波兰立陶宛联邦的内政[18]。君士坦丁堡不满条约过于宽松,几乎因此重启战端。
          1715年,奥斯曼帝国军攻占威尼斯控制的摩里亚[19],引起奥地利的敌意。1717年,贝尔格莱德被奥地利攻陷[20]。1718年,在英国及荷兰两国的调停下,双方签订帕萨罗维茨条约[21],奥斯曼帝国重获从威尼斯征服得来的领土,但却失去了匈牙利[22]。
          在波斯战争时期,奥斯曼帝国持续与波斯人作战。数年后,奥斯曼帝国的战意消退,纳迪尔沙阿终击退奥斯曼帝国军,树立了威望。


          IP属地:浙江5楼2017-12-28 01:13
          回复
            马哈茂德一世
            1731年,俄国为了加强支配里海与黑海之间、近捷列克河的高加索地区,宣示对卡巴尔达的主权。俄国声称高加索人原本是乌克兰的哥萨克,后来移居到一个叫泰基的俄国城市,才称为高加索人,他们移居到库班河一带,但仍保留着他们的基督教信仰及对沙皇的忠诚,而克里米亚鞑靼人的暴政却迫使他们成为穆斯林,东迁到卡巴尔达,他们仍被视为俄国的人民。俄国以此为由认为高加索人所占领的地区也应属俄国所有。不过,这对土耳其人的影响不大,特别是在九年前俄国书面承认奥斯曼帝国苏丹对高加索地区的主权。
            战事起初在克里米亚及多瑙河流域上的瓦拉几亚及摩尔多瓦爆发。俄国的米尼赫击败依附于马哈茂德一世的克里米亚汗国,并横过德涅斯特河,占领比萨拉比亚的大部分地区[23]。奥地利被奥斯曼帝国军占领贝尔格莱德及塞尔维亚北部。
            波斯战争依然持续,奥斯曼帝国军与波斯统帅纳迪尔沙阿斗得难分难解。奥斯曼帝国仍保有对巴格达的控制权,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及格鲁吉亚则被波斯的影响力渗透。


            IP属地:浙江6楼2017-12-28 01:14
            回复
              奥斯曼三世
              1754年,马哈茂德一世逝世,由其弟奥斯曼三世即位[24]。
              在他统治的短短三年间,较为人所知的是他对非穆斯林并不友好,基督教及犹太教徒都须穿戴奇特的服饰及徽章。
              穆斯塔法三世
              1763年,拉吉布·帕夏逝世,由穆斯塔法三世亲政。他并不善长于选任贤能,性格顽固急躁,所以常作出错误的决定。另一方面,穆斯塔法三世勤于政事,致力于改革奥斯曼帝国,包括委任外国军官改革步兵和炮兵,开设数学、导航和科学院。
              他了解到奥斯曼帝国的军事力量不足,尽量避免与其他国家开战。穆斯塔法三世无力阻止俄国叶卡捷琳娜二世吞并克里米亚[25],俄国进一步侵攻波兰,穆斯塔法三世不得不向圣彼得堡宣战[26],不久后逝世。


              IP属地:浙江7楼2017-12-28 01:15
              回复
                阿卜杜勒·哈米德一世
                1774年,阿卜杜勒·哈米德一世继位为苏丹。这时,帝国面对财政困难,军事上又在科斯卢亚战役大败,被迫签订凯纳甲湖条约[27]。
                阿卜杜勒·哈米德一世对内致力于改革,特别是军事上的改革[28]。阿卜杜勒·哈米德一世成功镇压发生在叙利亚及摩里亚的叛乱,然而俄国却进一步侵吞克里米亚。1787年,阿卜杜勒·哈米德一世对俄国宣战[29]。翌年,奥地利加入俄方,瑞典及普洛士人却站在奥斯曼帝国一方。虽然奥斯曼帝国在卡朗斯巴斯战役得胜[30],但在1788年,军队在鄂察奇乌遭到重挫,鄂察奇乌陷落[31]。
                塞利姆三世
                塞利姆三世认知帝国必须进行改革,但俄国及奥地利的压迫不容许他实施改革,直到1792年雅西条约的签订使奥斯曼帝国得以喘息[32]。
                塞利姆三世废止采邑的军权,进行行政变革,特别是财政部门。塞利姆三世亦致力扩大教育幅度,在外国军官的指挥下建立现代化的军队。
                土耳其新军强烈反对变革,因而引发阿德里安堡的动乱[33]。奥斯曼帝国在塞尔维亚和埃及的军事行动都未能获胜。及后,土耳其新军再次发动叛乱,引致伊斯兰教长下达对抗变革的指令,废黜塞利姆三世,让穆斯塔法四世继位[34]。


                IP属地:浙江8楼2017-12-28 01:15
                回复
                  2025-05-21 15:44:17
                  广告
                  穆斯塔法四世
                  在鲁塞的奥斯曼帝国将军阿朗达尔·穆斯塔法·帕夏是变革派的重要人物[35],他起兵四万前往君士坦丁堡[36],要让塞利姆三世复辟,可是塞利姆三世在后宫被宦官所杀,阿朗达尔遂废黜穆斯塔法四世,马哈茂德二世继位。
                  马哈茂德二世
                  马哈茂德二世让官员主持改革,其后一度中止了改革。
                  在他统治的早年,总督穆罕默德·阿里击败沙地第一王国,征服圣地麦地那及麦加[37]。
                  马哈茂德二世在任期间,奥斯曼帝国开始分裂。希腊于1821年的叛乱促使其独立。1821年,英国、法国及俄国的联合海军于拉法连诺战役击败奥斯曼帝国海军[38],奥斯曼帝国被迫在1832年7月签订君士坦丁堡条约[39],而法国在1830年占据了奥斯曼帝国的阿尔及利亚[40],标志着帝国逐渐分离,帝国内其他种族的独立活动活跃起来,特别是在欧洲。
                  1831年,马哈茂德二世敉平了伊拉克马穆鲁克的叛乱。1839年,马哈茂德二世着手进行坦志麦特改革,这是土耳其现代化的开端。


                  IP属地:浙江9楼2017-12-28 01: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