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棋逢对手
博行于世而弈独绝。
比起当下盛行的六博棋,蒙毅却更喜欢围棋。
正所谓:小小四方格,通融黑白道。盘上无山河,世事如棋中。
“王上可要小心了!”他捏着手中的白玉棋子,俨然一副少年心性。
对案的秦王垂首不语,闻言之后只是拿起一旁的黑子随手撂下。
“王上有心事。”蒙毅说的肯定,秦王也不否认,仍是素手持玉子,眸光运筹不知处。
两人四目相对,目光交汇于棋盘。中常侍周衍匆匆来报:“王上,甘上卿蒙将军来了。”
秦王政闻言,当即放下手中的棋子,道了一声速请。蒙毅尚未出仕,对朝中事务也不好多过问,只微微直起身,便向他请辞。
“无妨。”
秦王政伸手挽留,两人正说话间,甘罗与蒙恬已并肩而入,未及行礼,他已叫两人免了礼,又命内侍再加两个席子,一道坐下。
他们四人因年纪相仿,又是一同长大的,一坐下来自然有说不完的话。
“雍城那边有动静了。”蒙恬沉声道,说完便看向一旁的甘罗。
早在甘罗进来前,秦王政就命人生了炭火,是以他面色仍白,精神倒还尚可。
“臣今日探知,嫪毐欲在雍城路上设伏,伺机对王下手。”他因知晓其中隐秘,为将卫染隔绝事外,便将这事揽到了自己头上,又提了内史肆出来。
秦蒙三人了解他的为人,知道他不是信口胡说之人,故而也不追问其中细节。
“寡人真是小看他了!”提及嫪毐,秦王政露出极为难得的嫌恶之色。
他这话一出,蒙恬已皱紧了眉头,年纪稍末的蒙毅则是一脸愤愤,恨不能立马提刀去雍城宰了那嫪毐。
嫪毐要反,在这几人心中早已是不争的事实。
这几年来,嫪毐凭借着太后之势加爵封侯,在朝结党,私下揽士。
秦国上到宫室苑囿、下到车马衣服,事事皆决于嫪,秦人亦是早有闻太后嫪毐私情。更有甚者,山东列国为了与秦交好,不惜重金私贿嫪毐来借以讨好。
一年前,嫪毐曾醉后在外人前自称秦王假父,他这一举正好给这段道不明的关系敲下实锤,狠狠打了秦王政一脸不说,更叫秦人在列国面前蒙羞。
因在外头吹了风,这会儿暖气一蒸,甘罗就忍不住咳了几下,三个年轻人登时围了过来,皆是一脸关切。
这一弄,倒叫他觉得不好意思,只好笑着自袖中掏出一丝帛摊在手里。
“一来便说要事,险些忘了这个。”
三人顺着望去,只见他手里摊放着一枚拳大的赤玉玦。
“此乃魏先生贺王上加冠之礼!”见三人不解,甘罗如是道,又将玉玦呈到秦王政面前。
“魏先生回来了?”一听魏先生,蒙家兄弟几乎是异口同声。
“没有。”
甘罗一阵摇头,蒙家兄弟听了却更觉遗憾,秦王政也是一脸无奈。前两人遗憾的是当初没有拜入这位先生门下,后者无奈的则是如此大才却不能留于秦国。
秦王政手中捏着玉玦,心思沉沉。古来君王多佩玦,玦者,决断也。
思及此,他脑中似有灵光闪过。“蒙恬!”
“臣在!”蒙恬已从席上起身。
“替寡人去趟阳陵!”
对于秦王政的吩咐,蒙恬向来是说一不二。是以,他根本不多想,就接过玉玦秦王政递来的玉玦,躬身领命。
一提阳陵,连一向处变不惊的甘罗也忍不住皱起眉头。
“那可是先王的陵墓。”
“不错。”秦王政很快就平静了心中的波澜,他抬头淡扫了一眼面前的少年好友。“蒙恬,若寡人给你三千兵马,你可有把握带好?”
“王上……”面对这始料未及的提问,蒙恬一时语噎。
不过,这个年轻的将军很快就反应了过来:“臣有把握!”三千人马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
“王上,阳陵附近并无驻军,这三千人从何而来?”
蒙毅心中不解,便如是一问。不等秦王政回答,他兄长蒙恬已抓紧了手中的玉玦,抱拳道:“臣已明了!这就辞去,还请王上珍重!”
等蒙恬走后,殿内又是一室沉静,过了半晌,秦王政才口中喃喃道:“魏先生真乃神人也!”
听他如是一说,甘罗已扯了蒙毅,一齐看向他:“恭贺王上,又得一枚大棋!”
面对两位好友的道贺,秦王政却无半点喜色。
“为时尚早矣!”他转过身,看着眼前的棋盘。“寡人收到密报,荆王完前日薨了。”
楚王薨了,蒙毅心中微诧,略略思索一下也就明白了今日下棋时秦王政为何心不在焉了。
“荆王既薨,春申君与李园必会为了扶持新王相持不下,荆地此番必乱!”
秦王只这一说,甘罗便明白了其所言之意,两人相视一阵后就只剩下一声叹息。
楚国虽乱,秦却自顾不暇,何谈伐楚?
“想我大秦锐士不能上阵杀敌,却要窝在这关内自斗,秦人之耻也!”秦王政嘭的一拳砸在案上,甘罗与蒙毅皆是面面相觑。
等他火气消了后,甘罗这才道:“老人们常言棋局过半,当小心为上。”
秦王政已复归平静:“寡人知道。”他大袖一挥,端正坐好。
“此局未完,续战!”
“战!”蒙毅朗声一笑,继续专攻于棋局。
甘罗仍是坐在一旁,秉承着观棋不语的原则,笑看战局厮杀。
蒙家这两兄弟,样貌上所差不大,性格却是截然各异,一个习武,一个从文,一个喜音律,一个好博弈。
ps:1、博行于世而弈独绝———出自班固《弈诣》
2、六博棋,是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非常盛行的一种游戏,玩法已失传。
3、围棋,相传为帝尧所作,春秋战国时期已有记载。
4、荆王完,即楚王完,秦国避庄襄王子楚讳,号楚为荆。
ps:之所以不写六博棋是因为:博棋张性,围棋养性,所以还是围棋更符合我大秦F4的性格。
还有文中那个围棋诗,是我瞎编的,不对称也不押韵
哈哈~
博行于世而弈独绝。
比起当下盛行的六博棋,蒙毅却更喜欢围棋。
正所谓:小小四方格,通融黑白道。盘上无山河,世事如棋中。
“王上可要小心了!”他捏着手中的白玉棋子,俨然一副少年心性。
对案的秦王垂首不语,闻言之后只是拿起一旁的黑子随手撂下。
“王上有心事。”蒙毅说的肯定,秦王也不否认,仍是素手持玉子,眸光运筹不知处。
两人四目相对,目光交汇于棋盘。中常侍周衍匆匆来报:“王上,甘上卿蒙将军来了。”
秦王政闻言,当即放下手中的棋子,道了一声速请。蒙毅尚未出仕,对朝中事务也不好多过问,只微微直起身,便向他请辞。
“无妨。”
秦王政伸手挽留,两人正说话间,甘罗与蒙恬已并肩而入,未及行礼,他已叫两人免了礼,又命内侍再加两个席子,一道坐下。
他们四人因年纪相仿,又是一同长大的,一坐下来自然有说不完的话。
“雍城那边有动静了。”蒙恬沉声道,说完便看向一旁的甘罗。
早在甘罗进来前,秦王政就命人生了炭火,是以他面色仍白,精神倒还尚可。
“臣今日探知,嫪毐欲在雍城路上设伏,伺机对王下手。”他因知晓其中隐秘,为将卫染隔绝事外,便将这事揽到了自己头上,又提了内史肆出来。
秦蒙三人了解他的为人,知道他不是信口胡说之人,故而也不追问其中细节。
“寡人真是小看他了!”提及嫪毐,秦王政露出极为难得的嫌恶之色。
他这话一出,蒙恬已皱紧了眉头,年纪稍末的蒙毅则是一脸愤愤,恨不能立马提刀去雍城宰了那嫪毐。
嫪毐要反,在这几人心中早已是不争的事实。
这几年来,嫪毐凭借着太后之势加爵封侯,在朝结党,私下揽士。
秦国上到宫室苑囿、下到车马衣服,事事皆决于嫪,秦人亦是早有闻太后嫪毐私情。更有甚者,山东列国为了与秦交好,不惜重金私贿嫪毐来借以讨好。
一年前,嫪毐曾醉后在外人前自称秦王假父,他这一举正好给这段道不明的关系敲下实锤,狠狠打了秦王政一脸不说,更叫秦人在列国面前蒙羞。
因在外头吹了风,这会儿暖气一蒸,甘罗就忍不住咳了几下,三个年轻人登时围了过来,皆是一脸关切。
这一弄,倒叫他觉得不好意思,只好笑着自袖中掏出一丝帛摊在手里。
“一来便说要事,险些忘了这个。”
三人顺着望去,只见他手里摊放着一枚拳大的赤玉玦。
“此乃魏先生贺王上加冠之礼!”见三人不解,甘罗如是道,又将玉玦呈到秦王政面前。
“魏先生回来了?”一听魏先生,蒙家兄弟几乎是异口同声。
“没有。”
甘罗一阵摇头,蒙家兄弟听了却更觉遗憾,秦王政也是一脸无奈。前两人遗憾的是当初没有拜入这位先生门下,后者无奈的则是如此大才却不能留于秦国。
秦王政手中捏着玉玦,心思沉沉。古来君王多佩玦,玦者,决断也。
思及此,他脑中似有灵光闪过。“蒙恬!”
“臣在!”蒙恬已从席上起身。
“替寡人去趟阳陵!”
对于秦王政的吩咐,蒙恬向来是说一不二。是以,他根本不多想,就接过玉玦秦王政递来的玉玦,躬身领命。
一提阳陵,连一向处变不惊的甘罗也忍不住皱起眉头。
“那可是先王的陵墓。”
“不错。”秦王政很快就平静了心中的波澜,他抬头淡扫了一眼面前的少年好友。“蒙恬,若寡人给你三千兵马,你可有把握带好?”
“王上……”面对这始料未及的提问,蒙恬一时语噎。
不过,这个年轻的将军很快就反应了过来:“臣有把握!”三千人马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
“王上,阳陵附近并无驻军,这三千人从何而来?”
蒙毅心中不解,便如是一问。不等秦王政回答,他兄长蒙恬已抓紧了手中的玉玦,抱拳道:“臣已明了!这就辞去,还请王上珍重!”
等蒙恬走后,殿内又是一室沉静,过了半晌,秦王政才口中喃喃道:“魏先生真乃神人也!”
听他如是一说,甘罗已扯了蒙毅,一齐看向他:“恭贺王上,又得一枚大棋!”
面对两位好友的道贺,秦王政却无半点喜色。
“为时尚早矣!”他转过身,看着眼前的棋盘。“寡人收到密报,荆王完前日薨了。”
楚王薨了,蒙毅心中微诧,略略思索一下也就明白了今日下棋时秦王政为何心不在焉了。
“荆王既薨,春申君与李园必会为了扶持新王相持不下,荆地此番必乱!”
秦王只这一说,甘罗便明白了其所言之意,两人相视一阵后就只剩下一声叹息。
楚国虽乱,秦却自顾不暇,何谈伐楚?
“想我大秦锐士不能上阵杀敌,却要窝在这关内自斗,秦人之耻也!”秦王政嘭的一拳砸在案上,甘罗与蒙毅皆是面面相觑。
等他火气消了后,甘罗这才道:“老人们常言棋局过半,当小心为上。”
秦王政已复归平静:“寡人知道。”他大袖一挥,端正坐好。
“此局未完,续战!”
“战!”蒙毅朗声一笑,继续专攻于棋局。
甘罗仍是坐在一旁,秉承着观棋不语的原则,笑看战局厮杀。
蒙家这两兄弟,样貌上所差不大,性格却是截然各异,一个习武,一个从文,一个喜音律,一个好博弈。
ps:1、博行于世而弈独绝———出自班固《弈诣》
2、六博棋,是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非常盛行的一种游戏,玩法已失传。
3、围棋,相传为帝尧所作,春秋战国时期已有记载。
4、荆王完,即楚王完,秦国避庄襄王子楚讳,号楚为荆。
ps:之所以不写六博棋是因为:博棋张性,围棋养性,所以还是围棋更符合我大秦F4的性格。
还有文中那个围棋诗,是我瞎编的,不对称也不押韵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