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
教育孩子从培养习惯开始
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爱心?斯洪伟。“习惯决定孩子命运,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健康的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从培养行为习惯做起,这也是家庭教育最有效的一条途径。”斯洪伟说,要让孩子爱你,家长自己要做到孝敬老人、关心孩子、关爱他人、乐于助人。因为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子女的法定监护人,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子女都有着言传身教、陶冶习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为何不疼爱自己的父母?归其原因是父母倾其所有把自己的爱给了孩子,却没能教会孩子爱的能力!而父母一味溺爱的结果是让孩子学会了自私、冷漠,对家长的付出也便熟视无睹。当家长给予孩子细心的照料时,如果对孩子一味付出而不求回报,就有可能将孩子培养成只知索取而不知奉献的人,这种“不求回报”的爱,无形中失却了及早对孩子进行尊敬父母、关心他人培养的时机。因而,家长在付出的同时也要节制自己的爱或向孩子索取回报,可以让孩子分担一些家务,让孩子体会原来父母是如此的辛苦与不易,让孩子从小就开始树立对家庭的责任感,认识到奉献和付出同样是快乐的。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除了自身要加强学习之外,还可以通过参加家庭教育培训班来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及时了解子女各个时期的心理、生理特点,努力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缔造孩子健康的人格。从细微处入手,从小事做起,让孩子常怀感恩之心,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慢慢建立起孩子的爱心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如果孩子在生活中学会了体贴父母,关心他人,那么,在未来的日子里,家长才能体会到孩子给予的幸福和快乐,这并不是要让做家长的非得历练成育儿高手才罢休,其实,让孩子学会爱一点也不难,孩子的心依旧单纯,也分辨得了善与恶,只是家长得让孩子在共同的生活中学会感激,助人为乐,这样才能让孩子学会爱,学会生活。
来吧,来谈谈你是怎样教育孩子的
孔融让梨的故事千百年流传,如何让自己的孩子也能成为“孔融”呢?这是许多为人父母所关注的问题。父母一味付出,却得不到孩子的任何回应,这种现象折射出了家庭教育方式的一些弊端。那这些弊端在哪里?父母应该从哪些地方着手去教育孩子学会爱?欢迎各位读者朋友一起来支支招。您可以结合自己教育孩子的一个小故事提出建议,也可以梳理一下可资借鉴的教育方式进行漫谈,届时,我们也将会邀请专业人士进行点评。来稿请发电子邮箱:81415144@qq.com,期待您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