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帆战舰吧 关注:10,096贴子:75,829

中式风帆战舰分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与18世纪英国战舰分级标准大概是如下对应关系。
楼船:99炮战列舰,相当于一级、二级舰;
斗舰:61炮战列舰/重巡,相当于三级、四级舰;
艨艟:38炮巡航舰,相当于五级舰。
另有20炮走舸,12炮游艇,懒得画了。


IP属地:安徽1楼2017-12-22 10:36回复
    不错,挺好的。


    IP属地:天津2楼2017-12-22 11:42
    回复
      怎么那么像三国志里的划分啊。呵呵。不过楼船因为是平甲板,在这里面有点体现不出“楼”的感觉


      IP属地:山东3楼2017-12-22 14:09
      收起回复
        一级帆面这么大,桅杆怕吃不住吧?不加点索具固定么?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12-22 19:25
        收起回复
          酱紫的船型,是否该算作中西合璧的类型呀?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12-22 23:27
          收起回复
            看起来像个换了皮的欧洲军舰


            IP属地:广西7楼2017-12-23 15:29
            收起回复
              既然是中式帆船,咱别用“磅”和“吨”,用“斤”不好吗?


              IP属地:山东8楼2017-12-25 02:25
              收起回复
                软帆可惜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12-28 06:37
                回复
                  中式帆船作战没前途,干嘛非要这样YY呢?土耳其早的风帆战舰有阿拉伯风格么?这些垃圾再怎么早也是被西式帆船吊打的分,理由如下
                  1.船型,中式帆船阻力大跑不快,实验做下来,中式0.25的时候,西式才0.04
                  2.硬帆不是和大型战舰,这个已经讨论过。
                  3.船体结构,中式的肋骨少,防御低,也不适合重型火炮


                  IP属地:上海11楼2017-12-28 23:12
                  收起回复
                    我挺支持你的,同时我也借贵宝地阐述一下我心目中的穿越回明最适合发展的风帆样式。就应该是楼主这样的中西式结合。 其实中式帆船才是最适合风向多变,海情复杂海域的船。中式船有着多方位的先进性,只是由于历史上的海洋发展不足,没有跟上海战潮流,所以没有专门发展炮战用船,才会显得落后而已。再加上西方是靠大航海而起家的,所以许多人有点过于迷信西式海船,而对具体的海船技术和中式船技术优缺点的认识有失偏颇了。
                    中式相比西式,主要体现在船体结构由于不是专门针对炮战设计。所以船壳薄,船肋少,高层甲板不牢固,没有专门针对安放火炮和承受火炮后坐力而进行加固。但是中式船采用水密隔舱,抗沉性好,隔舱板比单纯的肋骨对船体侧向受力更牢固,无论是面对海难还是面对炮战击破进水。船体都更抗沉些。 但如果我们穿越,完全可以即采用水密隔舱又同时引入加密船肋,加强高层炮甲板的方式来造船。水密隔舱与加固炮甲板的技术又不抵触。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同时中式相比西式,由于强调人员居住舒适性,所以长宽比低,船体显得短胖,以至于航行阻力大。但是中式船虽然牺牲了航行阻力,可是稳性高,浪摇少,对于炮击精度有正向提高。同时中式船中的福船底成V型,比同时期西式流行的U型底,阻力相对更小,更合理些。在船底加重配重,对于增强船体稳性的效果也更好些。 在这个选择上,我认为可以适度学习西式加大长宽比,牺牲一点稳性,换取更多的减阻,再搭配V型船底。获取全面的优势。
                    在船舵的发展上,中式舵有升降舵,多孔舵,平衡舵等多种技术。西式的船舵技术发展还是在后来才具有的轮舵上具有一定优势。其实如果只是操控海船,光是中式的升降,多孔,平衡等舵技术就足够了。远洋航行,能用到舵的时机很少。要用时多费点人工,进行升降舵操作就行了。 不过在海战时,由于需要频繁机动占位。西式轮舵技术,操作人员少,操作简单迅速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但同样的,西式轮舵跟中式的几种船舵技术并不是矛盾的,完全可以结合一下,同时采用嘛。
                    然后再说到船帆。如果是跑远洋运输,尤其是季风,信风带。那么西式高桅大帆具有优势。帆面积大,提供的风动力就大。但如果是战船,其实中式硬帆更具有优势。速度有时候并不等于机动性。机动性不是单纯的速度快,而是转向灵活,风向适应性强。纵帆相比高桅大横帆,帆面积也许并不具有优势,但适应风向上具有明显优势。在复杂多变的海战场,纵帆才有利于帮助战船快速机动,抢占有利位置。而中式硬帆,恰恰是纵帆中最先进,前面领先的帆种。


                    IP属地:重庆12楼2018-01-03 20:50
                    收起回复
                      很多吧友一直认为软帆这种原始的东西好。过几天我有时间了发技术贴驳倒软帆。另还有中式帆的改进型连三甲板中式战列舰一起来。


                      IP属地:山东13楼2018-01-04 17:09
                      收起回复
                        我觉得,之所以在这里讨论,并不是要制作现实去实行的技术和方案,而是纯粹讨论技术纸面上的各种可能性。而中式帆船,比西洋帆船少了几百年的发展时间,这个空白本身就给人无限的遐想,有各种讨论的空间。就是因为前人没做到,现在才在这里讨论,希望弥补这一缺憾,满足自己的想像发挥。
                        西洋帆船发展轨迹清晰,到后期已经比较完善了,没多少想像空间,不如中式帆船有讨论的余地。前人已经差不多都做完了,再讨论也没多大意思了。
                        所以,就算再怎么推崇西洋帆船,也不要来否定别人对中式帆船的讨论,因为这种讨论本身就是爱讨论的人之间的讨论,通过讨论前人所未竟之事娱乐而已,不要用重复前人的成功来作为否定的依据。


                        IP属地:山东14楼2018-01-04 22:03
                        收起回复
                          非常喜欢您的设定,请问在您的设定中20炮的走舸,12炮的游艇是几个桅杆,分别大概多少吨位?最近准备开明末新书,想参考一下,望先生不吝赐教


                          IP属地:广西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8-03-30 17:35
                          收起回复
                            @xykmon 200吨的游艇和400吨的走柯是否可以是这样的布局


                            IP属地:广西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8-03-30 21:48
                            收起回复
                              工艺水平造不出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8-04-06 06: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