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程_研学旅吧 关注:12贴子:250
  • 5回复贴,共1

【Educiot】关上门,孩子在用手机干什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17年,从台湾女作家林奕含到林肯公园主唱查斯特·贝宁顿,再到南京南站候车室猥亵女童,“性侵”“猥亵”等触目惊心的词汇,和“幼童”“孩子”连接在一起出现在新闻中,不停刺激着我们的神经。
我们愤怒、叱骂,对丧尽天良的恶魔口诛笔伐,然后却悲哀地发现:
我们阻止了恶魔将手伸向孩子,却阻止不了孩子自己直播脱裤掀衣。


1楼2017-12-19 13:47回复


    2楼2017-12-19 13:49
    回复
      2025-05-21 15:08:49
      广告


      3楼2017-12-19 13:49
      回复
        “性教育”不应只告诉孩子裤衩、背心覆盖的地方不能让人碰
        在我们看来,告诉孩子保护好自己,隐私部位不能让别人碰,或者更进一步,坦然教孩子各种“性器官”的名称,就是进行“性教育”了。
        而小学生直播脱裤掀衣的行为,却让我陷入更深的思考:
        这些直播的小学生,和那些玩游戏拍裸体视频的小女生,一定懵懂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不能让爸妈知道的”。
        但她们依然为了“好玩”“涨粉”甚至是为了获得“游戏里好看的衣服”等理由,把自己身体隐私部位拍给别人看。
        出现这样的事件,真的只是因为父母没有告诉她们不能让别人碰自己吗?


        5楼2017-12-19 13:50
        回复
          性教育,不应只与“性”有关,更应该与“教育”有关。
          不全面的、不系统的、问了才说的“性”内容,更容易让孩子产生好奇、模仿和尝试。
          《善解童贞》一书中就举过这样一个例子:
          小女孩喜欢掀裙子给小男孩看,妈妈制止她说,裙子底下是你的隐私部位,小女孩马上对小男孩说,你想看我的隐私部位吗?
          中国性学会青少年性教育专委会委员、深圳性学会会长陶林说:孩子是一张白纸,给予规范、严肃的性知识,他们就会以科学的态度面对;遮遮掩掩、一知半解反而勾起好奇,再加上媒体、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性信息,才可能诱发危险的尝试。
          也许那些在我们看来过于“超前”和“直白”的,正是性教育不可避免、也不该遮掩的内容。
          性教育给予孩子的,不只是性知识,更是健康的性观念。


          6楼2017-12-19 13:51
          回复
            知道如何进行“性教育”是关键
            孩子身边,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性暗示和性刺激。这是无法避免也无法杜绝的。
            从时见报端的猥亵、性侵事件,到小学生直播露身体事件,我们对孩子的性教育,也应该完成从“保护自己”到“建立健康性观念”的升级。


            7楼2017-12-19 13: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