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哪一刻你感觉生活继续不下去了,工作好难,不管怎样努力都无法达到目标,自己被焦虑压到喘不过气来?
你明明活得很努力却疲惫至极,你有停下来思考这是为什么呢?
病态的期待就是自虐
在我们的印象中“期待”一直是一个很好的词语,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美好的词汇。我们的成长中也伴随着各种期待,期待考一个好名次,期待考一个好大学,再期待选一个好的专业,毕业以后又期待一份高薪的工作。
各种期待堆积在一起,有时候也是一种负担。凡事都有一个度,期待也一样,当你陷入过度期待中你就要承受一种长期的焦虑。
我最近一个多月来就是处在这种焦虑中,为了完成入职时承诺的目标,每天睁眼想的第一件事情就要今天要涨多少粉,没有完成该怎么办?可就是这样殚精竭虑的过了一个月,到现在离实现我当初立下的flag都还差那么一丢丢。
可这一多月来盲目追求目标,已经让自己精疲力尽了,现在有时候就连静下心来写篇文章都很难了。所以,我真的想郑重地告诉你,一味给自已过高的期待就是一种自虐。
当沉浸在一种过渡的期待中,无论你多么努力都会觉得力不从心,更可怕的是,你还会陷入一个:期待,实现,更高期待,实现的恶性循环中。
人一定要学会留白
在开始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大概花了2个小时回想了一个这一个多月来我都干了些什么?才发现每天从到早上公司到晚上上床睡觉前,我的时间基本上都被工作挤满了。
在翻看手机上自己的每天写的备忘录,猛然发现整整一个月,我居然没有看一本书,也没有去听一堂课程。也就是说这一月我都是疯狂输入的状态,想到这里我突然意识到,我的工作方法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我总是试图用我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我每天用大量时间去实现那个目标,却忽略了错误的工作方法,给我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带来的损失。
很多事情不是靠堆积时间就能解决的,因此在工作的时间管理上,我们一定要给自己留出空白时间来,做复盘和学习,你会发现这两件事情给你带来的收获并不亚于拼命干活。
比如,我今天就拿出了两个小时来给自己做了一个复盘总结,如果不是这样我根本不会发现自己在工作方式存在这么严重的问题。
欲望要管理,精力靠分配
有时候我们总是对自己过度期望,殊不知这就是一种贪心呢?我也是贪心的,记得第一次做活动的时候,把涨粉目标定得很高,当时我的领导告诉我,我的目标太高了实现不了。
其实,说白了当时的我就是贪心,想用最低的成本做出最高的回报来,却没有意识到自己能力根本不够。
因此,很多时候我们都在为自己的欲望买单。我曾经遇见这样一个用户,他一个星期买了3O堂微课,大部分都是零基础掌握,或者是几招解决什么问题之类的。结果那一个星期为了听完这些课程,他整个人疲惫不堪,甚至还熬夜到2,3点。
我问他为什么要买这么多课程去听,他说就是想要快点学会,提升能力好涨工资。我想说这分明就是太贪心,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一种成长是快速,欲速则不达,凡事太快的最终都翻船了。
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所以精力也是需要我们去分配,而在分配精力这件事情上,我们要追求的是合理而不是完美。
一个成熟的成年人应该明白:万事皆有代价。懂得轻重缓急,是一项重要的品质。只有合理分配精力才会让你告别力不从心的状态。
1.工作和学习的精力对半分
通过最近一个月的经历我发现,在职场上学习也是很重要的事情,工作和学习必须是平衡,一个人不能只有输出而没有输入。所以,你分配给学习和工作是精力必须是一样多的。
2.别总选择硬撑
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说,成年后,生活里最多的一个关键词是:硬扛。对于这点我不敢苟同。在负面情绪爆棚的时候硬逼着自己去做一些烧脑的工作,就是对精力的一种消耗。
其实就算这种时候你强撑着工作,工作效果也不会理想,心里没有想着工作,怎么逼都是没用的。有时候放松也是一种蓄力的方式。
3.在《精力管理》一书当中,有这样一句发人深省的话:“如果你每次做某件事之前都需要思考一下,那么你很可能不会长久的坚持去做这件事。”
我每天的更文压力很大,这一点一直让我很焦虑,尤其写原创,每次都要罗列N多选题和很多次提纲才能完成。在前期准备过程中,我就己经浪费了很多精力了,因此在写文章的过程中常常走神。
为了节省精力,你必须扔掉很多挣扎和思考的过程,把精力节省下来用在真正需要投入的地方。很多时候让你越努越辛酸的原因,不在事情有多困难上而在于你的心态太过偏激。
在职场上“无人问我粥可温,天人与我立黄昏
”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自己折磨自己还毫无察觉。
本文授权转载自职场135(|D:zhichang135)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f71b02bdb1a1cd1105b672288913c8b0/8bd1c42b6059252ddbedfb893f9b033b5ab5b96a.jpg)
你明明活得很努力却疲惫至极,你有停下来思考这是为什么呢?
病态的期待就是自虐
在我们的印象中“期待”一直是一个很好的词语,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美好的词汇。我们的成长中也伴随着各种期待,期待考一个好名次,期待考一个好大学,再期待选一个好的专业,毕业以后又期待一份高薪的工作。
各种期待堆积在一起,有时候也是一种负担。凡事都有一个度,期待也一样,当你陷入过度期待中你就要承受一种长期的焦虑。
我最近一个多月来就是处在这种焦虑中,为了完成入职时承诺的目标,每天睁眼想的第一件事情就要今天要涨多少粉,没有完成该怎么办?可就是这样殚精竭虑的过了一个月,到现在离实现我当初立下的flag都还差那么一丢丢。
可这一多月来盲目追求目标,已经让自己精疲力尽了,现在有时候就连静下心来写篇文章都很难了。所以,我真的想郑重地告诉你,一味给自已过高的期待就是一种自虐。
当沉浸在一种过渡的期待中,无论你多么努力都会觉得力不从心,更可怕的是,你还会陷入一个:期待,实现,更高期待,实现的恶性循环中。
人一定要学会留白
在开始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大概花了2个小时回想了一个这一个多月来我都干了些什么?才发现每天从到早上公司到晚上上床睡觉前,我的时间基本上都被工作挤满了。
在翻看手机上自己的每天写的备忘录,猛然发现整整一个月,我居然没有看一本书,也没有去听一堂课程。也就是说这一月我都是疯狂输入的状态,想到这里我突然意识到,我的工作方法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我总是试图用我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我每天用大量时间去实现那个目标,却忽略了错误的工作方法,给我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带来的损失。
很多事情不是靠堆积时间就能解决的,因此在工作的时间管理上,我们一定要给自己留出空白时间来,做复盘和学习,你会发现这两件事情给你带来的收获并不亚于拼命干活。
比如,我今天就拿出了两个小时来给自己做了一个复盘总结,如果不是这样我根本不会发现自己在工作方式存在这么严重的问题。
欲望要管理,精力靠分配
有时候我们总是对自己过度期望,殊不知这就是一种贪心呢?我也是贪心的,记得第一次做活动的时候,把涨粉目标定得很高,当时我的领导告诉我,我的目标太高了实现不了。
其实,说白了当时的我就是贪心,想用最低的成本做出最高的回报来,却没有意识到自己能力根本不够。
因此,很多时候我们都在为自己的欲望买单。我曾经遇见这样一个用户,他一个星期买了3O堂微课,大部分都是零基础掌握,或者是几招解决什么问题之类的。结果那一个星期为了听完这些课程,他整个人疲惫不堪,甚至还熬夜到2,3点。
我问他为什么要买这么多课程去听,他说就是想要快点学会,提升能力好涨工资。我想说这分明就是太贪心,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一种成长是快速,欲速则不达,凡事太快的最终都翻船了。
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所以精力也是需要我们去分配,而在分配精力这件事情上,我们要追求的是合理而不是完美。
一个成熟的成年人应该明白:万事皆有代价。懂得轻重缓急,是一项重要的品质。只有合理分配精力才会让你告别力不从心的状态。
1.工作和学习的精力对半分
通过最近一个月的经历我发现,在职场上学习也是很重要的事情,工作和学习必须是平衡,一个人不能只有输出而没有输入。所以,你分配给学习和工作是精力必须是一样多的。
2.别总选择硬撑
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说,成年后,生活里最多的一个关键词是:硬扛。对于这点我不敢苟同。在负面情绪爆棚的时候硬逼着自己去做一些烧脑的工作,就是对精力的一种消耗。
其实就算这种时候你强撑着工作,工作效果也不会理想,心里没有想着工作,怎么逼都是没用的。有时候放松也是一种蓄力的方式。
3.在《精力管理》一书当中,有这样一句发人深省的话:“如果你每次做某件事之前都需要思考一下,那么你很可能不会长久的坚持去做这件事。”
我每天的更文压力很大,这一点一直让我很焦虑,尤其写原创,每次都要罗列N多选题和很多次提纲才能完成。在前期准备过程中,我就己经浪费了很多精力了,因此在写文章的过程中常常走神。
为了节省精力,你必须扔掉很多挣扎和思考的过程,把精力节省下来用在真正需要投入的地方。很多时候让你越努越辛酸的原因,不在事情有多困难上而在于你的心态太过偏激。
在职场上“无人问我粥可温,天人与我立黄昏
”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自己折磨自己还毫无察觉。
本文授权转载自职场135(|D:zhichang135)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f71b02bdb1a1cd1105b672288913c8b0/8bd1c42b6059252ddbedfb893f9b033b5ab5b96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