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小蜻吧 关注:1,062贴子:42,948
  • 0回复贴,共1

他是“艺术上的多栖主义者”,诗歌、散文、评论、翻译是他的“四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他是“艺术上的多栖主义者”,诗歌、散文、评论、翻译是他的“四度空间”;他的作品风格多样,谈意志与理想,写思绪和愿景,话家国与别离。他就是诗人、散文家、翻译家余光中,昨天上午(2017年12月14日上午)余先生在台湾辞世,享年90岁。
余光中1928年生于江苏南京。
1950年到台湾,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同年出版首本诗集《舟子的悲歌》。1954年与覃子豪等创立蓝星诗社,1958年赴美进修,参加爱荷华大学写作班,获艺术硕士学位。
余光中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在现代诗、现代散文、翻译、评论等文学领域都有涉猎,一首《乡愁》更是在全球华人世界引发强烈共鸣,多篇作品入选大陆、台湾以及香港的大学、中学教科书。文坛大师梁实秋称赞他“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他现已出版诗集 21 种;散文集 11 种;评论集 5 种;翻译集 13 种;共 40 余种。余光中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称祖国为“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我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乡愁》创作于1971年,诗歌表达了对故乡、祖国的恋恋不舍,体现诗人期待中华民族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
等你,在雨中
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
蝉声沉落,蛙声升起
一池的红莲如火焰,在雨中
你来不来都一样,竟感觉
每朵莲都像你
尤其隔着黄昏,隔着这样的细雨
永恒,刹那,刹那,永恒
等你,在时间之外,在时间之内,等你
在刹那,在永恒
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里,此刻
如果你的清芬
在我的鼻孔,我会说,小情人
诺,这只手应该采莲,在吴宫
这只手应该
摇一柄桂桨,在木兰舟中
一颗星悬在科学馆的飞檐
耳坠子一般的悬着
瑞士表说都七点了
忽然你走来
步雨后的红莲,翩翩,你走来
像一首小令
从一则爱情的典故里你走来
从姜白石的词里,有韵地,你走来
△《等你,在雨中》是余光中爱情诗歌的代表作,全诗只字未提“等你”的焦急和无奈,而是别出心裁地状写“等你”的幻觉和美感,将现代诗与古典美结合呈现清纯精致的境界。
今生今世
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
一次,在我生命的开始
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终
第一次,我不会记得,是听你说的
第二次,你不会晓得,我说也没用
但两次哭声的中间啊
有无穷无尽的笑声
一遍一遍又一遍
回荡了整整三十年
你都晓得,我都记得
△《今生今世》是余光中为母亲而写,表达对母亲强烈的怀念和浓浓的亲情。
当我死时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
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
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
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
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
从前,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
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瞭望
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
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
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
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
△《当我死时》是1966年余光中在美国密歇根州所作,羁旅漂泊的生涯使他的怀乡病日益深重,诗歌表达了他对祖国母亲的无限思念。
民歌
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
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
从青海到黄海
风 也听见
沙 也听见
如果黄河冻成了冰河
还有长江最最母性的鼻音
从高原到平原
鱼 也听见
龙 也听见
如果长江冻成了冰河
还有我 还有我的红海在呼啸
从早潮到晚潮
醒 也听见
梦 也听见
有一天我的血也结冰
还有你的血他的血在合唱
从A型到O型
哭 也听见
笑 也听见


1楼2017-12-16 10:0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