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开缸有二十天了,鱼缸系统运转良好。借此机会,给大家参考一下小缸的上滤DIY。
不用什么闯缸鱼,那也是条命啊。也不用什么尸体开缸法,那种加重了硝化系统负担,不可取。
直接入缸就是了,我的底气就来自这个上滤。
首先,对于40升水的小缸来说,按照教科书说的,确保滤材达到4升以上的体积。经过计算,我的两个滤盒体积达到9升,满足条件。
然后来看我在某宝上买的小条形周转箱,是40*12*9的规格。
下图是我用电烙铁在隔板上烙出第一排孔来估量水流时的图,当然后面继续烙孔来确保水流平衡。因为如果后面的水来不及流出,则第一格就会溢出。

这里要说的就是确保隔板上孔的位置是一块在上一块在下,上下隔开的,确保水流以最曲折的方式流经滤材,当然这其实就是储水式生化过滤的原理。
然后来说滤材,劈碎的细菌屋是最有效率的滤材,详见度娘上大神的贴子。
所以我两个滤盒里满满的都是劈碎的细菌屋,也加了些麦饭石。因为麦饭石能双向调节PH值,能净水,同时析出微量元素,确保鱼儿身心健康,总之碎的细菌屋加麦饭石就是黄金组合。其它的滤材一律无视。
这里多说一句,宝上大多数的麦饭石都是假的,选麦饭石一看产地,主要是山东,二看饭团,三看微孔结构。具体还是找度娘了解如何辨别真假。
干湿分离盒放到最上面,规格也正好合适。
整个水流方向示意草图如下。

随便画的,大概意思就是这样。
对了,下面的这个周转箱还要打一个下水孔,当然我也是用电烙铁烙出来的。
上滤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下水管带下来充足的氧气,连氧气泵都不用了,就准备一个停电时用的370就行。
最终的效果就是这样子。

今天把缸里的褐苔又擦了一次,又剪了一根绿萝的枝条插到滤盒,感觉也不错。

干湿分离盒用两个也是一样,不过我觉得麻烦,一个就行。
潜水泵我用是AT302,和大多数人不同,很多人是求大不求小,而我则是在考虑计算后,在满足必要的功能后,求小不求大。
很多人觉得上滤的DIY很麻烦,周转箱接各种水管配件,还占空间。而且往往是大牛拉小车,浪费了。
而我这种就是最简便的DIY方式,对于60以下的鱼缸,就是最有效率最方便的一种DIY。
至于大点的缸,请考滤大周转箱滴滤或者用无比强大的底滤,所以就不在此文范围了。
不用什么闯缸鱼,那也是条命啊。也不用什么尸体开缸法,那种加重了硝化系统负担,不可取。
直接入缸就是了,我的底气就来自这个上滤。
首先,对于40升水的小缸来说,按照教科书说的,确保滤材达到4升以上的体积。经过计算,我的两个滤盒体积达到9升,满足条件。
然后来看我在某宝上买的小条形周转箱,是40*12*9的规格。
下图是我用电烙铁在隔板上烙出第一排孔来估量水流时的图,当然后面继续烙孔来确保水流平衡。因为如果后面的水来不及流出,则第一格就会溢出。

这里要说的就是确保隔板上孔的位置是一块在上一块在下,上下隔开的,确保水流以最曲折的方式流经滤材,当然这其实就是储水式生化过滤的原理。
然后来说滤材,劈碎的细菌屋是最有效率的滤材,详见度娘上大神的贴子。
所以我两个滤盒里满满的都是劈碎的细菌屋,也加了些麦饭石。因为麦饭石能双向调节PH值,能净水,同时析出微量元素,确保鱼儿身心健康,总之碎的细菌屋加麦饭石就是黄金组合。其它的滤材一律无视。
这里多说一句,宝上大多数的麦饭石都是假的,选麦饭石一看产地,主要是山东,二看饭团,三看微孔结构。具体还是找度娘了解如何辨别真假。
干湿分离盒放到最上面,规格也正好合适。
整个水流方向示意草图如下。

随便画的,大概意思就是这样。
对了,下面的这个周转箱还要打一个下水孔,当然我也是用电烙铁烙出来的。
上滤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下水管带下来充足的氧气,连氧气泵都不用了,就准备一个停电时用的370就行。
最终的效果就是这样子。

今天把缸里的褐苔又擦了一次,又剪了一根绿萝的枝条插到滤盒,感觉也不错。

干湿分离盒用两个也是一样,不过我觉得麻烦,一个就行。
潜水泵我用是AT302,和大多数人不同,很多人是求大不求小,而我则是在考虑计算后,在满足必要的功能后,求小不求大。
很多人觉得上滤的DIY很麻烦,周转箱接各种水管配件,还占空间。而且往往是大牛拉小车,浪费了。
而我这种就是最简便的DIY方式,对于60以下的鱼缸,就是最有效率最方便的一种DIY。
至于大点的缸,请考滤大周转箱滴滤或者用无比强大的底滤,所以就不在此文范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