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特吧 关注:393贴子:15,046


IP属地:河北1楼2017-12-14 16:00回复
    世界之树是指北欧神话中的树,在北欧神话中,这个巨木的枝干构成了整个世界。
    其音译名为“尤克特拉希尔”(古诺斯语:Askr Yggdrasils, 英语:Yggdrasil)。
    所谓“尤克”表示令人害怕之意,也是主神奥丁的另一个名字。
    而“特拉希尔”是指马,因此组合起来就是“奥丁的马”。
    其由来是因为奥丁曾经把自己吊在树上,并用长枪—昆古尼尔刺伤自己,因而发现了如尼文字。
    奥丁将此举说是“骑马”,世界之树因此有了尤克特拉希尔之名。


    IP属地:河北2楼2017-12-14 16:48
    回复
      九个王国
      此树的树种是白蜡树(古诺斯语:Askr, 英语/拉丁语:Fraxinus),高达天际。于此树上衍生有九个王国:
      米德加尔特
      中庭((古诺斯语:Miðgarðr, 英语:Midgard或Mannheim):人类居住的世界。
      阿斯加德
      (古诺斯语:Ásgarðr,英语:Asgard或Godheim, 或古诺斯语:Valhǫll,英语:Valhalla):阿萨神族的国度,位在天上太阳与月亮中间,与人类世界可经由彩虹桥 (北欧神话)(Bifrost)相通。
      赫尔海姆
      (古诺斯语:Helheimr,英语:Helheim):死之国。
      尼福尔海姆
      (古诺斯语:Niflheimr,英语:Niflheim):雾之国,冰天雪地的国度,病死及老死者的归宿。
      穆斯贝尔海姆
      (古诺斯语:Múspellheimr,英语:Muspellheim):火之国。
      约顿海姆
      (古诺斯语:Jǫtunheimr, 英语:Jotunheim):巨人之国。
      亚尔夫海姆
      (古诺斯语:Álfheimr,英语:Alfheim):白精灵(光之精灵)的国度。
      瓦特海姆
      (古诺斯语:Svartálfheimr,英语:Svartalfheim):黑暗精灵(svartálfar)的国度。
      华纳海姆
      (古诺斯语:Vanaheimr,英语:Vanaheim):华纳神族(Vanir)的居所。


      IP属地:河北3楼2017-12-14 16:49
      回复
        尼德霍格[1](Nidhogg),在北欧神话中,是一只盘据在世界之树(Yggdrasil)的底部,不断啃蚀著其根部的一条黑龙。
        传说
        在通往死者之国“尼伯龙根”的“世界之树”[2]树根旁边,潜伏着一条叫“绝望”(Nidhogg)的黑龙,与其他无数蛇类一起盘踞、啃食着树根。
        当树根被食尽,生命树腐朽,世界就会毁灭。
        历史记载
        在《诗体埃达》中除了提到 尼德霍格 啃咬树根之事外,还有它和世界之树顶端的老鹰 维德佛尔尼尔(Vedfolnir) 彼此结怨,
        而松鼠拉塔托斯克(Ratatosk) 是它们之间的挑拨者。
        尼德霍格 也是少数在“诸神的黄昏”之后存活的生物之一。


        IP属地:河北4楼2017-12-16 17:17
        回复
          尼福尔海姆
          尼福尔海姆在[1]北欧神话中其义为“雾之国”(Mist-home),即尼伯龙根[2],起源于古代北欧的ilfheim(Nibelheim),是个终年充满浓雾,寒冷的地区。
          当世界出现之初,位在金伦加鸿沟的北边末端。和尼福尔海姆隔鸿沟相对的是“火之国”穆斯贝尔海姆(Muspelheim)。 有时候,尼福尔海姆又被称为海姆冥界(Helheim),意思就是“海拉的家”(Home ofHel),也就是“地狱”。由洛基(Loki)的女儿海拉(Hel)所统治的死亡之国,只有亡者的灵魂会来到这里。至于尼福尔海姆与海姆冥界的分别则是模糊不清的。


          IP属地:河北5楼2017-12-16 17:25
          回复
            简介
            尼福尔海姆(Niflheim)
            尼福尔海姆[3]在北欧神话中,其义为“雾之国”(Mist-home)即尼伯龙根[2],起源于古代北欧的 Nilfheim(Nibelheim),在北欧神话中意指“雾之国”。
            是个终年充满浓雾,寒冷的地区。
            当世界出现之初,位在金伦加鸿沟的北边末端。中世纪德语称住在Nibelheim的人 为 尼伯龙根“Nibelung”(复数“Niebelungen”),即生活在“雾之国”中之人。
            。。。。。。。。。。。。
            尼福尔海姆的冰雪世界和[4]海姆冥界(Helheim)是不同的地域,二者同属九界之一。
            。。。。。。。。。。。。
            北欧神话中著名英雄 希格尔德(Sigurd) 娶了尼福尔海姆国王吉乌基(Giuke)最温柔美丽的女儿 古德露恩(Gudrun)为妻,希格尔德同时是瓦格纳著名的歌剧的《尼伯龙根指环》系列故事的主角。
            。。。。。。。。。。。。
            北欧神话中还有一个与尼福尔海姆同样是一个冰冷多雾的地方,叫海姆冥界Helheim,和冥国女王赫尔(Hel)同名的国度,也翻作“地狱”,这是一个永夜场所,只有亡者才能到达,是“海拉的家”(Home of Hel),也就是“地狱”。
            由洛基(Loki)的女儿海拉(Hel)所统治的死亡之国,只有亡者的灵魂会来到这里。


            IP属地:河北6楼2017-12-16 17:29
            回复


              IP属地:河北7楼2017-12-16 17:29
              回复
                和尼福尔海姆隔鸿沟相对的是“火之国”穆斯贝尔海姆(Muspelheim[5])。
                穆斯贝尔海姆[4](Muspelheim或Muspellheim或Múspellsheimr,也可以称作Muspel或Múspell),在北欧神话中,其义为「火之国」(Flameland),另也有「荒芜的家」(Home of Desolation)之意。
                位于金伦加鸿沟(Ginnungagap)南边末端的一个地区。
                相传那边充满了火焰与热,在「火之国」穆斯贝尔海姆的热力和「雾之国」尼福尔海姆(Niflheim)的寒冰交替作用之下,最初的生命因此而诞生。
                主宰这地区的是火巨人 史尔特尔(Surtr),他是阿斯嘉特(Asgard)诸神的敌人,
                当「诸神的黄昏」(Ragnarok)发生时,史尔特尔会度过彩虹桥(Bifrost)来攻击诸神。


                IP属地:河北8楼2017-12-16 17:30
                回复
                  其他
                  在中世纪德国有民间叙事史诗《尼伯龙根之歌( Das Nidelungenlied)》[6],一部用中古高地德语写的英雄史诗。
                  大约作于1200年,作者为某不知名的奥地利骑士。
                  全诗共39歌,2379节,9516行。分上下两部,
                  讲的是尼德兰王子 齐格弗里德 早年曾杀死巨龙,占有尼伯龙根族的宝物。
                  史诗源于民族大迁移后期 匈奴人和勃艮第人斗争的史实,其中人物都是从大量民间传说英雄,北欧神话内的故事及人物中提炼而来,但具有浓厚的封建意识。
                  是中世纪德语文学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
                  有32种手抄本,其中10种完整地保留至今。
                  后由德国歌剧家理查德·瓦格纳(Wagner,Richard 1813-1883)改编创作为经典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 Der Ring des Nibelungen) 》[7]。
                  由四部歌剧组成,亦被瓦格纳称为“舞台节庆典三日剧及前夕”。
                  同名影片根据德国民间诗史《尼白龙根之歌》和北欧《沃尔松格传说》改编。
                  讲述的是一个年轻铁匠齐格弗里德的故事。


                  IP属地:河北9楼2017-12-16 17:32
                  回复
                    尼伯龙根的指环的剧情简介
                    根据德国民间诗史《尼白龙根之歌》和北欧《沃尔松格传说》改编。


                    IP属地:河北10楼2017-12-16 17:39
                    回复


                      IP属地:河北11楼2017-12-16 17:40
                      回复
                          尼格霍德(Nidhogg )是北欧神话中的黑龙 。
                          《北欧神话》
                          通往「死人之国」的树根旁,却潜伏着一条叫「绝望」的黑龙 --Nidhogg 。它和其它无数的蛇类盘踞树干,啃食着树干。
                          诸神之黄昏的战场上堆满众神和巨人的尸体,平原已经变成一片血海,黑龙「绝望」 -Nidhogg 在战场上空飞翔,双翼发出骇人的声响,贪婪地啃啮着染满鲜血尚存余温的尸体。
                          天空中发出血般暗红的光,把天空和大地染成一片深红。战场上立着的身影已寥寥可数。这时杀死 Frey 的 Surt ,把手上的火焰投向天空,在红莲般的熊熊烈焰之中,整个宇宙轰然毁灭。
                          「中庭」已成一片火海,劫火柱贯穿宇宙,浓烟卷没山顶,支撑宇宙的世界之树 -Yggdrasil 也被火焰吞没而崩倒。
                          星辰从苍穹中落下,时间已不复存在,焦黑的地面摇晃着沈入汹涌奔腾的海底。触目所及只有滔天巨浪,宇宙只剩下一片死寂的大沉默和永劫的黑暗。
                          世界就这样毁灭了!
                          ……
                          在已经毁灭的宇宙的极南边,有另一片无穷无涯的蓝天,从来没有人曾经到过那里。
                          世界末日的暴风雨过去了,天地都毁灭了,极少数还活着的神都逃往南方去,一对人类男女藏身世界之树 -Yggdrasil 的树洞中,饮用晨露,生存了下来。
                          时间过去了,从他们脚下的大海中涌现出新的大地。死去的光神 Blader 和盲神 Hoder 也复活归来。
                          这片大地比已经毁灭的旧世界更美丽,绿意更深浓,水果树上结实累累,潺潺的水声在清晨新鲜的空气中传来。
                        在这遥远的南方,美丽的平原仍和以往一样存在,幸存的诸神踏着平原上的绿草走过,在草丛中,他们仿佛见到以往在度过的黄金岁月。
                          怀着深沈的喜悦,诸神似乎又在这和平的新天地中找到那已经崩溃的 Odin 的宫殿和「英灵殿」的残迹。
                        他们依稀又像走入了「英灵殿」的大厅,幸存的诸神相视,且惊且喜,各人心中都有无尽的怀思,大家不禁喜极而泣,决心重建记忆中那如此鲜明的宫殿,重建一个全新的幸福天地 ...
                          之后,黑龙「绝望」 -Nidhogg 从尸堆中窜了出来,它沉重低缓地飞过大地,黑色的翅膀上挂满骸骨。不久它在极远之地墬落下去,消失在寰宇边缘那无底的深渊中。
                          劫火虽毁灭了宇宙,却也烧毁了一切邪恶,新的秩序又重新建立,新的世界将会更加美好


                        IP属地:河北12楼2017-12-16 17:54
                        回复
                          尼伯龙根指环
                          据说 是因为奥丁已经知道诸神黄昏的命运
                          为了对抗命运
                          他需要从人类世界挑选一些英雄,以便在诸神黄昏时与神并肩作战。
                          然后,那个英雄人类一生的磨难有些是奥丁安排的,但也有命运的必然定数 这是命运女神制定 奥丁无法掌控的部分。
                          然后,在这个人类成为英雄的辉煌时刻,让他被杀。灵魂定格在此
                          死后就来到奥丁身边,以备将来参与诸神之战。
                          这也是许多英雄命运的缩影


                          IP属地:河北13楼2017-12-16 18:03
                          收起回复
                             阿喀琉斯(英语:Achilles 【əˈkɪliːz】,拼音:ā kā liú sī )
                            在阿喀琉斯出生后,他母亲忒提斯倒提一只脚把他浸入冥河(一说把他放在天火里锻烧),使他周身刀箭不入,唯有脚后跟由于没有浸到河水,而成为他惟一致命之处。这也就是“阿喀琉斯之踵”的来历。
                            《尼伯龙根之歌》中的齐格夫里特 倒是与 阿喀琉斯颇为相似:都是部落王子、都几乎刀枪不入英勇善战、都最终被暗算于“阿喀琉斯之踵”……
                            读过荷马史诗的人,对于《伊利亚特》中阿喀琉斯这个人物,一定会留有很深的印象
                            阿喀琉斯 是个了不起的英雄,他年轻、英俊、勇敢、威猛,他力大无穷,所向无敌……
                            但这些只是作为阿喀琉斯行为的一个方面来写的,史诗还写出了另一个方面,即阿喀琉斯与平常人相同的气质和感情这一方面。
                            史诗通过了一系列的情节与细节,把这一英雄人物性格的许多方面都揭示了出来。
                            阿喀琉斯爱他的母亲特提斯;他跟随阿伽门农东征洛亚途中,因为自己所宠爱的女俘布里色斯被阿伽门农夺去,他痛哭,和阿伽门农争吵,感到自己的荣誉受到损害,便退居到自己的帐篷里,长期不参加战斗;
                            他和帕屈罗克鲁斯与安惕洛库斯是最亲密的朋友,当帕屈罗克鲁斯被特洛伊大将赫克托战死后,阿喀琉斯要替爱友报仇,才出来参战;
                            他对他的忠实的老仆人腓尼克斯充分信任,让他睡在自己的脚边;
                            在帕屈罗克鲁斯的丧礼中,他对军中的老人涅斯托表示最崇高的敬礼。
                            在作战当中,他容易发火,动不动就暴跳如雷,他复仇心强,对于敌人表现的十分凶狠,例如他在战死赫克托之后,把赫克托的尸体绑在他的战车后面,绕着特洛伊城拖了三个圈子。然而,当特洛伊的老国王普莱亚姆来到希腊军营,见到了阿喀琉斯,请求把他儿子赫克托的尸体交还给他,这时候,威猛、暴戾的阿喀琉斯的心肠却软了下来,他暗地里想自己的老父亲,把手伸出来给哭泣着的老普莱亚姆去握……
                            你看,产生于史诗中的英雄阿喀琉斯,竟是这样一个性格复杂、感情丰富的英雄。
                            他有对母亲的热爱,对老人的敬爱,对朋友的挚爱,对弱者的怜爱;他有对强者的抗争,对敌人的残忍……试想,如果按照“四人帮”的“三突出”的理论,这个神界的阿喀琉斯,无疑地会被更加“神化”起来。可是,荷马所塑造的英雄阿喀琉斯,却具有人的多方面性格与极丰富的感情,从这一点上说,不仅那种“高、大、全”式的英雄人物无法与阿喀琉斯相比拟,就是许多塑造的不很成功的英雄形象,较之荷马笔下的英雄人物也是颇为逊色的。


                            IP属地:河北14楼2017-12-17 11:31
                            收起回复
                              昨天又看一遍 尼伯龙根的指环,想到与阿喀琉斯 确实有许多相似之处。


                              IP属地:河北15楼2017-12-17 11: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