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绪前膏滋吧 关注:156贴子:570

王绪前御翰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据清史记载:公元1875年,慈禧太后已年介40,又经历了自己亲生儿子同治皇帝驾崩的打击。由于丧子之痛,慈禧太后不思饮食,心绪不宁,短短一年之间,长期保养的姣美面容也变得萎黄失色,情绪烦躁易怒,每日潮热盗汗、夜魅不宁。宫廷御医试遍所有御方,仍束手无策。于是举全国之力为太后找寻名医,并许以荣华富贵。两年后,李鸿章之兄,时任湖广总督的李瀚章在湖北寻得一名王姓隐世名医,为慈禧金线吊脉,明白这是闭经的迹象,于是搜罗古今名方,精心调配,古法熬制,为慈禧太后献上一副膏滋,经数月服用,慈禧太后恢复到“面若桃花、身若少女”的状态,凤颜大悦。后来,慈禧太后对此膏情有独钟,每日必服,她认为“此方只应黄家有,百姓难得几度闻”,赐膏名为“御方膏”,不得流落民间。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12-14 15:50回复


    2楼2017-12-14 15:53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6楼2017-12-18 11:06
      回复
        用过,效果不错


        7楼2017-12-18 11:52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12-19 08:30
          回复
            王绪前膏滋


            10楼2017-12-19 14:51
            回复


              11楼2017-12-20 09:08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7-12-25 08:58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有人用过王绪前膏滋吗


                  21楼2017-12-26 09:10
                  回复
                    据清史记载:公元1875年,慈禧太后已年介40,又经历了自己亲生儿子同治皇帝驾崩的打击。由于丧子之痛,慈禧太后不思饮食,心绪不宁,短短一年之间,长期保养的姣美面容也变得萎黄失色,情绪烦躁易怒,每日潮热盗汗、夜魅不宁。宫廷御医试遍所有御方,仍束手无策。于是举全国之力为太后找寻名医,并许以荣华富贵。两年后,李鸿章之兄,时任湖广总督的李瀚章在湖北寻得一名王姓隐世名医,为慈禧金线吊脉,明白这是闭经的迹象,于是搜罗古今名方,精心调配,古法熬制,为慈禧太后献上一副膏滋,经数月服用,慈禧太后恢复到“面若桃花、身若少女”的状态,凤颜大悦。后来,慈禧太后对此膏情有独钟,每日必服,她认为“此方只应黄家有,百姓难得几度闻”,赐膏名为“御方膏”,不得流落民间。


                    22楼2017-12-27 08:59
                    回复
                      只有用过才知道是不是真的


                      23楼2018-01-08 08:44
                      回复
                        据清史记载:公元1875年,慈禧太后已年介40,又经历了自己亲生儿子同治皇帝驾崩的打击。由于丧子之痛,慈禧太后不思饮食,心绪不宁,短短一年之间,长期保养的姣美面容也变得萎黄失色,情绪烦躁易怒,每日潮热盗汗、夜魅不宁。宫廷御医试遍所有御方,仍束手无策。于是举全国之力为太后找寻名医,并许以荣华富贵。两年后,李鸿章之兄,时任湖广总督的李瀚章在湖北寻得一名王姓隐世名医,为慈禧金线吊脉,明白这是闭经的迹象,于是搜罗古今名方,精心调配,古法熬制,为慈禧太后献上一副膏滋,经数月服用,慈禧太后恢复到“面若桃花、身若少女”的状态,凤颜大悦。后来,慈禧太后对此膏情有独钟,每日必服,她认为“此方只应黄家有,百姓难得几度闻”,赐膏名为“御方膏”,不得流落民间。


                        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8-01-10 10:00
                        回复



                          25楼2018-01-11 09:38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18-01-19 09:03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黄帝内经》中就有膏剂的记载。膏滋进补养生,几百年来一直是达官贵人,名伶雅士的首选。唐宋时期膏方逐渐发展,明清时期膏方更趋完善和成熟。自古就有“一勺膏滋,十碗药”的说法。


                              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18-01-20 09: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