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十分熟悉的一片文章呢……这种急剧冲突性的描写,激烈的对话,井喷式的感情爆发,总感觉和我追求的理想形式很像呢,所以才会有一种遇见老朋友的感觉吧。
最近文比较多,估计评委那边现在很忙吧,所以既然楼主已经说了谁都好,那么岩笠不才,先简单地说一说这篇小说吧,权当抛砖引玉。
以下的内容可能会说的比较重,多有冒犯,岩笠现在这里深表歉意,望楼主海涵。
从我个人的观念出发,这篇文章,作为一篇小说来讲,尽管很好的能够表达出某些观点,而且在各方面都很有原则性,换句话说,不会因为小伞是主角,就让她套上主角光环,让事情的结局都是她所理想的。但是,我不得不说它并不是一篇成功的小说。
因为人物形象毁了。或者说,人物形象本身都成为了剧情冲突的牺牲品。
首先,有一个很重要的事件背景:小伞的主人只用了小伞一次就将她抛弃了。也就是说,这一人一物一共相处的时间应该超不过一个时辰,这将对接下来我要做的事情起到决定性的影响。
因为虽然本文中的第一主角是小伞,但是主要视角基本上都是从老鼠那边展开的,所以对于小伞形象的考量只能依靠在这种客观视点完成。
那么不妨结合刚才所说的背景,从小伞的角度重新分析整个故事吧。
当小伞还只是把伞的时候,她把这位只用了自己一次的主人看得很重很重,这种感情应该来源于她的“物性”,也就是说,她是作为一件物品才带有的这种感情,就像是一条家犬一般,不,比家犬还要强烈的感情,即便是一条狗,也不可能对于一位这样的主人抱有如此强烈的感情。当小伞被抛弃后,文中也提到了她的感情中掺杂了生气。但是这种对于主人的怨恨被作者刻意的淡化了,其程度仅仅是训斥一顿的样子。也许是因为这部分的情感对于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起不到推动作用所以被放弃了。但是这种舍弃对于小伞的形象是极端重要的。因此在这里先来揣测出小伞的心境:
第一种可能是小伞宽恕了主人,即便主人近乎无情地对待了她,那么这样分析下来,我觉得称小伞为圣人也不为过,毕竟如果我遇到这种事情那就不是暴跳如雷能解决的问题了。但是考量到后面的剧情,这种可能性直接被否决了。
那么又或许是小伞的理性呢?这更不可能,因为但凡保留有一些理性的人,都明白小伞是不可能让主人想起她的,毕竟,主人在短短一个时辰之内就明确地表达出了对这把伞的厌恶。也就是说,这几乎可以说是一个早已注定悲惨结局的故事。
那么只能说,小伞即便是变成了付丧神,却依旧保留着她作为物品的本性?恐怕这是目前唯一比较合理的解释了吧。
但是小伞那过于激烈的感情却又透露出极强的感性来,怎么都有一些违和啊。
而且剧情发展到后面,小伞如此信赖着那样的主人,认为他一定能想起自己,但是对于纳兹琳,却容忍不下这种欺骗,不得不说,总感觉小伞的性格已经是相当扭曲了,综合起来,似乎怎么找不准小伞的定位呢。
不知道作者如果完全把自己带入到小伞里,抛开自己的种种目的。会不会理解小伞的做法呢?
也许是我在看小说的时候,比起立意来说,更加看重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吧,我总感觉,对于小说来说,如果把人物写成了液态,让他们只能按照作者准备好的容器塑形,无论那形状有多么不自然,那对于这个人物来说,岂不是最大的悲剧。
抛开这点来看,这篇小说的其他部分可以说是无可挑剔的,无论是情节的过度还是伏笔的铺设,都是相当成功的,值得吾辈学习。
总感觉这一堆话有点语无伦次,想说的太多,又表达不出来,总而言之,相当棒的作品!
最近文比较多,估计评委那边现在很忙吧,所以既然楼主已经说了谁都好,那么岩笠不才,先简单地说一说这篇小说吧,权当抛砖引玉。
以下的内容可能会说的比较重,多有冒犯,岩笠现在这里深表歉意,望楼主海涵。
从我个人的观念出发,这篇文章,作为一篇小说来讲,尽管很好的能够表达出某些观点,而且在各方面都很有原则性,换句话说,不会因为小伞是主角,就让她套上主角光环,让事情的结局都是她所理想的。但是,我不得不说它并不是一篇成功的小说。
因为人物形象毁了。或者说,人物形象本身都成为了剧情冲突的牺牲品。
首先,有一个很重要的事件背景:小伞的主人只用了小伞一次就将她抛弃了。也就是说,这一人一物一共相处的时间应该超不过一个时辰,这将对接下来我要做的事情起到决定性的影响。
因为虽然本文中的第一主角是小伞,但是主要视角基本上都是从老鼠那边展开的,所以对于小伞形象的考量只能依靠在这种客观视点完成。
那么不妨结合刚才所说的背景,从小伞的角度重新分析整个故事吧。
当小伞还只是把伞的时候,她把这位只用了自己一次的主人看得很重很重,这种感情应该来源于她的“物性”,也就是说,她是作为一件物品才带有的这种感情,就像是一条家犬一般,不,比家犬还要强烈的感情,即便是一条狗,也不可能对于一位这样的主人抱有如此强烈的感情。当小伞被抛弃后,文中也提到了她的感情中掺杂了生气。但是这种对于主人的怨恨被作者刻意的淡化了,其程度仅仅是训斥一顿的样子。也许是因为这部分的情感对于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起不到推动作用所以被放弃了。但是这种舍弃对于小伞的形象是极端重要的。因此在这里先来揣测出小伞的心境:
第一种可能是小伞宽恕了主人,即便主人近乎无情地对待了她,那么这样分析下来,我觉得称小伞为圣人也不为过,毕竟如果我遇到这种事情那就不是暴跳如雷能解决的问题了。但是考量到后面的剧情,这种可能性直接被否决了。
那么又或许是小伞的理性呢?这更不可能,因为但凡保留有一些理性的人,都明白小伞是不可能让主人想起她的,毕竟,主人在短短一个时辰之内就明确地表达出了对这把伞的厌恶。也就是说,这几乎可以说是一个早已注定悲惨结局的故事。
那么只能说,小伞即便是变成了付丧神,却依旧保留着她作为物品的本性?恐怕这是目前唯一比较合理的解释了吧。
但是小伞那过于激烈的感情却又透露出极强的感性来,怎么都有一些违和啊。
而且剧情发展到后面,小伞如此信赖着那样的主人,认为他一定能想起自己,但是对于纳兹琳,却容忍不下这种欺骗,不得不说,总感觉小伞的性格已经是相当扭曲了,综合起来,似乎怎么找不准小伞的定位呢。
不知道作者如果完全把自己带入到小伞里,抛开自己的种种目的。会不会理解小伞的做法呢?
也许是我在看小说的时候,比起立意来说,更加看重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吧,我总感觉,对于小说来说,如果把人物写成了液态,让他们只能按照作者准备好的容器塑形,无论那形状有多么不自然,那对于这个人物来说,岂不是最大的悲剧。
抛开这点来看,这篇小说的其他部分可以说是无可挑剔的,无论是情节的过度还是伏笔的铺设,都是相当成功的,值得吾辈学习。
总感觉这一堆话有点语无伦次,想说的太多,又表达不出来,总而言之,相当棒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