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大家都在讨论关于联通开放老用户可以转互联网套餐的话题。而互联网套餐相比三大运营商的性价比要高不少,其中比较有特点就是定向免费流量,比较有代表的就是腾讯王卡和蚂蚁宝卡。这两种卡套餐比较类似,都是固定月费+定向免费流量+日租流量形式。虽说互联网公司都不差钱,但是马云和马化腾这么精明的人,赔本的买卖自然不会干,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能够提供如此便宜的套餐呢
这要从互联网常见的盈利模式说起,一般来讲互联网的盈利模式有两种:一是提供增值服务,另一种是提供免费服务,通过流量变现,即我们经常听到羊毛出在猪身上。增值服务比较典型如爱奇艺,为会员提供视频服务,简单来讲是需要用户掏钱才能享受相应的服务;第二种流量变现就比较常见了,比如百度搜索,我们虽然可以免费使用搜索服务,但是百度依然能够依靠搜索服务收入不少,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广告收入,这就是常见的流量变现方式;一般来讲只要你能积累一定的用户,你就可以通过投放广告获取一定收入。如果你能维持住这些用户,那你就拥有稳定的收入。当你在互联网享受这些免费服务的同时,自然会有很多广告商为你养活这些提供服务的公司。
不管是打车大战也好,外卖大战也罢,还有最近共享单车或者共享充电宝,我们都能感受到每次大战的激烈场景,并且前期总能从中受益不少,比如一分钱就能打车,几块钱就能订到十几块钱的外卖,免费骑自行车甚至自行车还能抢红包赚钱。在感谢互联网改变我们生活的同时,我们也能发现互联网公司常见的做法,首先就是通过低价甚至免费的服务来抢占用户市场,大家把市场分割完成之后再想办法把之前投入钱赚回来,比如提供会员服务赚钱,或者通过投放广告赚钱,或者将用户基础上开展其他可以赚钱的业务。
说到这里我们就能大致猜到互联网免费套餐的钱到底是由谁出了。腾讯或者阿里通过发行这样的套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圈定自己的用户,我们大部分人都是他们的用户,我们也在同时使用这两家的产品,但是在某些领域两者还是有比较明显的竞争关系的,比如视频服务,一个使用腾讯王卡的用户应该会更倾向于选择使用腾讯视频,因为在使用数据流量的情况下腾讯视频可以免费观看,而其他视频软件打开看一会儿估计都要破产了,并且现在4G网络速度要比一般Wifi速度好很多,这些人也有可能会为了看视频方便而去充值腾讯视频的会员服务。当你在街上买东西要通过手机支付的时候,如果你使用的是腾讯王卡,我想你会更愿意打开微信支付而不是支付宝。
所以说到这里我们就明白为什么互联网公司愿意提供这么便宜的套餐来吸引用户了,通过手机套餐抢占更多的用户,那么在同等条件下这些用户会更倾向于使用自家产品,这些产品会为互联网公司提供巨大的价值,这些价值才是这些互联网公司看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