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甘肃省一幅“金银铜铁铬镍铅锌”每个字都有“金”为偏旁部首的对联给中国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的确,金属矿藏是甘肃省一张响亮的名片。
上世纪50年代,随着这些金属矿藏的开采冶炼,甘肃省陆续诞生了“铜城”白银、“钢城”嘉峪关和“镍都”金昌三座现代工业城市。
今天主要说说嘉峪关。
嘉峪关市的铁矿历史则源自“一五”建设背景下,对钢铁建材的需求。1955年,地震工作者在张掖肃南县西部地区的祁连山桦树沟发现了铁矿,这里后被命名为镜铁山矿区。
1958年,在这矿区不远处的北方,酒泉钢铁厂开办。该厂依托兰新铁路的交通线优势调运煤炭资源,实现钢铁冶炼生产。7年后,一座现代工业城市诞生,因靠近明长城嘉峪关关城,这座城市便称作嘉峪关市。
嘉峪关则因东靠酒泉、西近玉门,在玉门南支线铁路(玉门东接入兰新铁路)和镜铁山支线的铁路支撑下,成为河西走廊西部的交通枢纽,商贸得到了发展。
嘉峪关和金昌的兴起,则彻底终结了历史上河西走廊武威、张掖、酒泉和敦煌的传统四中心的格局。
上世纪末,白银、嘉峪关和金昌成为甘肃省除省会兰州之外重要的工业中心。三座城市的居民人均GDP相当高,拥有着较高的购买力,城市的商贸、服务业等也是发展迅速。三座城市内的国有企业及其所属的医院、学校等单位更是省内毕业生激烈竞争的热门单位。
但是在国家社会市场经济改革深入的情况下,这三座资源性工业城市开始陷入发展困境。
上世纪末就开始的国有企业改革,要求企业根据劳动效力和经营成本配置劳动力岗位。同时将学校、医院等非生产部门向地方政府移交。这种改造最直观的一个举措便是裁员,当地人唱衰工矿企业之声不绝于耳。
钢铁和有色金属价格的变化更是让企业改革蒙上了阴影。在上世纪末和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国的相关企业都受到了打击。对白银、嘉峪关和金昌这样过于依赖国有工矿企业的资源性工业城市来说,矿业的衰落也就意味着城市衰落。
去年曾发生重大人员伤亡事故的酒钢西沟矿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油城已逝的玉门作为生动的反面教材,倒逼着白银、嘉峪关和金昌寻求着城市转型发展的新出路。
(玉门大概是中国最衰败的城市
《玉门弃城》)
进入“中国企业500强”的酒泉钢铁,也许是吸取油城已逝的玉门教材,在兰州榆中、山西翼城建设了钢铁生产基地,在兰州、瓜州和山西翼钢投资建设机械制造基地。集团还在陕西和兰州进行物流业和房地产投资,产业格局早已走出嘉峪关。
这样的改革方向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对三座城市来说却并非绝对利好:一方面这类改革有利于活跃当地市场、吸引外来投资;但是另一方面,在外部署必将限制这些支柱企业在本地的生产扩张,尤其是酒钢在山西翼城的投资,是酒钢集团公司实施打造百年基业,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强化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一步重量级决策。
酒钢公司位于山西的翼钢
酒嘉分治后,嘉峪关作为不管任何县市的迷你地级市,经济腹地资源受到行政区划限制。稀少的农业用地加之上世纪高收入催生的高物价传统,使得嘉峪关物价长期高于酒泉,人才和资本吸引力大大减弱。再加上酒嘉距离仅20公里,城市竞争非常激烈。
真...迷你地级市
因矿而生的新兴城市,并不一定会因为矿藏的衰竭而走向穷途末路。酒钢的东进战略,实现了由依赖资源到超越资源的华丽转身,事实证明向外拓展,资源永不枯竭。
当然,嘉峪关离开酒钢,若城市规划者能未雨绸缪地找到属于城市的新转型道路,矿产减少的矿业城市仍然能保持自己的独特增长趋势。
这其中,嘉峪关旅游业发展最为成功。过去明长城的嘉峪关关城和魏晋墓壁画砖等旅游内容,很少能让游客留宿以产生更多的旅游次生消费。嘉峪关市针对西北旅游市场特征,注重差异化旅游项目的建设,先后建设了讨赖河湿地、东湖生态旅游景区等景观。甘、青、宁、新省区分别建成的大型主题乐园,更大大提升了嘉峪关的旅游吸引力。
上世纪50年代,随着这些金属矿藏的开采冶炼,甘肃省陆续诞生了“铜城”白银、“钢城”嘉峪关和“镍都”金昌三座现代工业城市。
今天主要说说嘉峪关。
嘉峪关市的铁矿历史则源自“一五”建设背景下,对钢铁建材的需求。1955年,地震工作者在张掖肃南县西部地区的祁连山桦树沟发现了铁矿,这里后被命名为镜铁山矿区。
1958年,在这矿区不远处的北方,酒泉钢铁厂开办。该厂依托兰新铁路的交通线优势调运煤炭资源,实现钢铁冶炼生产。7年后,一座现代工业城市诞生,因靠近明长城嘉峪关关城,这座城市便称作嘉峪关市。
嘉峪关则因东靠酒泉、西近玉门,在玉门南支线铁路(玉门东接入兰新铁路)和镜铁山支线的铁路支撑下,成为河西走廊西部的交通枢纽,商贸得到了发展。
嘉峪关和金昌的兴起,则彻底终结了历史上河西走廊武威、张掖、酒泉和敦煌的传统四中心的格局。
上世纪末,白银、嘉峪关和金昌成为甘肃省除省会兰州之外重要的工业中心。三座城市的居民人均GDP相当高,拥有着较高的购买力,城市的商贸、服务业等也是发展迅速。三座城市内的国有企业及其所属的医院、学校等单位更是省内毕业生激烈竞争的热门单位。
但是在国家社会市场经济改革深入的情况下,这三座资源性工业城市开始陷入发展困境。
上世纪末就开始的国有企业改革,要求企业根据劳动效力和经营成本配置劳动力岗位。同时将学校、医院等非生产部门向地方政府移交。这种改造最直观的一个举措便是裁员,当地人唱衰工矿企业之声不绝于耳。
钢铁和有色金属价格的变化更是让企业改革蒙上了阴影。在上世纪末和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国的相关企业都受到了打击。对白银、嘉峪关和金昌这样过于依赖国有工矿企业的资源性工业城市来说,矿业的衰落也就意味着城市衰落。
去年曾发生重大人员伤亡事故的酒钢西沟矿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油城已逝的玉门作为生动的反面教材,倒逼着白银、嘉峪关和金昌寻求着城市转型发展的新出路。
(玉门大概是中国最衰败的城市
《玉门弃城》)
进入“中国企业500强”的酒泉钢铁,也许是吸取油城已逝的玉门教材,在兰州榆中、山西翼城建设了钢铁生产基地,在兰州、瓜州和山西翼钢投资建设机械制造基地。集团还在陕西和兰州进行物流业和房地产投资,产业格局早已走出嘉峪关。
这样的改革方向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对三座城市来说却并非绝对利好:一方面这类改革有利于活跃当地市场、吸引外来投资;但是另一方面,在外部署必将限制这些支柱企业在本地的生产扩张,尤其是酒钢在山西翼城的投资,是酒钢集团公司实施打造百年基业,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强化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一步重量级决策。
酒钢公司位于山西的翼钢
酒嘉分治后,嘉峪关作为不管任何县市的迷你地级市,经济腹地资源受到行政区划限制。稀少的农业用地加之上世纪高收入催生的高物价传统,使得嘉峪关物价长期高于酒泉,人才和资本吸引力大大减弱。再加上酒嘉距离仅20公里,城市竞争非常激烈。
真...迷你地级市
因矿而生的新兴城市,并不一定会因为矿藏的衰竭而走向穷途末路。酒钢的东进战略,实现了由依赖资源到超越资源的华丽转身,事实证明向外拓展,资源永不枯竭。
当然,嘉峪关离开酒钢,若城市规划者能未雨绸缪地找到属于城市的新转型道路,矿产减少的矿业城市仍然能保持自己的独特增长趋势。
这其中,嘉峪关旅游业发展最为成功。过去明长城的嘉峪关关城和魏晋墓壁画砖等旅游内容,很少能让游客留宿以产生更多的旅游次生消费。嘉峪关市针对西北旅游市场特征,注重差异化旅游项目的建设,先后建设了讨赖河湿地、东湖生态旅游景区等景观。甘、青、宁、新省区分别建成的大型主题乐园,更大大提升了嘉峪关的旅游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