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林憶蓮〈傷痕〉1995年
人和音樂都一樣,需要巨大的感情能量,我想「傷痕」這張專輯,就是這麼一張充滿巨大感情能量的專輯。李宗盛加上陳淑樺,創造出「夢醒時分」,李宗盛加上林憶蓮創造出「傷痕」,兩個人的感情久了也許會因為許多原因而淡了,散了,分了,但一張好的專輯,裡面深藏著許多人過往的回憶和情感,我想「傷痕」就是這樣的一張專輯。所以當我們不經意在任何地方聽到「聽說愛情回來過」或「為你我受冷風吹」時,依舊淚流滿腮,而林憶蓮甚至在台北演唱會上,留給「傷痕」專輯一整個part,她說,「這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張專輯」,對我們來說,又何嘗不是呢?
12:王菲〈浮躁〉1996
王菲之所以為王菲,就是因為她不甘於做一樣的事情,她總是有能力也有份量,去說服周圍的人,甚至商業掛帥的唱片公司,她就是要唱這樣的歌,於是「天空」大賣,她不會再出類似的專輯,翻唱鄧麗君的「菲靡靡之音」做過,頗受好評,也就夠了,於是她推出「浮躁」,前衛大膽的實驗性音樂,在華語歌壇,已把別人大大拋在後面,王菲唱自己愛唱的歌,從王靖雯唱回王菲,不唱了的王菲,才真正叫人「浮躁」。
13:陶喆〈陶喆〉1997年
又是一個階段性重大的革命,陶喆在1997年推出首張同名專輯,封面看不見什麼清楚的臉,卻把早已在西方謂為主流的R&B帶來台灣,一樣唱情歌,卻多了更多靈魂的節奏,陶喆寫歌旋律性極強,「愛很簡單」、「沙灘」大紅,各媒體,音樂人大力推薦,陶喆成功搶攤,成為新一代最有才華的音樂才子。
14:張惠妹〈Bad Boy〉1997年
也是一張百萬專輯,張惠妹似乎也變成華語樂壇的一個「神話」了。具POPERFUL的嗓音,能量十足的現場感染力,我想,要論演唱會的好看程度,張惠妹絕對是數一數二,「BadBoy」裡,「哭不出來」,「聽海」,「甜言蜜語」都是讚不絕口的抒情歌,「一想到你呀」,「一個人跳舞」也呈現出阿妹的各種風情。
15:楊乃文〈One〉1997年
難得的搖滾女聲,又是一對因合作產生感情的組合,楊乃文加林暐哲,冷調個性貫穿整個專輯,猶記得當時聽到「星星堆滿天」時的驚豔,似乎自己置身在冷冽的英國,再聽到「你就是吃定我」的無奈與坦然接受,「明天」的空虛,聽完整張,有一種悲傷情緒飽足感。
16:張震嶽〈這個下午很無聊〉1997年
張震嶽痞痞的聲音,加上他那直接的歌詞,聽了就是一個「爽」字。「愛的初體驗」究竟稱霸KTV長達多久的時間啊?但欣慰的是,即使張震嶽的每張專輯都是以如此直接的言語來陳述他要表達的事,但一直到今天,他的專輯真是一張比一張精采,也更顯成熟。
17:金門王‧李炳輝〈流浪到淡水〉1997年
從來不會有人想到會有這樣的組合,而且出唱片還大紅特紅的吧!金門王與李炳輝,兩個視障者,遇到伯樂陳明章,於是有了貼切的「流浪到淡水」,「有緣,沒緣,大家來作伙,燒酒飲一杯,呼乾啦,呼乾啦」,那幾年已經成為大人小孩的口頭禪,更是廣告商的最愛。金門王渾厚的聲音,加上李炳輝特別誇張的表情和聲音,至今仍是模仿節目的最愛,兩人的走紅,也再次證明,只要有才華,有伯樂,一定能「殘而不廢」。
18:伍佰〈樹枝孤鳥〉1998年
二十張重要專輯裡,台語專輯還佔了不少。當然也不能少了這張曾經是那年金曲獎最佳專輯的「樹枝孤鳥」,聽過這張專輯的人就知道,專輯有多紮實,伍佰個人風味加上道地的台灣味,「空襲警報」,「飛在空中的小雨」,「煞著妳」首首動聽,堪稱伍佰的顮峰之作。
19:陳綺貞〈還是會寂寞〉2000年
經過首張彷彿是仙女不理世事的「讓我想一想」後,「還是會寂寞」的陳綺貞,似乎決定下凡來到人間和大家共樂,「還是會寂寞」詞曲相當密合,流暢,編曲的弦樂更是一絕,如果要稱它是芭樂歌,實在是一首太好吃的芭樂了。專輯裡,「下午三點」,「告訴我」,「我的驕傲無可救藥」呈現入世的綺貞,是兼具商業與音樂的一張優質專輯。
20:周杰倫〈范特西〉2001年
周杰倫,難道還需要多說嗎?至今仍然持續每年都是男歌手銷售冠軍的他,「一哥」也當了快十年了,但還是最愛他的「范特西」,那時的周董外務沒有現在那麼多,很用力的做唱片,也以這唯一在2000年後入選的專輯鼓勵他,也鼓勵所有音樂人,加油吧,找回你們最初做音樂的能量與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