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澄吧 关注:1,607贴子:148,093
  • 21回复贴,共1

与高澄有关的称谓探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般称高澄】
长辈、基友应该可以喊“阿澄”,欢爷可以喊正太澄“阿奴”“阿惠”。
蔑称,“黄颌小儿”“鲜卑小儿”之类。“阿”字打头应该也有蔑称意思。
家中可以喊“大郎”“郎君”。
社交用语的话,朋友间“大兄”“仁兄”“子惠”应该都可以。“大将军”“大王”当然最常见(窃以为大王土萌土萌滴),“君”“公”“卿”“足下”“大人”这些历史悠久老少咸宜的自然没问题啦。其他的,“明公”“官人”“令公”“令君”“高卿”“高公”(怪怪的)“高君”(也很奇怪)(我觉得“明君”理论上似乎也可以)
弟弟可以喊“大哥”“哥哥”“大兄”“兄”“长兄”“阿兄”。
  


1楼2017-12-08 14:20回复
     【不知高澄此时身份】“公子”“卿子”(不得不说相当好听额)
    【衙内称美女】公子、卿、君、大人、足下之类惯用语应该可以(不过大人最好用来称父母长辈高官或非常尊敬的人,除非衙内超级仰慕那位MM),“姝子”(相当于现在的美女)
    【军中称高澄】“将军”“大将军”“明将军”“麾下”“节下”
    【美女闺中私称衙内】“郎”“卿”“卿卿”“哥哥”“阿奴”
    【年轻女子自称】“儿”“窃”
      


    2楼2017-12-08 14:21
    收起回复
        【衙内自称】“子惠”(一般书信赠序或自抬身价时可以自称字,鉴于衙内张狂作风和拽文癖好……)“臣”“臣澄”“微臣”“小子”“下官”“我”“吾”“余”“某”“身”“小子”“仆”“予”“鄙人”“鄙夫”(澄宝宝自称“我”比较多,我好奇的是他可不可以自称“孤”,一个孤独的寡德之人……)
      【骂人】“老兵”“老妪”“**”“不没”“无后”“竖子”“食其肉”“野哉”“母婢”“死公”“尔曹”“尔类”“伧人”“伧夫”“死鬼”“厉鬼”“小人”“役夫”“役臣”“役人”“鼠子”“貉子”“庸狗”“鬼子”“田舍奴”“何物等流”“蝇蚋”“奴兵”“头钱价”“乞索儿”“獠”“奴材”“狗”“无赖”“痴汉”“陋儒”(注:古代骂人用语以宋元明清的笔记话本小说为妙,唐以前的做了很多书面美化,找起来很不方便。)


      3楼2017-12-08 14:22
      收起回复
         【称皇帝】“陛下”(通用)“圣上”“天子”“至尊”“主上”“大家”(称呼主君还可以用“主公”“主人”)
        【至于其他】封侯的人可以称“君侯”,太守称“某太守”“府君”“明府”“明府君”,称呼姐姐“兄”“姊”之类,称呼妹妹“弟”“妹”之类。家仆称呼男女主人“主翁”“主父”“主母”
          


        4楼2017-12-08 14:24
        回复
          【衙内称呼欢爷】大人,父亲,翁翁,阿翁,耶耶,阿耶,耶……(貌似耶和爺和爷是一个意思,读ya,但据说南北朝时姐姐也读yaya?晕


          5楼2017-12-08 14:27
          回复
             【PS】古代的鲜卑族把兄长唤作“阿干”,随其西迁与汉族融合后被汉语谐音借用,逐渐演变为“阿哥”,并最终定格为“哥哥”,“哥哥”又常称父亲或父亲自称,对于“哥”兼指父兄,有学者指出这可能和游牧民族的婚姻制度有关。他们的传统是,父死则妻其后母,兄死则妻其嫂……(所以高家父子兄弟共享妻子木有问题??),还有一个,不知道东魏北齐是不是酱紫:晋宋间人,多谓从弟为阿戎。不仅“哥哥”可以指父亲,“姐姐”“姊姊”还可以指母亲。(我有个猜测,就是姊姊的意思其实是生身母亲)例子——《说文解字》:蜀谓母为姐。《北齐书·文宣李后传》:“儿岂不知耶?姊姊腹大,故不见儿。”《南阳王绰传》:“绰兄弟皆呼父为兄兄,嫡母为家家,乳母为姊姊,妇为妹妹。”《史通·杂说中》:“如今之所谓者……呼母为姊。”《四朝闻见录》载赵构称母亲韦太后为“姐姐”。


            6楼2017-12-08 14:27
            回复
               【pps】我有一个感觉,就是有些词只是一个指代(对方不在场),不在交际中称呼他人(如称皇帝为“上”,称某王为“王”),大约文言书面用语多用单音节的字吧,但我感觉除了三国吴以为,其他地方称“至尊”多类似于第三人称,不做第二人称使用(麻烦死了,还是“陛下”万能方便)
              【ppps】关于南北朝称谓,可拓展的地方太多,以后想到再补充,有一个链接:从_颜氏家训_看魏晋南北朝的亲属称谓pdf下载http://ishare.iask.sina.com.cn/f/24257872.html


              7楼2017-12-08 14:29
              收起回复
                那时候的名讳怎么能随便叫呢。。。杜弼说了个“署”就被高贺六浑认为犯了他爹高树生的名讳,后来就打了一顿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12-08 18:20
                收起回复
                  @我会飞1996
                  【说到阿斗,他应当有两套名字。最初取名为“斗”,字“升之”。斗和升有意思上的联系,当时人们常常把“阿”字加在人名之前,表示感情色彩,例如吕蒙称阿蒙,在逍遥津鞭打孙权坐骑助其脱险的谷利称阿利之类。所以刘斗也有阿斗的称呼,而曹魏则称他表字“刘升之”。后来正式改名为“禅”,字“公嗣”。禅是帝王权位的非亲属传让,公嗣是公众推选的继承人,含义也有密切联系。至于改名的时间,则应当在刘备自称汉中王,正式建立蜀汉政权之后。(方北辰文)】
                  ————这类例子已经够多了,如果对墓志感兴趣的话,会发现理论上古人应当有乳名、学名、字(先后顺序),但最多的还是乳名,很多一辈子以乳名做大名,有的改名(如刘彻)。
                  所以说很多人大名=乳名,李世民35个儿女,记载的乳名不只有青雀雉奴兕子么。一个人的名可以被尊长或亲密的人呼喊,这是历朝历代民俗史公认的。至于高家,诸如“赞拜不名”“毁我士开”都可以佐证。


                  10楼2017-12-09 19:34
                  回复
                    高澄小名叫什么 ?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2-05-23 15:3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