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脱贫攻坚“根深”方能“叶茂”,一条条通村公路、一个个拧开即冒水的水龙头、一盏盏明亮的灯……这些基础设施不仅让村民们享受到了便利,也打通了脱贫的快速通道。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建设是脱贫攻坚的基础,为啃下这块“硬骨头”,神木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成立了由市发改局牵头的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协调组,组织协调交通、水务、电力、工贸、广电等部门抓好项目建设,按照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摘帽的标准及年度脱贫目标任务,严标准、高质量,全力加快村级道路交通、饮水工程、农网改造、广播电视、通讯信号等基础设施建设。
饮水安全 润民心田
杨反莲从水瓮给羊滔水
为了让贫困村居民喝上放心的自来水。神木市水务局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派专业技术人员长期驻守工地采取专项督办、跟踪督办、蹲点督办,全程进行技术指导,严把材料采购、施工进度、质量安全和资金使用等关口,确保工程建一处、成一处,群众受益一处。
首次在我市引入光伏提水技术供水,在锦界镇南北沟村、解家堡办事处王尔铺村、麻堰渠村、中鸡镇纳林采当村、贺家川镇如意村乔南沟组、花石崖镇高念文村马家沟组、万镇镇沙坪寺村、马镇镇五星村阮家洼组等村组实施了30处光伏提水饮水工程,整套系统活性炭过滤、紫外线灭菌、自动运行,解决了村民居住分散,饮水安全工程中的路、电费用过高的难题。对24个贫困村饮用水进行了水质化验,根据化验结果有针对性的安装了30台智能型消毒器,其中为吧吓采当390户更换饮水水源,彻底解决了贫困村居民饮用水水质超标问题。
对贺家川镇如意村乔南沟组的杨反莲来说,光伏提水不仅解决了吃水问题,也免去了担水的负担,还省了电费。“家里养了160多只羊,每天的饮水是个大问题,原来自来水压力不足,水流慢,有时候断流,不够羊喝,现在安装了光伏提水,拧开水龙头水就冒出来了,自动控制,不用再去水塔拉闸放水了,省时又省力。”以前,每到水不够用的时候,杨反莲就要担起水桶,到沟里走来回半小时的路程去担水,她边给羊往水桶里舀水边说。
电力扶贫 “照亮”光景
工作人员高空作业
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神木市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成为贫困村脱贫攻坚的“加油站”。沙峁镇石板上村原有配变台区1个,为三相变压器运行的基础上,今年又新增变压器一台,更换了绝缘导线,为村里每户人家更换了插卡智能电表。
王润义正在铡草
下午3点多,村民王润义正在给牛铡草,用的是电铡草机,满满一院子的玉米杆,不到半小时就铡完了,他指着铡好的草说:“我现在家里有7头牛,其中两头小牛犊是免息小额贷款买的,吃草量大,用电量也大。以前的电路照明、基本生活用电没问题,但是现在加米磨面、铡草这些活都要用电,电就不够用了,电路改造后,电管够用、也安全,再也不用担心电线短路了。”
除了大力改造硬件设施,神木市电力局积极开展最新电价政策、用电安全、电费账务等宣传工作,让村民充分了解阶梯电价政策内容,踏踏实实用上安心电、放心电。
“今年共投资8460万元用于电力改造,其中贫困村投资1280万元,并在农网升级改造的基础上,对所有行政村通动力电和无电户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排查,现在电力入户达到100% ,实现了全市所有行政村村村通动力电,供电可靠率达99.5% 以上。”电力局副局长杨建忠说。
脱贫攻坚“根深”方能“叶茂”,一条条通村公路、一个个拧开即冒水的水龙头、一盏盏明亮的灯……这些基础设施不仅让村民们享受到了便利,也打通了脱贫的快速通道。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建设是脱贫攻坚的基础,为啃下这块“硬骨头”,神木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成立了由市发改局牵头的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协调组,组织协调交通、水务、电力、工贸、广电等部门抓好项目建设,按照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摘帽的标准及年度脱贫目标任务,严标准、高质量,全力加快村级道路交通、饮水工程、农网改造、广播电视、通讯信号等基础设施建设。
饮水安全 润民心田
杨反莲从水瓮给羊滔水
为了让贫困村居民喝上放心的自来水。神木市水务局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派专业技术人员长期驻守工地采取专项督办、跟踪督办、蹲点督办,全程进行技术指导,严把材料采购、施工进度、质量安全和资金使用等关口,确保工程建一处、成一处,群众受益一处。
首次在我市引入光伏提水技术供水,在锦界镇南北沟村、解家堡办事处王尔铺村、麻堰渠村、中鸡镇纳林采当村、贺家川镇如意村乔南沟组、花石崖镇高念文村马家沟组、万镇镇沙坪寺村、马镇镇五星村阮家洼组等村组实施了30处光伏提水饮水工程,整套系统活性炭过滤、紫外线灭菌、自动运行,解决了村民居住分散,饮水安全工程中的路、电费用过高的难题。对24个贫困村饮用水进行了水质化验,根据化验结果有针对性的安装了30台智能型消毒器,其中为吧吓采当390户更换饮水水源,彻底解决了贫困村居民饮用水水质超标问题。
对贺家川镇如意村乔南沟组的杨反莲来说,光伏提水不仅解决了吃水问题,也免去了担水的负担,还省了电费。“家里养了160多只羊,每天的饮水是个大问题,原来自来水压力不足,水流慢,有时候断流,不够羊喝,现在安装了光伏提水,拧开水龙头水就冒出来了,自动控制,不用再去水塔拉闸放水了,省时又省力。”以前,每到水不够用的时候,杨反莲就要担起水桶,到沟里走来回半小时的路程去担水,她边给羊往水桶里舀水边说。
电力扶贫 “照亮”光景
工作人员高空作业
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神木市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成为贫困村脱贫攻坚的“加油站”。沙峁镇石板上村原有配变台区1个,为三相变压器运行的基础上,今年又新增变压器一台,更换了绝缘导线,为村里每户人家更换了插卡智能电表。
王润义正在铡草
下午3点多,村民王润义正在给牛铡草,用的是电铡草机,满满一院子的玉米杆,不到半小时就铡完了,他指着铡好的草说:“我现在家里有7头牛,其中两头小牛犊是免息小额贷款买的,吃草量大,用电量也大。以前的电路照明、基本生活用电没问题,但是现在加米磨面、铡草这些活都要用电,电就不够用了,电路改造后,电管够用、也安全,再也不用担心电线短路了。”
除了大力改造硬件设施,神木市电力局积极开展最新电价政策、用电安全、电费账务等宣传工作,让村民充分了解阶梯电价政策内容,踏踏实实用上安心电、放心电。
“今年共投资8460万元用于电力改造,其中贫困村投资1280万元,并在农网升级改造的基础上,对所有行政村通动力电和无电户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排查,现在电力入户达到100% ,实现了全市所有行政村村村通动力电,供电可靠率达99.5% 以上。”电力局副局长杨建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