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吧 关注:494,300贴子:7,464,124

原创科幻《来生不做地球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黑龙江1楼2017-12-07 00:23回复
    1
    1961年,人类首次进入太空;1969年,人类首次踏上月球;1977年,人类发射第一艘无人外太阳系空间探测器“旅行者1号”;2021年,人类重回月球,并建立永久性试验站;2028年,人类登上火星……
    人类如同一只幼小的蚂蚁,一次次的努力之后,连自身小小蚁穴的边缘都无法爬过,却梦想着跨过那穹顶之上的深深大海。即使那只向外飞得最远的“旅行者1号”,也仍然在边缘艰难地蠕动。人类努力地发展科技,努力想向宇宙伸出交流的触角,但还是太难。很多人悲观地认为,考虑到天文空间的尺度,人类或许永远无法和其他文明接触。除非哪个“异者”能主动伸出手,把人类拉近一点。
    2029年的一个普通的日子,它在太空里出现了。
    它好像无穷暗夜中的一道纤细的射击,令人心惊。根据美国宇航局卫星观测中心的计算机估算,它向地球袭来的速度达到了每秒三千公里。


    IP属地:黑龙江2楼2017-12-07 00:26
    回复
      2025-07-23 20:16:4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最先观测到它的是位于木星附近的空间探测器,当录像画面传到地球的时候,该物体一路奔袭的景象震惊了NASA“深空网络”监测中心里的所有人。没有人说话,没有人动弹,眼瞪着屏幕上一道银灰色的、凉森森的细线。科学家们相信,不管它是个啥,都不可能是流星体或彗星。
      当正式确定该发光物体正向地球飞来后,NASA办公厅、情报部、联络处、安全部及公关部一片混乱。
      NASA的高层下令任何部门遵守紧急安全条例,全面封锁消息,以避免引起外界恐慌。NASA“深空网络”对太空继续进行严密观测,同时局长史瑞克马上联系白宫,与美国总统普朗特密谈此事。
      当时普朗特总统眼皮下射出威严的目光,盯着史瑞克。视频会议中,史瑞克的光头在灯光下显得醒目,深陷的双眼懒懒地闪现着焦虑的光彩。
      “你觉得它会是什么?”普朗特问。
      “很难说,”史瑞克沉吟地说,“它的飞行轨迹太精确了,这么长的距离,居然没有丝毫的偏差,完全按照我们当时的预测向地球飞来。显然,它的路径经过了精心的计算。”
      “你的意思是,它不是天然物体?”
      “不太像。”
      “如果那个东西真是人工物体的话,我们必须确保它对地球的安全不构成威胁,”普朗特表情严肃地说,“要是它降临到地球,必须阻止任何一方擅自拿走那个东西,不得向外界和公众透露相关消息。我们要控制住它。”
      一同参加视频会议的几名国防部官员点点头。
      那个神秘物体被发现与它抵达地球轨道之间的时间差刚够NASA开完内部会议和与各国高层之间进行通报,等人们需要考虑选择对它的反应方案时,它已经来了。
      它是否会对地球造成安全的危害,人们对此一无所知。
      五角大楼评估了此事的危险,他们紧急提议用导弹或激光将其在地球轨道附近击落,但太晚了。它太快了,就算有充足的时间准备和部署拦截和攻击,也对它毫无办法。
      人们看不清它的真身,它像一道光。
      它进入了大气层。
      根据军事卫星的观测,它的速度呈现了奇特的剧减——在外太空它的移动速度达到每秒三千多公里,进入散逸层立刻降到七百公里,在热成层和中间层降到二百公里,在平流层降到五公里。同时在气压的高温摩擦中,它的体积似乎在融化、分解。
      等它的内核落在地球上的时候,它的速度已经降到了每秒一千二百米,几乎和一枚炮弹的速度相当。
      它落下的地点在上海陆家嘴。


      IP属地:黑龙江3楼2017-12-07 00:29
      收起回复
        它落地时产生了一些破坏。随着“轰”的一声巨响,中银大厦东门前的中心绿地突然像被撕开了裂缝,猛然下沉,周边地面剧震,三名经过的行人不幸被卷入。附近被惊动的人们赶来时,一个直径六米左右的“天坑”出现在他们眼前。
        由于受到震动影响,附近地下交通隧道顶部已经老化的碳纤维脱落,因此突发供电跳闸故障,造成变压器短路而冒烟,地铁二号线全线瘫痪停运。当时正值下班高峰,乘客大量滞留。
        无数吃惊的人们好不容易挤出了地铁站,刚要骂街,看到眼前的一幕更为吃惊:遥遥望去,中银大厦前头人山人海,黑压压地挤在绿地周围,把那里围的水泄不通。
        “啥额事情?侬晓得伐?”
        “伐晓得。”
        “吓煞脱阿拉额。”
        市政府在得到消息后立刻派出大批警力和安保人员前往绿地,但一些包括西方记者在内的媒体已经捷足先登。由于降落的地点特殊,又是在上班高峰期间,美国政府封锁消息的企图彻底落空。从各路记者拍摄的电视画面里,能看到“天坑”周围站着很多围观议论的市民群众,都带着打酱油的喜悦心情。
        当天上午,东方明珠周围街面的公交车、出租车、共享单车因为堵塞而形成长龙,车流向东一直堵到世纪公园,向西跨江一直堵到徐家汇。
        警察将现场保护起来,所幸被卷入坑里的三人只有一人伤势较重,被抬往医院,其他两人都只是皮肉伤,被救出后面对记者的采访还能侃侃而谈。
        到当天下午,消息已不胫而走,突然盛传的传言在网络上如水银泻地一般无孔不入进入到全球公众的视野中。这起神秘事件与太空不明物体、外星人、阴谋论等敏感词一起叠加之后在网络引发了轩然大波。等到中美政府通过外交途径紧急磋商时,关于这起神秘事件的帖子已经开始通过论坛、博客、微博、微信、在线聊天等各种途径疯狂传播,其间不断有转帖者在接收到的信息中添加情节,并再次传播,造成网贴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和庞杂。有自称是中银大厦上班的目击者发帖证实,该物体坠落当时东方明珠上空有非常诡异的闪光,穿透了PM2.5严重超标(当时达到520)的厚厚雾霾,据该目击者称,那种闪光是紫色的,穿透大气层处周围三五里布满黑云,并伴有电闪雷鸣。
        现场已被封锁,群众被隔离在外面,现在下一步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那个东西从坑里取出来了。它的冲击力很大,大概射入两米深,一个黑黝黝洞裂在塌陷的坑中,看不清里面的情形。在政府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下,专家小组对该物体进行挖取。
        专家们围蹲在洞边,摆了一大堆仪器,先测量了辐射,又测量了磁场,结论是没有异样,确定不会爆炸。他们事先准备了多种方案和后备措施,最后决定先用手控扩洞器把洞的内壁清理干净,待加固位置成功后再采用机械钳完成最后的挖取工作。
        人们屏住呼吸,看着机械钳的臂身慢慢地从洞里升起。所有的探照灯都对准了机械钳,一名晚报报社记者扛着长镜头摄像机进行记录。
        它被取出来。
        它表面光滑,在光线下焕发着一片水银般的光辉。
        它是一个圆球。


        IP属地:黑龙江6楼2017-12-07 13:36
        回复
          白宫里此刻正在进行一番对话。
          “此事很棘手啊?”
          “一定要美国优先,获得研究权。”
          “对!America First!”
          “如果落在其他地方,我们还可以通过外交和军事手段进行消息封锁,设法拿到那东西,但是落在上海最热闹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人多眼杂,实在没办法。”
          “事已至此,我们考虑下一步的方案吧。”
          普朗特总统与各部门高层召开内部紧急会议研究方案,同时指示外交部立刻向联合国提交关于圆球的处理办法,提议组建一个独立的、由各国科学家联合组成的团队对圆球进行保管和研究,由联合国检查团进行监督。
          “它来自茫茫太空,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组织或个人。”美国国务卿佩勒斯在联合国大会上说,“它降落到地球,不管它是降落在白宫、白金汉宫、克里姆林宫还是陆家嘴,对它进行了解和研究的权利都是属于全世界的。”
          佩勒斯义正言辞地发言时,他内心其实是隐隐不安的,他掰着的手指也流露出这种不安。他本以为,中方会抗议,但出乎他的意料的是,中方外交官当场进行了更为义正言辞的发言:
          “这是一件值得全人类关注的重要事件,由于它来自地球以外,我们相信,它是送给全人类的礼物!我们也非常期待调查结果,并愿意将它交由独立自主的科学家团队和检查团进行研究和监督。因为我们明白一个朴素的真理,那就是在广大的宇宙空间面前,我们彼此之间都是利益交融的!我们的共同利益大于彼此的隔阂!”
          他说完这一番话后,不知是谁先带的头,会场内响起了掌声。
          开始还零零散散,但很快越来越响,最后所有人都鼓起掌,佩勒斯也受情绪感染,拍了好几下。掌声雷动中,佩勒斯看到与会的各国外交官和代表兴致勃勃,脸上放光。他们是发自内心的鼓掌。
          最终大会以119票赞成、3票反对、21票弃权的结果,正式通过圆球授权的决议。
          圆球将被带到太平洋上的关岛。地点选择在关岛很有讲究,这里本身是空中交通枢纽,可又远离大陆,人员和消息容易封锁,周围环绕茫茫海洋,一旦出现意外事故,可以迅速有效地隔绝。
          一些国家的政要对选择的地点颇有不满,因为关岛是美国的属地,但终究没有人站起来提出抗议,因为他们每个人都似乎感悟到了什么。或许他们开始重新认识到这个圆球对于人类的意义,政治视野变得更为开阔。


          IP属地:黑龙江8楼2017-12-07 13:39
          收起回复
            关岛上负责保存和研究圆球的建筑物原本是美军武器实验中心,隶属于美国太平洋空军第三十六联队屯驻的安德森基地。负责研究圆球的实验室被取名代号为“蚕室”。
            在圆球被带到关岛后,关于圆球的帖子已在全球互联网上呈铺天盖地之势了。
            网友们昵称它为“大圆球”,这三个字传遍了世界每一个角落,每一种语言的传播媒介都在反复不停地提起它,使它的知名度短短几天就超过了其他事物。对“大圆球”的报道遍及目力所及、耳听所闻的每一个地方,电视、广播、会议、演讲、聊天、谈情……渗透了舆论的每一个细节。“大圆球”成为了全世界的明星,相比之下,其他事情全都算个球。
            随着对发现“大圆球”细节的披露,全球民众连日来深深陷入巨大的兴奋和好奇之中。为了平息全球舆论的压力,科学家团队公开了它的信息资料。
            它直径23公分,重9257克。这是精确测量后的结果。它的表面光滑,没有瑕疵,通体密封,比例均匀,而且非常坚硬,应是某种金属制成。任谁都能看出来,它确确实实,明明白白,毫无疑问地是个人工制品。
            全球媒体和公众强烈要求对“大圆球”研究进行现场直播,全球有近三十亿观众在电视上跟踪这个新闻,如此的轰动效应在人类新闻史上从未有过前例。
            美国最初要求以安全名义全面封锁研究情况,但中方官员针锋相对,指出现在是信息时代,要动辄以保密为由隐瞒真相,是不可能的。归根结底,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为什么总是搞得风声鹤唳、如临大敌、视民如寇呢?为什么要设置各种敏感词,遮遮掩掩、羞羞答答、不敢光明磊落地把“大圆球”的真相向全世界人民透明呢?
            中方官员凛然坚毅的目光环顾会场,缓缓而坚定地说:“说到底,我们不都是人民选出来的吗?难道有谁不是吗?”
            中方的义正言辞得到了全场各国代表的热烈鼓掌,美方代表脸一阵红一阵白,嘴巴嗫嚅着,半天没喘过气来,看样子是尴尬得恨不得钻到地缝里去。
            联合国大会经过集体讨论,最后一拍板,全球现场直播!


            IP属地:黑龙江10楼2017-12-07 13:55
            收起回复
              小说唉,楼主快更。


              IP属地:美国11楼2017-12-07 14:00
              回复
                dd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7-12-07 14:05
                回复
                  2025-07-23 20:10:4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12-07 14:08
                  回复
                    2
                    卫克蜒吉忧心忡忡地和检查团其他人走在安德森大楼的走廊里。他是联合国特使,当关岛被宣布为“大圆球”的研究地点时,他立刻凭借着多年的国际外交经验推断出,这是美方通过外交手段和隐蔽的暗中交易达成的结果。
                    他还知道,每个参与进来研究的科学家都接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美国宇航局的支持。名义上是独立的科学团队来保管和研究,名义上由各国代表组成检查团进行监督,但实际上控制一切的是美国。
                    因为这件事情里面潜藏着一个关键的因素——外星技术。
                    卫克蜒吉昨晚和科学团队的一些成员进行了交流,从他们那里卫克蜒吉获知,美国军方近些年已经取得了许多新的技术突破——机器人外骨骼、实验室人造血液、大脑植入器、远程控制飞虫、人造皮肤和超敏感人类假肢。他们现在最感兴趣并要研究的是心灵控制和超远距离物质传送。
                    假如“大圆球”中包含一至两个全新的物理技术原理,那么很有可能会触发一系列甚至整个新科技研发系统的面貌变革。
                    而这看起来是非常可能的。
                    它究竟何以能穿越这么远的距离准确地来到地球?它内部是否有特殊的动力装置?它是否包含着自动星际导航的装置?
                    而在技术因素的背后,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谁发射了它?
                    如果它真来自一个试图和地球建立联系的外星世界,那么它是否还包含着惊人的信息和内容?
                    “大圆球”通身平滑,表面无任何接缝的痕迹,也没有任何可供解读的东西,人们推测,它是一个容器,它的内部保存有特殊的重要东西。它之所以被密封起来,是为了抵抗漫漫宇宙之旅的各种射线和极端温度的损害。
                    一个叫做胭脂的娃娃脸华裔女科学家带领检查团众人进入武器实验中心。这里是美国科学界最深藏的地带,内部结构复杂,绝少向外人开放,此刻却一一在检查团众人面前展现。
                    卫克蜒吉和其他人跟着胭脂,一步步沿着盘旋的阶梯向上,最后步入全透明电梯。电梯里没人说话。电梯上升的过程中,他低头俯瞰中心的内部空间,层层叠叠的水晶般透明的流线型实验室小室在白光的照耀下仿佛起伏着流动的紊流。他仰起头,白光的源头是一个悬挂在黑色穹顶的硕大灯球,它缓慢转动,如同在无穷无尽黑乎乎的太空中没着没落旋转着的恒星。
                    卫克蜒吉用目光悄悄打量站在他身旁的胭脂。她眼镜片后是一双乌黑的眼睛,湿润的嘴唇,娇嫩皮肤在黑色长发的反衬下白里透红。
                    他们一共上升了九层——“蚕室”就位于第九层。
                    他们走出电梯,再向上走了一段楼梯,眼前豁然出现一个喧哗的大厅堂。NASA和五角大楼的一些头脑都在,人们都穿着正式制服。戴着亮闪闪的钢盔的美军士兵维护现场秩序,负责保护“大圆球”实验室的安全。胭脂向人们介绍,大厅朝里就是“蚕室”。透过防护玻璃,他们可以看到实验室的内部结构。她说话柔声细语,但充满迂腐的客套话,令卫克蜒吉略感有些厌烦。他甩开她和其他检查团成员,自己亲眼近距离来观察圆球。
                    要不是事先知道,很难看出“蚕室”的外面安装了三层全封闭的防护层,因为这些防护层透明得完全看不见。如果前方手指碰触的不是坚硬,卫克蜒吉会相信他和圆球之间隔着的只是空气,他可以大踏步走向它。各种各样说不出名的仪器包围住它,对准它,严阵以待的架势仿佛随时会从它里面冒出个妖怪来。


                    IP属地:黑龙江14楼2017-12-07 15:18
                    回复
                      卫克蜒吉用手指敲敲玻璃罩,然后转头,看见站在一旁的胭脂,她蹙眉做了个禁止的手势,示意不要敲。
                      “它里面是什么,有研究结果吗?”卫克蜒吉有些尴尬,低声问她。
                      她马上凑过来,声音压低。
                      “还没有。”
                      “为什么?”
                      胭脂和他对视了一下,用一种秘密的口吻说:
                      “我们发现任何射线都没法穿透它获得内部的景象。圆球表面金属的纯度高的吓人,而在纳米结构上侦测其纯度都是达到不可思议的100%的离奇状况。没有天然的杂质,更找不到一丝一毫的裂痕。外星人的技术远远超出我们的水平。”
                      卫克蜒吉锁着眉头,长时间一言不发,眼光盯着“大圆球”,想象着它在黑暗而恢弘的宇宙空间中飞驰的情景,它沿着精密的路线直奔地球,仿佛在完成一次肩负重大使命的旅行。外星人发射它的目的是什么呢?难道真的是和地球人取得联系?或许在冥冥的虚无中,他们也感受到了寂寞,是啊,如果没有交流,文明思想火花的绽放不管多热烈,兴许都只是黑暗空间中的一个黯淡的火星。隔绝和孤寂是所有智慧生命共同的心灵桎梏。
                      “这么说,外星人找到我们了。”他喃喃地说。
                      胭脂微微点一下头。相遇的目光传来颤栗的波动。
                      它静静躺在平台的支架上。
                      玻璃罩外,一双双眼睛目不转睛地注视“蚕室”里面的情况。
                      全球人类也充满了期待。
                      所有人都在谈论打开“大圆球”这件事,全球观看现场直播的观众人数已突破记录。自从“大圆球”进入“蚕室”那一刻起,就有三台摄像机二十四小时全天候全方位保持对实验室内部的监测,现场画面由全球各电视台直播。
                      为安全起见,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强力打开“大圆球”。但事实正如胭脂所说,想要对它进行透视非常困难。
                      科学家们除了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和化学电子显微镜对它的表面材料分析外,对它内部情况的研究工作始终没有进展。
                      此时“大圆球”在全球的受关注度已经超越了一切事物,所有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之类的东西一时间全都黯然失色。全球公众为这个期盼已久的事情的到来欢呼雀跃,因为他们现在终于确切地知道,地球不是孤独的。外太空文明已经做出了和地球交流的尝试。人们欣喜若狂,彷佛一个新的创世纪的神话就要发生,一切都将按照安排好的寓言结构依次到来。
                      人们翘首以盼,无法忍受等待,他们强烈呼吁打开“大圆球”。


                      IP属地:黑龙江15楼2017-12-07 15:21
                      回复
                        催更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7-12-07 16:05
                        回复
                          最后,在众人的注视下,科学家团队的主管走到平台前,俯身察看,像怀着万般感触般久久地摩挲着“大圆球”。一片沉寂中,他苍然地说:“启动激光吧。”
                          四组隐约发着蓝光的激光喷射器包围住“大圆球”。
                          它们能把达到百万焦耳的一百门激光在十亿分之一秒内同时发射,致使极大高温高压施加于一小粒,并通过一系列反射镜分裂成许多道光粒子围绕着“大圆球”进行切割。为了避免破坏内部可能保存的事物,它们射入角度经过精心计算。
                          机器运转的声音哒哒作响。
                          人们默默站在大厅里,持枪士兵们成扇面状站列于他们身后。一双双眼睛紧盯着“大圆球”。任何隐瞒和弄虚作假都很难逃过检查团的眼睛。
                          卫克蜒吉努力想象着“大圆球”里的情形,但他想不出来。莫名其妙地,他内心竟然冒出一种反对切割的念头。不是他不想看它里面到底有什么,而是他突然觉得保留它的封闭状态可能才是人类更佳的选择。
                          它静静地躺在那里,没有事物能像它那样完美,那么神秘。
                          完美的“大圆球”永世封存,神秘也将永世流传,它将成为装载人类一切想象力和好奇心的圣器。
                          但是激光发射了。
                          “大圆球”合金的热涨冷缩率已经被计算过,被极短时间内的高温激光击中,圆球表面既不会炸开,也不会向中央塌缩。奇异的白光咝咝地把它平稳地切割。
                          球体沿着分割线轻微振动。随而温度的急剧上升,球面浮满五彩缤纷的光点。
                          “嗙”——它裂开了。
                          卫克蜒吉感到周身的血液加快了流动,极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和所有人一样,他的眼睛没有眨。
                          在科学家的遥控下,机械钩小心翼翼地将圆球的边缘摘离。
                          随着平台的转动,它的内部向他们敞开。
                          圆心出现了一只无底的黑洞,又黑又怕人。就在他们伸长脖子想要看仔细的时候,“蚕室”里灯光突然灭了。
                          人们吓了一跳,人群中发出一阵骚动。
                          “大家不要慌。”负责现场秩序的美国将军高声说。他严厉地盯着一个科学家,后者紧张地用对话机问操作室,然后结结巴巴地转向他说:
                          “里面的电路突然出现故障,受到了干扰。”
                          全球观众和在场的人们一样惊愕。整个“蚕室”里弥漫着黑暗,黑暗中的东西没有一定的界限和轮廓,只有“大圆球”静静呆在那儿,表面鬼魅般地流动着纤细隐约的美感。
                          紧接着怪事出现了。
                          一股若隐若现的紫气光雾,轻柔地自“大圆球”顶部洞口的黑暗中涌现。它袅袅升起,缓慢但坚定地沿着一个奇怪的轨迹延伸,神秘的形状在氤氲中流露出巧夺天工的幽柔细致。
                          随着半空中的形状越来越复杂和精致,洞口的光雾亮度突然增强,那里有一股强大的生命力正喷薄欲出,迸发出某种威严的意志。
                          每个人都呆住。“蚕室”里发出一种微弱而单调的响声,从扩音器里传出来,仿佛从水底传上来的鲫鱼吐泡泡的声音。
                          正揪住一个工作人员、命令其立刻找照明设施的美国将军也把手松了下来,回头目不转睛地盯着它。它是一团涌动的紫光,从洞口跳跃出来,填充着空中的轮廓线条。那是怎样的光啊!宇宙的光辉、智慧的光辉、文明的光辉和纯洁的光辉兼而有之。它飞速地交织出的一个个奇异的迷梦组成的光怪陆离、界限分明的彩带在人们各自的头脑中回旋着。
                          所有的人都怀着期望、敬畏、不安的心,目光齐刷刷地看着“蚕室”。无需再去找什么照明,它里面此刻已变得堂堂灿烂,如同天界。
                          一道道细密的光线透过防护层,落在人们的身上,落得那样轻,宛如夏日晴空落下的一缕游丝。卫克蜒吉被感动了,肩膀颤抖了一下,他脸上仿佛感到火焰的热力。“蚕室”里闪烁着色彩显得那么协调,终于,一个被紫色火焰照得通亮的物体,从神秘莫测的光彩中,随着外形的凝结而出现在了凡尘之中。
                          人们的心突突突地狂跳着,屏住气看着。
                          它竟是一个呈阶梯形的的建筑物,底座四方对称,向上逐层收缩至平台,像座塔,又像座神庙。它金光璀璨,每层边缘都刻有极其丰富的浮雕装饰,最上层的平台如同一个静谧的阁楼,外表镶有晶莹闪光的玉石片,阁楼的四周有精密设计的八个小窗口,每个窗口都环绕装饰有图案各异的浅浮雕。
                          接着,一个人形悬浮在上面。


                          IP属地:黑龙江17楼2017-12-07 17:29
                          回复
                            更新啊楼主的文笔有待提高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7-12-07 17:37
                            回复
                              2025-07-23 20:04:4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来生不做地球人》
                              https://read.douban.com/ebook/36902912/


                              IP属地:黑龙江19楼2017-12-07 18: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