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新概念京胡吧 关注:87贴子:3,427
  • 20回复贴,共1
休息是最好的治疗


1楼2017-12-05 11:03回复
    少上网
    少拉琴
    少低头
    多休息


    2楼2017-12-05 11:05
    收起回复
      2025-05-29 13:17:41
      广告
      据说放风筝对预防和缓解颈椎病有好处!不妨一试。


      IP属地:河北3楼2017-12-06 12:11
      收起回复
        经最不好吗?他痛他的症,你拉你的琴,
        在咋地咋地
        反正治也治不好,不治也自愈。
        冬季拉琴保暖唱
        避风温暖又朝阳
        公园水榭东廊道
        你拉我唱话衷肠


        4楼2017-12-09 14:06
        收起回复
          肌肉部位图解—再找不到肌肉位置,就看这个图

          上图说明:
          1.斜方肌:(怎么锻炼斜方肌?)上背及中背的表层肌肉,并根据其肌纤维走向分成上、中、下三部分。起点: 枕外隆凸,上颈线,颈韧带,第七节颈椎至第十二节胸椎的棘突。止点:上束纤维——锁骨外侧1/3及肩峰突 ,中下束纤维——肩胛棘上唇及尖端 功能上束纤维——上举及外旋肩胛骨,协助头部后仰,侧屈及旋转 中束纤维——内收(缩回)肩胛骨, 下束纤维——下压肩胛骨
          2.棘上韧带: 棘上韧带,是架在各椎骨棘突尖上的索状纤维软骨组织。起自第7颈椎棘突,止于骶中嵴。棘上韧带在颈部特别发达,构成颈部两侧肌肉之间的中膈,故称项中膈或项韧带(据近年解剖学发现,该韧带止于第3腰椎棘突者占百分之二十二,止于第4腰椎棘突者占百分之七十三,止于第5腰椎棘突者占百分之5。从未发现骶椎上韧带附着)。棘上韧带是由腰背筋膜、背阔肌、多裂肌的延伸(腱膜)部分组成。分3层,深层连接相邻2个棘突,且与棘间韧带交织在一起;中层跨越2到3个棘突;浅层跨越3到4个棘突。作用是与弓间韧带一起在棘间韧带帮助下限制脊柱过度前屈。棘上韧带与棘间韧带由脊神经后支的神经末梢分布,是极敏感的组织,一旦受到损伤,可通过脊神经后支传入中枢,引起腰痛或牵涉性下肢痛。
          3.背阔肌: 是位于胸背区下部和腰区浅层较宽大的扁肌。由胸背神经支配。血液供应主要来自胸背动脉和节段性的肋间后动脉和腰动脉的分支,可以肩胛线为 界,线的外侧由胸背动脉分支供血,线的内侧由节段性动脉供血。 起点:6-12胸肋棘突、胸腰筋膜、髂嵴和下3-4肋 。止点:肱骨结节间沟 由胸背神经支配 作用:伸展、 内收、内旋肱骨,攀爬时拉起肢体
          4.胸腰筋膜:胸腰筋膜在胸背区较为薄弱,覆子竖脊肌表面,向上续项筋膜,内侧附于胸椎棘突和棘上韧带,外侧附于肋角,向下至腰区增厚,并分为前、中、后三层。后层覆子竖脊肌后面,与 背阔肌和下后锯肌腱膜愈着,向下附于髂嵴,内侧附于腰椎棘突和棘上韧带,外侧在竖脊肌外侧缘与中层愈 合,形成竖脊肌鞘。中层位于竖脊肌与腰方肌之间,内侧附于腰椎横突 尖和横突间韧带,外侧在腰方肌外侧缘与前层愈合,形成腰方肌鞘,并作为腹横肌起始部的腱膜,向上附于第12肋下缘,向下附于髂嵴。中层上部张于第12肋与第1腰椎横突之 间的部分增厚,形成腰肋韧带,肾手术时,切断此韧带可加大第12肋的活动度,便于显露肾。前层又称腰方肌筋膜,位于腰方肌前面,内侧附于腰椎横突尖, 向下附于髂腰韧带和髂嵴后份,上部增厚形成内、外侧弓状韧带。
          5.骶结节韧带:骶结节韧带是由骶尾骨至坐骨结节之间的韧带,是构成骨盆出口后壁肛三角的重要韧带。
          上图说明:
          1.肩胛提肌:位于颈项两侧,肌肉向上部位于胸锁乳突肌深侧,下部位于斜方肌的深面,为一对带状长肌,起自上位C3.4横突的后结节,肌纤维斜向后下稍外方,止于肩胛骨上角和肩胛骨脊柱缘的上部。
          2.菱形肌:位置,位于斜方肌深层,肩胛骨内侧缘和脊柱之间,肌纤维由内上向外下斜行。起点,起于下2颈椎和上4胸椎的棘突。止点,止于肩胛骨内侧缘。功能,近固定,使肩胛骨上提、后缩和下回旋。远固定时,两侧收缩使脊柱伸。
          3.棘上韧带:棘上韧带,是架在各椎骨棘突尖上的索状纤维软骨组织。起自第7颈椎棘突,止于骶中嵴。棘上韧带在颈部特别发达,构成颈部两侧肌肉之间的中膈,故称项中膈或项韧带(据近年解剖学发现,该韧带止于第3腰椎棘突者占百分之二十二,止于第4腰椎棘突者占百分之七十三,止于第5腰椎棘突者占百分之5。从未发现骶椎上韧带附着)。棘上韧带是由腰背筋膜、背阔肌、多裂肌的延伸(腱膜)部分组成。分3层,深层连接相邻2个棘突,且与棘间韧带交织在一起;中层跨越2到3个棘突;浅层跨越3到4个棘突。作用是与弓间韧带一起在棘间韧带帮助下限制脊柱过度前屈。棘上韧带与棘间韧带由脊神经后支的神经末梢分布,是极敏感的组织,一旦受到损伤,可通过脊神经后支传入中枢,引起腰痛或牵涉性下肢痛。
          4.下后锯肌:位于背阔肌中部的深面,借腱膜起自下位两个胸椎棘突及上位两个腰椎棘突,肌纤维斜向外上方,止于下4肋骨肋角外面,作用是下拉肋骨向后,并固定肋骨,协助膈的吸气运动。受肋间神经支配。
          5.竖脊肌:竖脊肌(erector spinae)为脊柱后方的长肌,下起骶骨背面,上达枕骨后方,填于棘突与肋角之间的沟内。它以总腱起自骶骨背面、腰椎棘突、髂嵴后部和胸腰筋膜,向上分为三部:外侧为髂肋肌iliocostalis,止于肋角;中间为最长肌longissimus,止于横突及其附近肋骨;内侧为棘肌spinalis,止于棘突。各肌还有一系列副起点发出的小肌束参与:髂肋肌的副加小肌束起于髂嵴、肋角和颈椎横突;最长肌的小肌束起于骶骨、肋角和全部横突;棘肌的小肌束起于胸椎和颈椎的棘突。竖脊肌两侧同时收缩可使脊柱后伸,是维持人体直立姿势的重要结构,故又名竖躯干肌。一侧竖脊肌收缩,可使躯干向同侧侧屈。竖脊肌受全部脊神经后支支配。
          6.胸腰筋膜:同上 7.骶结节韧带:骶结节韧带是由骶尾骨至坐骨结节之间的韧带,是构成骨盆出口后壁肛三角的


          6楼2017-12-15 20:21
          回复
            东西战南北剿
            保暖
            第一条
            转战山南湖北岸
            依山近水扎营盘
            背风朝阳闲庭处
            爽霭南来眺琴弦


            7楼2017-12-19 21:06
            收起回复
              颈椎和胸椎都是向前凸出的,
              所以拉琴的姿势和平时活动站立的姿势都要符合生理弧度。
              ——挺胸 昂头
              (尽量避免驼背 低头)
              这样才会减轻疲劳,长期坚持适度姿势和拉伸练习,
              慢慢形成习惯会好些。


              8楼2018-03-16 13:03
              收起回复
                吧主,谈胡琴,怎么谈到你颈椎病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07-11 08:1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