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四川文庙,惊喜发现在三台中学内居然还幸运留了个明代的大成殿,对比四川其它文庙简直像外省的。
文庙大成殿位于三台县下东街40号三台中学校园内。始建于宋庆历(1041-1048)间,明成化四年(1468)潼川州节判黄道显重修,明末经兵燹,仅存大成殿。清代几经修复,定为潼川府文庙。乾隆五十年,知府张松荪集资培修扩建,到嘉庆二十年已有万仞宫墙、棂星门牌坊、泮池金水桥、戟门乡贤名宦堂、大成殿、东西庑、明伦堂、崇圣祠、尊经阁和附属的府学、县学、文昌宫、魁星楼等建筑。几经沧桑,现仅存大成殿和泮池金水桥,在1981年被公布为三台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成殿,坐北向南。木结构,面阔三间18米,进深三间18米,脊高14米,建筑面积324平米。殿前有孔子立像。大殿开前后门,正面三门计8扇,背面单门计4扇。角柱有侧角,各柱间砖砌,但未至檐下。重檐歇山顶,盖黄色琉璃筒瓦,无宝顶及套兽,檐口有滴水瓦当。下檐转角铺作4、柱头铺作4,补间铺作当心间用4朵、次间用1朵,山墙面当心间用3朵,前后间用1朵,共计34朵。转角铺作疏朗大方,外挑1米以上。正、背面铺作规整,为五铺作单杪单下昂,阑额上置普拍枋,下置由额,无耍头,撩檐枋置于昂上。山墙面上下额枋之间加立柱,似穿斗结构在檐下的简缩版,让柱间铺作也成“柱头铺作”。上檐铺作构造未明,见补间铺作未置栌斗,或为柱头十字开口作叉柱造。殿内为简装吊顶,梁架结构未外显。
文庙大成殿位于三台县下东街40号三台中学校园内。始建于宋庆历(1041-1048)间,明成化四年(1468)潼川州节判黄道显重修,明末经兵燹,仅存大成殿。清代几经修复,定为潼川府文庙。乾隆五十年,知府张松荪集资培修扩建,到嘉庆二十年已有万仞宫墙、棂星门牌坊、泮池金水桥、戟门乡贤名宦堂、大成殿、东西庑、明伦堂、崇圣祠、尊经阁和附属的府学、县学、文昌宫、魁星楼等建筑。几经沧桑,现仅存大成殿和泮池金水桥,在1981年被公布为三台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成殿,坐北向南。木结构,面阔三间18米,进深三间18米,脊高14米,建筑面积324平米。殿前有孔子立像。大殿开前后门,正面三门计8扇,背面单门计4扇。角柱有侧角,各柱间砖砌,但未至檐下。重檐歇山顶,盖黄色琉璃筒瓦,无宝顶及套兽,檐口有滴水瓦当。下檐转角铺作4、柱头铺作4,补间铺作当心间用4朵、次间用1朵,山墙面当心间用3朵,前后间用1朵,共计34朵。转角铺作疏朗大方,外挑1米以上。正、背面铺作规整,为五铺作单杪单下昂,阑额上置普拍枋,下置由额,无耍头,撩檐枋置于昂上。山墙面上下额枋之间加立柱,似穿斗结构在檐下的简缩版,让柱间铺作也成“柱头铺作”。上檐铺作构造未明,见补间铺作未置栌斗,或为柱头十字开口作叉柱造。殿内为简装吊顶,梁架结构未外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