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1年王石逐渐淡出万科管理到接手日常工作,郁亮的自我评价是:“我有摩羯座的认真,也有射手座的热情。我也很热衷于冒险,在本命年48岁去登珠峰,这不是一般人能干的事。”而沉着人的冒险往往是要找到新的增长点。三年前,郁亮首提“万亿大万科”,他明确提出“未来十年,万科要做到万亿大市值,其中房地产只占50%,另外50%都来自新业务。”
当时郁亮这样表达:“在万科的第四个十年,我们希望大家记住‘万亿’这个事,我们需要万亿市值。十年后,我希望万科能培养更多业务独立上市的平台,成为一个多业态上市平台的控股集团,整个平台加起来达到万亿市值。这是在万科的第31年,万科想跟股东谈的十年规划。”
可以说,郁亮是一个“战略雕琢家”,他擅长把一个战略目标雕琢到风险最低,执行效率最高,成功率最大的状态,并一步步精确地实现它。也正是有了郁亮对战略目标的雕琢和管理,在他任职万科的这些年里,万科业绩增长了40多倍,成长为世界地产行业的NO.1。这种几何倍数的增长,尽管和中国房地产高歌猛进的大环境相关,但也与他在实际运作中对目标管理的重视密不可分。
思考执行须拼
登山其实都挺容易的,就是不同阶段关注不同的事情,用不同的方法,去实现不同的目标。登山目标是珠峰,要先从5000米的四姑娘山大峰开始,然后是6200米的启孜峰,然后是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然后是8201米的卓奥友峰,直到最后冲顶,要一步一步来,每到一个新高度,都意味着距离总目标更近。
在郁亮看来,管理企业和登山道理一样,他习惯用大白话去叙述对管理的理解。他认为最好的管理是风平浪静的,甚至是枯燥的。
“管理的本质是管事,而不是管人。所谓事,就是一个目标,需要管理者带领团队一步步去实现。登山是一个需要耐心、韧性和忍耐枯燥的过程,这与企业管理所需要的心态是一样的。而从技术角度讲,我也完全是以管企业的模式来管理自己登顶的,第一步是减重,然后是腿部肌肉,登山要靠腿部,腿部肌肉主要是练屁股的力量和大腿的力量,这个力量只能靠深蹲来练,要连做500个深蹲,非常难,刚开始时根本做不到,完全是通过管理企业的流程方式,把行为分解之后进行训练。”在万科,郁亮提倡“带思考的执行力”。光想不执行不做事肯定不行,但执行要带思考力,做错事情第一个要想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不要不去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