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包饭里裹着的简单爱
生命中总会有错过,幸好我们还有回忆。——题记
这个“黄金周”天气不好,雨总是下个不停,人心里都憋着一股子沉闷。
百无聊赖翻翻朋友圈,看到有一家新开的饭店,名字取得挺亲切,叫做“牛哥家”,主打菜是我们定安仙沟的牛肉,不过最让我感兴趣的,是这家店居然有我们定安的菜包饭。就去尝尝菜包饭吧,带上妻儿出发。
沿着滨江路一路走到老铁桥,进了花卉大世界,就到“牛哥家”了。复古的木楼,随性的农家装饰,服务员是朴实的海南大姐,老板娘是一位小美女,个子不高,灵秀而内敛,微微翘起的嘴角感性地挑起一丝小小的性感,很有定安娘的韵味,一落座就给我们端来了两份定安特色点心“眼镜饼”和“蒜香饼”,一切都让人觉得很亲切,很“定安”。牛肉鲜嫩而有嚼劲,芋头梗清香而爽脆,菜品味道非常不错。老板娘端上了令人期待的菜包饭,并热情地亲手为我们包裹,介绍菜包饭的特点和吃法,本想告诉她我就是定安人可以自己来的,可是实在不忍心打断她的那一份热心和善意。
菜包饭是我们定安人一种古老的嗜好,就像南京人的鸭血粉丝,长沙人的臭豆腐,那份情结与生俱来,深入骨髓。只是我很小就离开定安在外求学,毕业后相继在广州、海口工作,后来又在海口安家了,吃菜包饭的机会就不多了。小时候大家都穷,难得吃一顿菜包饭,只有春节年初的时候会打打牙祭,那是全家总动员的一项“大工程”。一大早,妈妈会给爸爸一小叠钱,交代他买腊肠干虾鱿鱼这些肉类,临走还不忘叮嘱一句“不要跑去看人家赌钱啊”。爸爸唯唯诺诺出门后,妈妈开始煮饭准备菜包饭的主料,我和姐姐就要拎着菜篮子,去地里摘菜,油菜、藠头、芹菜、蒜苗、韭菜什么的,摘回来后,妈妈会把十几种菜料一一择好分类洗干净,滤干水分,她灵巧的双手上下翻动,配合的很有节奏,如长袖曼舞。准备做菜包饭了,妈妈开始分类把各种原料一一炒好,我和姐姐就在一旁焦急而雀跃的等待,偷吃一两块炒熟的腊肠、炸香的鱿鱼干,冷不丁被妈妈戳上一指,又战战兢兢闪到一旁,继续眼巴巴的等着,终于菜包饭做好了,妈妈把饭菜装在簸箕,端到院子里招呼大家一起吃。我和姐姐赶紧“哄拥而上”,伸手就抓,可是爸爸把手一扬,瞪着眼睛说“缺吃的吗?先去叫阿公阿婆来!”吓得我赶紧把手一缩,心里却不服地嘀咕着“就是缺吃的嘛”。等机灵的姐姐把阿公阿婆拉过来,爸爸妈妈终于恢复了慈祥的模样,我们可以开心的吃菜包饭了。一家人围聚在一起,有说有笑,双手捧着菜包饭,津津有味的吃着。在暖暖的阳光里,升腾起一种家园的温馨。后来家道变故,我独在异乡,这种场景,总是成为我梦牵魂绕挥之不去的回忆。
高中我在梅州中学上学。开学的时候,我惊喜的发现,我的同桌居然也是定安人,一句“鲁滴海南定安囔?瓦也滴定安囔!”,一下子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她叫秀梅,皮肤有点黑,像龙眼蜜的颜色,眼窝微微陷进去,显得特别大而有神,像一汪清泉透着灵气和纯真,每次和她目光相对的时候,我总觉得非常温暖和宁静,我们很快成为了好朋友,虽然在一块话不多,但是非常默契,在学习中生活上,我们会彼此支持和鼓励。那时候我们在学校食堂吃饭,男孩子食量比较大,她每次都会选择坐在我对面,然后分给我一些饭菜。一次晚饭时,她居然变戏法似的给我端出来一份菜包饭,炸得焦香的鱿鱼干、炒的冒油的腊肠片、还有各色菜蔬……“吃过这个吗,今天下午我回家妈妈给我做了菜包饭。”边说着她用油菜帮我裹起来菜包饭,几乎把肉都挑给我了。我接过来大口地吃着,没有和她说谢谢。其实我从来没对她说过谢谢,不是我不懂感恩,只是我执拗地认为,你懂我我懂你,又何须言谢?
高中毕业后,很遗憾地,我们去了不同的大学,那时候通信不发达,我们渐渐失去了联系。但是我坚信,我们一定会彼此牵挂。前几年回到海南才知道了一些她现在的消息,知道她挺好的,我也就安心了。后来我们被拉到同学群,但是我们并没有加过对方,而且,我们都有一种默契,她在我不在,我在她不在。一汪清池里扔进一块石头,一圈涟漪后,仍将归于平静,我们又何必打扰这份宁静呢?
下雨天,和菜包饭也挺配。或者说,下雨天和回忆更配哦。妻在照料儿子吃菜包饭,一边认真地听菜包饭的故事,不时回应一下。妻很贤淑,我很庆幸,在合适的时间遇见合适的她。
离开“牛哥家”的时候,雨还在下,拂在脸上,很清新的感觉。
生命中总会有错过,幸好我们还有回忆。——题记
这个“黄金周”天气不好,雨总是下个不停,人心里都憋着一股子沉闷。
百无聊赖翻翻朋友圈,看到有一家新开的饭店,名字取得挺亲切,叫做“牛哥家”,主打菜是我们定安仙沟的牛肉,不过最让我感兴趣的,是这家店居然有我们定安的菜包饭。就去尝尝菜包饭吧,带上妻儿出发。
沿着滨江路一路走到老铁桥,进了花卉大世界,就到“牛哥家”了。复古的木楼,随性的农家装饰,服务员是朴实的海南大姐,老板娘是一位小美女,个子不高,灵秀而内敛,微微翘起的嘴角感性地挑起一丝小小的性感,很有定安娘的韵味,一落座就给我们端来了两份定安特色点心“眼镜饼”和“蒜香饼”,一切都让人觉得很亲切,很“定安”。牛肉鲜嫩而有嚼劲,芋头梗清香而爽脆,菜品味道非常不错。老板娘端上了令人期待的菜包饭,并热情地亲手为我们包裹,介绍菜包饭的特点和吃法,本想告诉她我就是定安人可以自己来的,可是实在不忍心打断她的那一份热心和善意。
菜包饭是我们定安人一种古老的嗜好,就像南京人的鸭血粉丝,长沙人的臭豆腐,那份情结与生俱来,深入骨髓。只是我很小就离开定安在外求学,毕业后相继在广州、海口工作,后来又在海口安家了,吃菜包饭的机会就不多了。小时候大家都穷,难得吃一顿菜包饭,只有春节年初的时候会打打牙祭,那是全家总动员的一项“大工程”。一大早,妈妈会给爸爸一小叠钱,交代他买腊肠干虾鱿鱼这些肉类,临走还不忘叮嘱一句“不要跑去看人家赌钱啊”。爸爸唯唯诺诺出门后,妈妈开始煮饭准备菜包饭的主料,我和姐姐就要拎着菜篮子,去地里摘菜,油菜、藠头、芹菜、蒜苗、韭菜什么的,摘回来后,妈妈会把十几种菜料一一择好分类洗干净,滤干水分,她灵巧的双手上下翻动,配合的很有节奏,如长袖曼舞。准备做菜包饭了,妈妈开始分类把各种原料一一炒好,我和姐姐就在一旁焦急而雀跃的等待,偷吃一两块炒熟的腊肠、炸香的鱿鱼干,冷不丁被妈妈戳上一指,又战战兢兢闪到一旁,继续眼巴巴的等着,终于菜包饭做好了,妈妈把饭菜装在簸箕,端到院子里招呼大家一起吃。我和姐姐赶紧“哄拥而上”,伸手就抓,可是爸爸把手一扬,瞪着眼睛说“缺吃的吗?先去叫阿公阿婆来!”吓得我赶紧把手一缩,心里却不服地嘀咕着“就是缺吃的嘛”。等机灵的姐姐把阿公阿婆拉过来,爸爸妈妈终于恢复了慈祥的模样,我们可以开心的吃菜包饭了。一家人围聚在一起,有说有笑,双手捧着菜包饭,津津有味的吃着。在暖暖的阳光里,升腾起一种家园的温馨。后来家道变故,我独在异乡,这种场景,总是成为我梦牵魂绕挥之不去的回忆。
高中我在梅州中学上学。开学的时候,我惊喜的发现,我的同桌居然也是定安人,一句“鲁滴海南定安囔?瓦也滴定安囔!”,一下子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她叫秀梅,皮肤有点黑,像龙眼蜜的颜色,眼窝微微陷进去,显得特别大而有神,像一汪清泉透着灵气和纯真,每次和她目光相对的时候,我总觉得非常温暖和宁静,我们很快成为了好朋友,虽然在一块话不多,但是非常默契,在学习中生活上,我们会彼此支持和鼓励。那时候我们在学校食堂吃饭,男孩子食量比较大,她每次都会选择坐在我对面,然后分给我一些饭菜。一次晚饭时,她居然变戏法似的给我端出来一份菜包饭,炸得焦香的鱿鱼干、炒的冒油的腊肠片、还有各色菜蔬……“吃过这个吗,今天下午我回家妈妈给我做了菜包饭。”边说着她用油菜帮我裹起来菜包饭,几乎把肉都挑给我了。我接过来大口地吃着,没有和她说谢谢。其实我从来没对她说过谢谢,不是我不懂感恩,只是我执拗地认为,你懂我我懂你,又何须言谢?
高中毕业后,很遗憾地,我们去了不同的大学,那时候通信不发达,我们渐渐失去了联系。但是我坚信,我们一定会彼此牵挂。前几年回到海南才知道了一些她现在的消息,知道她挺好的,我也就安心了。后来我们被拉到同学群,但是我们并没有加过对方,而且,我们都有一种默契,她在我不在,我在她不在。一汪清池里扔进一块石头,一圈涟漪后,仍将归于平静,我们又何必打扰这份宁静呢?
下雨天,和菜包饭也挺配。或者说,下雨天和回忆更配哦。妻在照料儿子吃菜包饭,一边认真地听菜包饭的故事,不时回应一下。妻很贤淑,我很庆幸,在合适的时间遇见合适的她。
离开“牛哥家”的时候,雨还在下,拂在脸上,很清新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