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5日)上午,收藏家郭鹏向河北博物院无偿捐赠文物仪式在省博物院举行。
郭鹏是我省涞水人,原任教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现为古代艺术品鉴赏家、收藏家。2015年,郭鹏曾经向河北博物院无偿捐赠唐代白石佛首一件,使其与院内珍藏的佛身合璧,传颂出一段关注文化传承、支持遗产保护的佳话。
这次又无偿捐赠祖莹夫人郑氏墓志以及北齐长乐郡长公主高宝德墓志两件文物。对于郭鹏的爱国爱乡义举,河北博物院表示诚挚的谢意,感谢他无私的捐赠以及他对河北文博事业的大力支持。
“墓志”是指放在墓里刻有逝者生平事迹的石刻,用于赞扬死者的功业成就,表示悼念和安慰。墓志不仅具有书法艺术价值,更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南北朝时期,朝代更迭动荡纷杂,历史资料多重遗失,墓志则是最权威的史料,可解历史谜团、填补史料空白。
国人耳熟能详的《三字经》中有这么一句:“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其中的“莹”就是北魏大臣、著名文学家祖莹。《魏书》记载了祖莹 “映炭夜读”的故事。祖莹是范阳遒县(今我省涞水县)人氏,祖莹夫人“安德县君郑氏墓志”不仅佐证了祖莹其人其事,更进一步填补了祖莹及其家庭成员的史料。
北齐文宣皇帝高洋之女“长乐郡长公主”历史记载很少,而这方墓志则有详细记载,填补了历史空白,其书法“上可窥汉秦旧范,下能察隋唐习风”,对于研究我国古代书法的变迁具有参照意义。高洋的祖籍在渤海條县(今我省景县),建都邺城(今河北邯郸临漳县)。
今天郭鹏捐赠的这两方墓志都曾经流落日本,后几经辗转,最终由郭鹏收藏。郭鹏认为这两组墓志均与河北有关,理应终归故乡,决定无偿捐赠给河北博物院。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北齐文宣帝高洋墓于1987年被发现,墓葬内的壁画、陶俑等文物一直陈列于河北博物院,长乐郡长公主高宝德墓志的回归,也可称得上是“父女团聚”。
郭鹏是我省涞水人,原任教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现为古代艺术品鉴赏家、收藏家。2015年,郭鹏曾经向河北博物院无偿捐赠唐代白石佛首一件,使其与院内珍藏的佛身合璧,传颂出一段关注文化传承、支持遗产保护的佳话。
这次又无偿捐赠祖莹夫人郑氏墓志以及北齐长乐郡长公主高宝德墓志两件文物。对于郭鹏的爱国爱乡义举,河北博物院表示诚挚的谢意,感谢他无私的捐赠以及他对河北文博事业的大力支持。
“墓志”是指放在墓里刻有逝者生平事迹的石刻,用于赞扬死者的功业成就,表示悼念和安慰。墓志不仅具有书法艺术价值,更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南北朝时期,朝代更迭动荡纷杂,历史资料多重遗失,墓志则是最权威的史料,可解历史谜团、填补史料空白。
国人耳熟能详的《三字经》中有这么一句:“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其中的“莹”就是北魏大臣、著名文学家祖莹。《魏书》记载了祖莹 “映炭夜读”的故事。祖莹是范阳遒县(今我省涞水县)人氏,祖莹夫人“安德县君郑氏墓志”不仅佐证了祖莹其人其事,更进一步填补了祖莹及其家庭成员的史料。
北齐文宣皇帝高洋之女“长乐郡长公主”历史记载很少,而这方墓志则有详细记载,填补了历史空白,其书法“上可窥汉秦旧范,下能察隋唐习风”,对于研究我国古代书法的变迁具有参照意义。高洋的祖籍在渤海條县(今我省景县),建都邺城(今河北邯郸临漳县)。
今天郭鹏捐赠的这两方墓志都曾经流落日本,后几经辗转,最终由郭鹏收藏。郭鹏认为这两组墓志均与河北有关,理应终归故乡,决定无偿捐赠给河北博物院。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北齐文宣帝高洋墓于1987年被发现,墓葬内的壁画、陶俑等文物一直陈列于河北博物院,长乐郡长公主高宝德墓志的回归,也可称得上是“父女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