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吧 关注:4,870贴子:117,278
  • 0回复贴,共1

蓝靛文开-感受深山瑶寨染布文化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瑶族是一个爱美的民族,倾心于美的服饰的创造,用缤纷的色彩让生活如诗一般美。而今仍然通过自给自足、完全手工制作的民族估计就是瑶族了。纺线+染布+缝制衣服模式在而今经济社会下已经绝无仅有了,而在人口不到九千余人的元阳瑶寨里至今仍然保留着染布的文化 。




伴着早晨那惺忪的阳光准备上山去采摘靛叶了

背上背篓,小宝宝也要和外婆去采摘蓝靛靛叶

早晨白露未干,不畏艰险,狭窄的小路却是瑶家人踏遍山水去采摘靛叶的必经之路,树林里的鸟鸣声却是儿时我们的同伴,叽叽喳喳的乐谱断断续续

一家人爬山涉水,因为蓝靛一般都是林下种植经济作物,所以要到很远的地方去采摘,妈妈说那时我还小,她背上背着蓝靛,前面还挂着我就这样一背背的采摘回来,路上遇到洪水,我直哇哇的哭,她只好将靛叶藏在树林里,带我绕道回家,甚是辛苦。

在瑶寨里,几乎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染缸, 这套古老的手艺主要由瑶族妇女来完成,种植蓝靛、纺纱、织布、染布花费了瑶族妇女们大量的时间,也是妇女们一生中最重要的生活技能。 没有自己文字的瑶族人,通过言传身教,使得这一套古老传统的蓝靛靛染工艺在不断重复和岁月的轮回中保留下来,并流传了数千年。

瑶族衣服历来以黑色为主色,红色为辅。在瑶家,要想得知那个女人的地位和是否勤劳看两点:一看衣服布料是否黑亮;二看衣服上的绣花是否工整有序。所以身为一个瑶家人,不仅要勤劳,还要将自己的衣布染到黑亮,这才算是“有颜面”。只要您进瑶寨里,看到一个身穿泛蓝布料的男子或妇女,那你就可以毫不犹豫地得知她的家底和勤劳与否了。
一靛叶的生存环境和日常应用

蓝靛是一种天然的草本植物,染料,每年春季,开始栽种蓝草,7-8月份收割。元阳本是个扶贫攻坚重症县,借助国家扶贫攻坚项目,也把瑶族的蓝靛也就是书名用语“板蓝根”大面积种植,而今走进元阳满山遍野比比皆是。到了夏天,满山的蓝靛花开在草果丛下,扑鼻而来的香味让你沉醉其中。而目前仍然使用蓝靛浸染成自己所穿的衣服布料估计也仅有元阳瑶族了,瑶族妇女用蓝靛来染布,并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自己的制靛工艺,伴随经济社会的冲击,很多蓝靛瑶都采用了外购的黑布做瑶族衣裳,但我们元阳瑶族仍然将自家染的布视为上等的布料。结婚、男子度戒都是穿自家染的布料,很多外来人表示不解为何元阳的瑶族仍然在延续这样的传统民风,现在的社会谁还会稀罕这种会浸染身上、又笨重的布料呢?但我却骄傲的告诉你:元阳瑶族在保护自染自足传统文化的根,我们不能将之遗弃并中断它的延续。它不会因为外界的歧视而一蹶不起,靛蓝染色的衣服是抵御疾病或是疮毒的最好保健服,我们也会一直传承下去。


蓝靛的种植很有讲究 要选择种植的那块地必须要有最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水源。栽种蓝草后,至七八月间则可收割。蓝靛的生成全景
二、先将靛叶采摘回来放置靛缸里面

将靛叶和水泡至靛缸里4-5天

用固定的架子将靛叶完全浸泡在水里,以便发酵
待靛叶完全腐烂,加上生石灰进行打捞产生很多泡沫,其实这个过程是最容易染手的,专业的瑶家妇女在打捞过程中能辨别是否打靛成功,一试便知。




打捞结束后,将蓝靛水放入靛池中

慢慢的使其沉淀
三、经发酵打捞成水状的靛汁沉淀形成靛泥


靛泥的形成过程


一个星期之后到靛池里用舀将沉淀下来的靛汁放进袋子里,一两天过后再进行取走,便形成了蓝靛用的染布原料——蓝靛。这也就是蓝靛瑶的由来,更是蓝靛瑶的根。

白布要进行加工才能成为土布





























(部分图片:邓飞提供,文:子曦),如果你也喜欢,欢迎微信搜索:“元阳瑶族”,或有好的题材可以加小编的微信:denghui6045


1楼2017-11-22 17:2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