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校对《战争事典009》臼井城之战描述的错误

《战争事典009》对臼井城之战所描述的错误,一共有以下几点
一、臼井城原城主臼井久胤在永禄四年以后消失
按:此说有误,根据《下总国旧事考》、《成田名所图绘》、《总叶概录》,臼井久胤在永禄九年跟随上杉辉虎参与了臼井城之战,也在上杉军队伍中,不能说从历史舞台消失。
二、上杉辉虎为了救援里见义尧而南下攻打臼井城
按:这一观点实际上是战记物的旧说,秉持这一观点的主要是《关侍传记》、《关八州古战录》,在战前就已经被明治时代的史家否定。深层次上,这涉及到臼井城之战的动机。根据《战国遗文房总遗文》,是由于上总土气城城主酒井胤治受到北条氏政、下总臼井城城主原胤贞、上总东金城城主酒井胤敏联手攻击,为此写信请求辉虎越山解围,之后才引发了下总臼井城之战,并不是为了救援里见义尧。第二次国府台之战发生在两年之前,里见在这个时候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在臼井城之战的时候还派出了五百骑协助上杉军作战。上杉辉虎为救援酒井胤治而发起下总臼井城之战,是现在的通说,市村高男和今福匡都持这一说法。无论如何,都决对不是为了救援里见才出兵的。
三、上杉军共动用一万五千人的军势
按:没有任何史料明确记录上杉军在臼井城之战中动用了一万五千人。此次臼井城之战,越后上杉军本军兵力,根据《镰仓九代后记》、《管领记》的记录是八千人;而辉虎这次还动用了关东味方国众,依据《房总遗文》所收永禄九年初倾的关东军役帐推算,关东各路国众出动二千五百余人。这份军役帐,富田胜治的《羽生城与木户氏》,是作为臼井城之战的动员名单,因此完全是可以信用的。依据这份名单的数字,和越后的上杉本军相加,整个上杉联军的数目在一万余,并没有一万五千人。
四、臼井城守军有二千人
按:事实上没有任何文字史料记录臼井城在城众的具体兵力。这一数字的来源,实际上应该是出自《北条家人数觉书》中,记录了臼井城一共有二千骑。但要注意,这份觉书是北条氏直时代的记录,并不是永禄九年时期的。而且《关八州诸城觉书》也同样是北条氏直时期的,却说臼井城内的兵力一共有二千五百骑,又比《北条家人数觉书》说的要多了,兵力也不稳定。所以臼井城之战时,臼井城的具体兵力,根本无法得知,只能做出一个模糊的推测,认为在一、二千人之间,但无法给出具体的数字。
五、千叶胤富没有向臼井城派出援军
按:这一说法也是错误的,事实上千叶胤富分两个批次向臼井城派出了援兵。第一批援兵将领是椎津次郎、椎名兵库,第二批援军是千叶胤富自己亲自出马。从实际的地图绘测也可以明显看出,臼井城距本佐仓城非常近,打下臼井城,离千叶氏的本据本佐仓城也就不远了,基于唇亡齿寒的基本思路,千叶胤富根本不会不坐视不管。
六、北条没有多余的兵力救援臼井城,只派了松田康乡的一百五十骑
按:此说益误。事实上北条派出了两批次援兵,第一批次是伊豆河津城城主荫山新四郎,第二批次是北条氏康、北条氏政父子原定计划的亲自出马,兵力达到一万人。只是还没有出发,上杉军就已经败走了。至于松田康乡,则是自发救援的,并不是被北条家派遣的。松田康乡的兵力有一百五十骑和八百骑两种说法,不一定就是一百五十骑的说法正确。
七、上杉军在三月二十日向臼井城发起攻击
按:此说有误,早在三月九日,上杉军就开始对臼井城发起了进攻。上野馆林城城主长尾景长在三月二十日当天写下的书信,也提到上杉军昼夜不停攻城,说明臼井城早在此前就已经开打,并不是直到三月二十日才打的。
八、上杉辉虎在臼井城之战使用了车悬阵
按:此说完全属于作者虚构,没有任何文字史料记载此说。以臼井城这种狭窄的地形,也根本不可能自如地施展车悬阵。这是作者为了文章精彩,自己添加上去的内容。
九、上杉军在三月二十六日发起总攻击
按:此说有误,事实上上杉军发起总攻击是在三月二十三日,但是大败,付出死伤五千人的代价,房总里见众、上总土气城城主酒井胤治率先跑路。两天后的二十五日,上杉辉虎主力也跑路败退。二十六日的时候,臼井城主战场早就是人去楼空了。已经被打残的上杉军,二十五日就已经全部跑路了。
十、上杉辉虎对海野隼人说:“行动失败,后悔一千次也没有用”
按:此说存在误译的情况,原文出自《武家事纪》等战记物,原话是海野隼人对上杉辉虎说的,而且表达的也不是这个意思。海野隼人对上杉辉虎表达的意思是:“今天是千晦日,一个不吉利的日子,不要在今天贸然开战”,并不是说后悔一千次也没有用的意思。
十一、上杉军在三月二十七日再次对臼井城发起进攻
按:此说益误。上杉军早在三月二十五日就全体跑路,上文已辩。
十二、上杉军先锋长尾显长进攻到臼井城大手门之下
按:此说有误。长尾显长出生于1556年,在臼井城之战的1566年才10岁,怎么可能充当先锋?这一说法实际上来源于战记物《关八州古战录》,错得非常离谱。按照《战国遗文·房总遗文》所说长尾景长文书,当时的上野馆林城城主还是长尾景长,并不是长尾显长,实际上随从上杉辉虎参与臼井城之战的是景长而非显长。
十三、白井胤治命令推倒臼井城城门,压死众多上杉军士卒
按:此说有误。按照诸战记物,都只是说山崖自动崩裂,或者土墙崩裂,或者后山崩塌,没有一句话提到是白井胤治的诱敌之计。按照文字记录,就是一个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并不是有意的人为行动。
十四、北条氏康写信给武田信玄,夸耀臼井城之战的胜利
按:北条氏康并没有写信,写信的是北条氏政,详见《战国遗文·房总遗文》。
十五、《谦信公年谱》承认上杉谦信在臼井城之战大败
按:此说大误。事实上,年谱颠倒是非,说原胤贞的家主千叶氏向辉虎求和,辉虎于是解围而去。《谦信公御年谱》虽然没有回避臼井城之战,但是记录内容完全是春秋笔法,在玩弄文字游戏。说臼井城城主原胤贞的家主本佐仓城城主千叶氏,频频通过常陆片野城城主太田资正作为中间人,向上杉辉虎说情求和。最后使得快要攻下臼井城的上杉辉虎放弃了对臼井城的攻打,回兵上野厩桥城……
十六、臼井城之战的同时,上杉辉虎命令北条高广攻打上野和田城但是也失败
按:此说大误。北条高广实际上是参与了此次臼井城之战,分身乏术。而所谓的和田城之战攻略失败,是两年前的永禄七年三月,也是上杉辉虎亲自带队,但是最终惨败,并不是北条高广的锅。
十七、原胤贞写信向北条、千叶求援
按:此说有误。这一说法没有任何证据。按照战记物记录,原胤贞是向就近的下总本佐仓城城主千叶胤富、大和田城城主松田康乡告急,但没有说写信,也没提到主动向北条告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