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湖新区开放后,是否可以开辟垂钓区一事后,很多市民通过热线电话 96709或者在网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对大明湖有条件开放垂钓提出了很多建议。
钓友
热盼明湖垂钓生活
钓友张先生通过本报热线96709建议,最好能开放垂钓。他说:“平时就是喜欢钓鱼的心情,但是现在钓鱼的地方都太远,周末开车出去钓一趟鱼,至少得花二三百元。家门口就有很大的湖,却不能钓,谁也不愿半夜三更去偷钓。保安巡逻到半夜,也挺辛苦,划出个垂钓区,问题不就解决了?”
市民张欣说,他从农村老家到省城工作,已有二十多年时间。故乡的印象已忘记了大半,只有头顶草帽、独钓河边的景象记忆犹新。他认为,城市生活不应该是灰色的马路、枯燥的工作和单调的娱乐,修身、养性、长智、娱乐、环保的钓鱼活动应该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钓鱼爱好者、济南府钓鱼网负责人王永利则针对开放垂钓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他认为济南钓鱼爱好者众多,现在大明湖管理人员昼夜巡查,仍然管不过来,不如在小东湖开辟垂钓区。钓鱼的人交费办卡,管理人员把这些钱用于购买鱼苗定期投放,补充湖里的鱼,维持生态平衡。制定一个垂钓公约,如多大的鱼允许带走,小鱼必须放生,规定好休渔期,禁止抛竿、网鱼、叉鱼、电鱼等。
管理者
目前禁钓是为了生态和安全
大明湖新区开放后,为何将钓鱼列入十大禁止行为?大明湖管理处的负责人表示,主要是考虑生态环保和安全问题。如果允许市民在开放区域钓鱼,湖岸势必出现成群结队的钓鱼人,就像以前的百花洲一样,高峰时段四周足有百人,钓竿林立。新区水岸没有设置任何防护措施以方便市民亲水,钓鱼者扎堆水边,难免发生意外。
专家赞成开放,建议管好
省钓鱼协会秘书长王先生表示,钓鱼也是全民健身运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济南市经常参加钓鱼比赛、拥有专业渔具的人,保守说在1万人以上,业余钓鱼爱好者更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但是济南市周边1小时车程以内的垂钓场所屈指可数。城区特别是北方城市开放一片水域,供市民和钓鱼爱好者休闲放松,就近垂钓、亲水,无疑是一件惠民的好事,对提升城市形象也很有利。当然,划出垂钓区也要管理好,如果不限制,众多钓友完全可以把湖里的鱼钓光。开放垂钓就要考虑定期投放鱼苗等问题。但这可以和钓鱼协会一起规范起来。
市民原声再现
明湖新区能否开辟垂钓区的报道见报后,可以说一石激起千层浪,大量市民、网友纷纷提出一己之见。支持、反对者都不少,现摘录部分如下:
赞成
市民张先生:很多大城市专门兴建了人工湖并投放鱼,让人们休闲垂钓,营造自然文明景观。试想,华灯初上,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有一湾碧水,绿树婆娑,清风荡漾,映照着三五个钓鱼者……多环保、和谐。这样也可以显示济南的开放与包容。
市民孙先生:钓鱼本来就是一项非常健康的业余活动,大明湖禁止钓鱼照样有人偷钓。相关部门要制定一系列措施,引导大家健康钓鱼,对钓鱼的人收取一定的费用,大部分钓鱼爱好者还是可以接受的,毕竟到郊外去钓鱼实在太远了。
市民路先生:支持大明湖对钓鱼人开放,盼望济南市有自己的公众钓场,像武汉东湖,杭州西湖都有对外开放的垂钓区,为什么大明湖就不行呢?去钓鱼的都是为了休闲,没听说谁买不起鱼了跑大明湖去钓鱼吃的。
网友三断:支持划分垂钓区域。想必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现在钓鱼人有几个是为了鱼而钓?钓心情!
反对
市民陈先生:我不赞成。一旦开设垂钓区,势必造成人为的大量生活垃圾和安全隐患; 网友小市民:在开放的大明湖选个水面开放钓鱼,试想一下,要挤进多少人去?现在有钱有闲的人就是多啊,岸边要搭双层三层的钓台,每天要用大车往里头放鱼。密密匝匝的钓鱼人是一个景儿,绝对不会是风景。为争块地儿再打闹起来,更是不雅。
市民张女士:大明湖新区没有护栏,特别是老人,为了安全不要去钓鱼。万一鱼没钓到,自己落水就麻烦了。开放了,去湖边玩耍的小孩就更多了,安全还是个主要问题。
匿名市民:大明湖经过改造后的确变得很漂亮,但是个别钓鱼的人素质不高,开放垂钓管理不好会影响大明湖形象。
杭州:西湖开设了垂钓区
从2005年开始,每到3月至10月,杭州西湖苏堤开设垂钓区域,约有110个钓位。市民可到杭州市钓鱼协会申请会员资格,参加垂钓活动,禁止垂钓花鲢、白鲢等净化水质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