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小说吧 关注:284,448贴子:2,073,426

【文】借《蠢物》12卷小谈【(作者)代人解说】这一神奇笔法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给美羽。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7-11-18 10:45回复
    注:
    本帖存在《我的青春恋爱喜剧果然有问题》12卷的部分剧透,
    请尚未阅读本书且不希望被剧透的朋友们切勿阅读本帖。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7-11-18 10:53
    回复
      前言:
      春喜12卷在经历4月的跳票后终于于9月20日正式发行。
      近来,本卷的翻译工作也在轻国翻译组的努力下宣告完成。
      近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翻译争议问题也暂且告一段落。
      吧内对12卷的议论声也渐渐浮起。
      人们似乎都很兴奋,
      因为苦苦等待了接近3年的小说终于迎来了全新的一卷。
      由比滨最后的泪水似乎也煽动了不少吧友们的情绪,【心疼团子】的声音顿时响成一片。
      几位朋友也相继发表了一些文章,表达了自己对12卷的一些探究与对即将到来的13、14卷的展望。
      充满希冀自然是好事,也没有什么比乐观的态度要更好了。
      不过实话终究是要说,
      这一卷对我们这些为数不多的老读者而言,其质量我不敢言【不堪入目】,但至少是【突破了我们的接受底线】的。
      分析组的各位如今情绪低落,思考的力量也尽失,几乎已没有力气去和情绪激昂的吧友们进行什么讨论。
      分析爱好者中我是唯一的一个团蜜(相较于雪乃公主更喜爱由比滨),
      (当然【团蜜(说白了算是厨)】不等于【团党】,
      因为————
      1、我不站八团,2、我对雪乃的评价是最高的,就像我的老友雪厨战斗机纸箱对由比滨的评价也是最高的一样)
      既然我不站八团(我非常看好八雪),只是希望一直注视着由比滨,
      那么,既然这一卷由比滨占据了大量的戏份(超越雪乃),
      我难道不应该为此而高兴吗?
      答案是,
      我超级悲伤。
      为什么?
      这一卷综合素质之落魄暂且不言(之后也会写)。
      单单论我最喜欢的几个人物(除了雪乃可能还好)在这一卷的处理与安排的问题,
      对我而言真可谓是致命般的打击。
      话不多说,咱们开始进入正题吧。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7-11-18 11:08
      回复
        引:
        在开始批判12卷前,请先允许我对春喜的前11卷进行一番小谈。
        这本书也算是我个人的挚爱了,
        对它的各种分析解读、批评与反思也一直都在进行。
        不少小男生似将这本书奉为圣经般的追捧、将书中所提及的各类概念进行强行延伸(最常见的莫过于【真物】),对书本情节、人物人格(主要是针对主人公八幡君的内心世界)各种夸大其词与盲目膜拜。
        【春学家】这一词汇便因此而生。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7-11-18 11:22
        回复
          撇开这些现象不谈,
          春喜这本书究竟如何呢?
          我认为其综合素质还是相当不错的。
          作为一部成功的商业作,它拥有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这使得优秀的阅读者足以进行系统性的分析);
          作为一本面向大众的小说,它于表象上也做到了一定程度的【反套路】,凭借此而得以吸引大批读者的眼球;
          (当然,只是表象,春喜本质上还是一本套路化的恋爱小说,其真正意义上的【反套路角色】并不多。
          可爱的雪乃小姐算是本书绽放的最为盛烈灿烂的一朵惊艳之花,但她实际上还是一个套路女主(语出自最优秀的雪厨分析者纸箱)。
          由比滨则算得上为数不多的一个反套路女主(语出自同一人),
          这一点于绝大多数读者而言是比较难以看出的,因为作者的确将(由比滨)这一人物的种种挖掘价值与思考意义隐藏的比较深刻)
          一般读者的通常认知反而是——
          八雪是【反套路角色】,由比滨是【套路角色】,这样。)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7-11-18 11:35
          回复
            将由比滨套路化(在这里更准确的用词应当是【平庸化】)的理解方向大致有两个:
            一是趋向于将她定义为【头脑简单,看不清形势】的角色,(即对其人物价值的贬低)
            二是趋向于将她定义为【大杀四方,无所不知】的角色。(即团吹)
            以上两者都是十分常见的,
            因为,
            读者在看待一个小说角色时,最常见的一种现象便是【单一化趋向】。(对人物的理解比较单一化,缺乏立体认知,忽视人物的丰满性)
            【既定(固有)思维】与【双标思维】本就是几乎无法摆脱的事情,
            更何况读者还拥有着属于自己的主观偏好与情感趋向,
            因而对角色的认知趋于片面本就是难以避免的。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7-11-18 11:45
            回复
              之所以在引言部分谈及由比滨这一角色,
              是因为本文 接下来的重点批驳dui象(即十二卷)的核心问题之一,其直观外显正集中体现在这一人物(以及八幡、阳乃姐姐等)身上。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28楼2017-11-18 12:09
              回复
                因春吧分析人士的核心人物(即jaybill1)的暂离,
                我在近几个月致力于整合过去春吧的优质分析,
                并由自己将围绕着雪乃的所有主要人物的基础分析都完整进行一遍。
                (八幡、叶山君、阳乃姐姐与由比滨)
                原本是准备替jay铺路,让她得以在回归时完成一个最好的雪乃分析。
                两个主要分析链接在这里:
                (有兴趣的话欢迎朋友们回顾一下春喜的基础理解,
                私以为,春喜主要的解读问题都是基础理解层面的,
                在延伸理解上下太多文章易使偏离原作本身,导致对该作品的过度吹捧)
                http://tieba.baidu.com/p/5359902212
                (叶、阳、八)
                http://tieba.baidu.com/p/5321006378
                (由比滨、八幡)
                后者是于12卷推出前(即9月20日之前)做的最后一次11卷分析,也算的上半个预测贴,
                里面奶了由比滨姑娘两个地方都中了,
                所以春吧许多朋友不明白为什么渡航12卷所写的关键位置貌似明明是符合我过去认知的,我还会如此绝望的原因。
                这些就到接下来的正文部分去谈吧。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31楼2017-11-18 12:11
                回复
                  引言的最后,
                  我想谈谈个人对《春喜》(准确说...是过去的春喜了)这本书最欣赏的地方。
                  除行文风格、故事节奏、人物塑造之外,
                  私以为春喜在轻小说的文学性上做的最好的莫过于它的“善于营造氛围”
                  这个【氛围的营造】,
                  主要是由其人物心境与环境渲染的一体交融来完成的。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32楼2017-11-18 12:18
                  回复
                    9、11卷在该方面同样做的十分出彩。
                    这里暂且以八卷为例。
                    八卷向来是为人称道的一卷,
                    其给予读者一种极佳的观赏体验,
                    为什么呢?
                    其实,八卷就其晦涩程度而言是丝毫不亚于九卷的,相比11卷也差不了多少,
                    但是,
                    八卷的三人所展现出的是一种【虽然不说,却努力在做(尝试)】的趋向,
                    于八卷往后的位置,
                    雪乃言自己【什么都没有做】(九卷)【到头来...我做的才是最少的呢...】(10.5卷),实指自己因害怕失败而不去彻底地将做法真正落实、坚持到底;自己的行动支柱是他人的表面认可,其做法的实质意义由他人所赋予。
                    由比滨言自己【从未尽力去支持,也没有极力去阻止】(10.5卷),本质上指自己因欲求的【不纯粹】(即【全都想要】)而无法坚定其做法的明确方向,也无法展现出其做法的独立实效性。
                    而事实上,八卷的三人,在客观上看,
                    他们各自拥有着属于自己的所思所想、心之所盼,
                    他们每一位的细腻心思、苦痛纠缠、矛盾心结、深切顾虑、炽烈情感、压抑之哀,全由他们的一系列言行而透出。
                    在结尾苍白无力的悲憾之感下,给予读者的内心一种强烈的触动感与冲击感,在读者的心谷间留一下一阵空寂的回响。
                    八卷与9卷、11卷两卷质的区别就在于——
                    9、11卷不是【不说】而是【欲言又止】/【说了,却不说明白,不说完整】,
                    这两卷都是信息量巨大的两个位置,
                    而11卷在【不说人话】上做得更加彻底,直接是通篇留以晦涩的文字,给读者一种【关键信息有所传达,但却不够清楚明确,也不够完整彻底,完全只能由自己去想】的感觉。
                    (即【浩瀚之莲】前辈(春喜的轻国老翻译)所言【我都写了啊,你快去猜啊】)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33楼2017-11-18 12:21
                    收起回复
                      渲染手法运用之巧妙,是八九两卷所共同具备的一大特质,
                      也是九卷虽艰涩难懂却仍能做到感人至深的一大重要缘由(九卷的其他优势在后文还会再提)。
                      八卷通篇,其基调明确且饱满,
                      但这并非是真正的重点,
                      最重要的在于,八卷完美的展示出了一个美丽的矛盾——
                      这演奏得酣畅尽致的主旋律竟是【空虚感】——
                      是的,是由【虚幻】所砌成的【充实】,由【空洞】所集成的【饱满】;
                      这实在称得上是一个很优秀的矛盾。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34楼2017-11-18 12:23
                      回复
                        这也是我要以八卷作为赞美对象的原因。
                        晚秋的夕阳,孤独的残照,无法触及内心的暖意,空无且苍白的温度,
                        使读者情不自禁的陷入一种郁郁感伤的心境。
                        这些恰到好处的环境设置,景物描绘,是令人不得不赞美的殇情之笔。
                        【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先生所言的内涵,在此得到了尽致的诠释,
                        在情景交融上近乎达到浑然一体的程度,在感性上的确是如此,八卷多展现出的画面,其整体的协调感实在是达到了极致。
                        将苍茫之景与主人公奋力奔波空乏疲惫的身影融为一幕,
                        本卷的色调便由此而定格。
                        时间就在这样静静的流淌着,日复一日的不变之景,欲求改变却无力奋起,渴望呐喊,灵魂却被萧瑟的寒风锁入凄清的深秋之中;
                        一路喘息着、奔跑着,终却一无所获,一些重要之物却于无形的秋色中悄然失去;
                        徒留下一间已然失去茶香与温情的空虚部室;
                        咬牙拼搏,奋力求索,却无力回天,终陷于难以挣脱的无尽漩涡中无法自拔。
                        空虚、落寞、焦虑、忧愁、伤怀、决意、失望、悔意......——
                        八卷几乎从未将这些词汇直接表露于八幡的独白之中,也很少直接明示于雪团二人的言语之上,(由比滨夕阳下的宣言是个高潮)
                        但这一苦痛、挣扎、解脱不能的一系列心路,无不于字里行间中得到淋漓尽致地体现。早已于超越文本之外的界域里将这些情感传递给了读者。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35楼2017-11-18 12:25
                        回复
                          八卷的成功还在于它与九卷的完美衔接,
                          但其终究还是离不开【氛围营造】(【人物心境的描绘】与【外界环境的渲染】的融合)的这一优势。
                          虽然九卷的【不说人话】,可能会造成读者的理解障碍,
                          但其在渲染上,相较于8卷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以至于——正如由比滨所言【即便不懂也没关系】,
                          即便不完全明白,人物内心的深刻情感依旧着实的传达到了读者心中,我们依旧能够为此而触动不已。(尤其是八幡对雪乃的浓浓深情,九卷可谓是八雪的天堂)
                          从7卷末一直持续到8卷初的【压抑】;
                          到8卷全程所显露出的【虚幻】;
                          几经周折走向8卷末的【空漠】与【凄清】;
                          接着到达9卷前期的【沉郁】与【凄迷】;
                          经一番痛苦与挣扎迎来中期的【炽烈】与【爆发】;
                          直到最终追回了【温馨】与【平和】。在【沉静】之余,仍不忘保持书本一贯的深沉与朦胧。
                          至于这个【朦胧的美感】,
                          其最好的体现是在11卷,
                          这自然是因为11卷的语言最为晦涩,
                          但同样也与11卷极为漂亮的渲染密不可分,
                          11卷将【迷惘】、【温馨】与【焦虑】三者在同一时间点同台公演。这种别致的美感也是其他任何一卷所不能及的。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39楼2017-11-18 12:46
                          回复
                            说了这么多,
                            我想表达什么呢?
                            春喜的每一卷(包括7卷以前的篇目)都拥有其醒目且触人心弦的色调与整体氛围。
                            而12卷读下来,
                            大家觉得有吗?
                            12卷的基调,是什么?
                            在哪里呢?
                            恕我才疏学浅,实在是看不出来。
                            有人认为12卷是铺垫一卷,因此在各方面都情有可原。
                            这是不对的,
                            铺垫篇目可以作为将情节核心冲突延后的正当理由,
                            但并不能成为整体素质低迷的借口。
                            有人言五卷也是铺垫一卷,
                            12卷与5卷的贫乏程度差不多。
                            这种说法是对5卷的亵渎,
                            我们不妨借以下原文来看看五卷的行文水准:
                            {如果仅仅根据日历所示,那么夏季行将结束。
                            迎来暑假的最后一天,明天就要开始上学。虽然蜩蝉吱吱地鸣叫,但暑气仍然残留着,似乎还要花费些时间才会产生秋意。
                            (注:蜩蝉,茅蜩,就是寒蝉鸣泣之时的寒蝉,主要活动季节在秋天)
                            八月最后的太阳逐渐西沉。我一边沐浴着夕阳,一边进行着明天开始上学的准备。
                            把这份在之前已经写好的作业放进书包。
                            在这份作业中,混有小町的自由研究。好像为了上交而一起打印好了。
                            啪啦啪啦地重读这份总结了焰色反应的报告。
                            为烟火添加色彩是由于焰色反应。
                            只要在火焰中放入金属或盐,就能表现出各元素特有的颜色。苍白色的火焰也会根据接触到的元素而改变外观。
                            没想到,人类也与之类似。
                            人与人一旦关联,便会产生某些反应。
                            反应色有多种多样。即使是一个人的人品,那反应也会随着接触的人的改变而改变。好像五彩斑斓的烟火一般,导出迥然不同的颜色。
                            比如,川崎沙希说——跟她难以接近。
                            由于不让周围人靠近,即使跟同种类的人也无法要好相处,不干涉对于她们来说就是最好的交流也未可知。
                            或者,川崎大志看见她,评价道——美丽,而且可怕。
                            只论表面的话没有比这更贴切的表达了。在远处旁观到的她正如冰海绝壁一般君临着。
                            还有,材木座义辉与她相对,断定她——因为太过正直而不惜受伤。
                            这话如果只把一部分分割出来可以说是正中靶心。然而,我认为,这并非惜与不惜这种意志上的问题,恐怕是不知道其他的方法吧。
                            接着,户冢彩加接近她,称她是——认真正派的人。
                            确实她是这样的人。有时会过度地,忠实于原理原则。最为遵循她心中的正义。
                            其他方面,比企谷小町与她接触,总感觉她很寂寞。
                            独自生活下去的一方,和留下来的另一方都怀有一抹寂寞地生活着。当然,这只是旁观者的感伤。她的本心谁都不懂,恐怕也包括她自己。
                            换个角度,平冢静一直在关注着她,相信她温柔而且往往是正确的。
                            因为世界不温柔也不正确,想必生活得很艰难吧——还这么说过,诚然所有将她包围的环境对她而言都可能化为累赘。能称为唯一的救赎的不就是[朋友]这个存在吗。尽管这样,她却数十倍,错,是数百倍地为[朋友]这一存在所折磨吧。
                            然而,雪之下阳乃与她一起生活,嘲笑她微不足道。
                            不断追赶自己,因此不断败北。没有被选择,可怜又可爱的妹妹,她带着残酷的笑容这么说道。我不知道是被什么选择。朋友吗,家庭吗,亲人吗,或者是命运吗。不论哪一方面,对她抱有可怜这种感情的就只有作为强者的雪之下阳乃吧。我没来没有这么想过。
                            但是,由比滨结衣与她相伴至今,高喊道喜欢她。
                            没有半句修饰,即使稚拙而愚直的恸哭,除此之外我不知道哪里还有这么美丽的表白。然而,连由比滨都感觉到她心中的隔阂。但即使这样,她仍然祈愿道想要更加接近。并且就算借我这种人之手,依然强烈地希望成为助力。
                            那么,比企谷八幡呢。
                            我并不是一无所见吧。
                            她的行动与她走到这步的心理,确实已经不由得理解了。但是,这不能和理解她的感情画上等号。
                            因为只是环境与立场类似,可以由此类推,只不过是偶尔取得近似值罢了。
                            人总是只看自己想看的。
                            我觉得在她身上找出了某些相似之处。
                            贯彻孤高,贯彻自己的正义,绝不哀叹不为人理解,也放弃了去理解。那种完美超人属性是我没有掌握,而她确实拥有的东西。
                            我……不想了解更多。
                            我见到的雪之下雪乃。
                            总是美丽,诚实,不说谎,动辄连多余的话都敢爽快地说出来。无所依靠却依然屹立不倒。
                            那身姿。如同幽冷的青蓝色火焰一样美丽,虚幻到令人悲伤的身姿。
                            对这样的雪之下雪乃。
                            我一定,是憧憬的。}
                            这般内心独白的描绘水准,
                            已将人物的心路写到波澜动态、【情景一体化】的程度。(这一点显而易见)
                            而在12卷末八幡苍白而生硬的自我批判独白中,我是完全看不到这种水平的再现的。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45楼2017-11-18 13:17
                            回复
                              插:
                              一口气码了很多字,
                              这篇文的质量是必然完全比不上过去心态平和时写的分析文了...很抱歉...
                              手指也有些累了,暂且休息一下,
                              正文部分已经正式写到了,今天之内一定速速写完。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46楼2017-11-18 13: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