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简述一下中国民族的简史,大家可以看看我们民族的血统大约是什么样的。
顺便说一下,最近我的业余时间就在研究这个东东,我对中国民族的来源比较感兴趣,谁要是也有这方面的兴趣,本人希望能够讨教。
以下文章为本人原创:
转入正题:
上古时期·三皇五帝
三皇为女娲、伏羲、神农,但是说法并不确定。三皇时期为从原始人到黄帝时代为止,黄帝登基日据说大约为公元前二千七百年。五帝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说法也不确定。五帝时期为从黄帝开始到夏朝建立之前,传说夏朝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建立。
传说在上古时期,中国大地上生活着许多部族,到了黄帝时代,中国的几大部族的大概情况是:
一, 西戎诸族,这个种族为黄种人,但怀疑有一些白种人的血统,操汉藏语系的某种语言。他们是游牧民族,善于骑马,主要分布在今中国西部的陕西、甘肃等地,有些顺黄河而下渗透到山西、河南、河北一带。他们多以兽类以及蛇或鳄鱼等为图腾,但是鲜有以鸟类为图腾者。由于主要分布在中原西部因此被称为西戎;
二, 东夷诸族,这个种族的肤色和语言已经无法确认,但是,可以推测他们也操汉藏语系的某种语言,我在后面会说明。他们是农耕和渔猎民族,善于射箭(从其夷字的构成『大弓』可以看出端倪),主要分布在今中国东部沿海的山东、江苏、安徽等地,有些溯黄河而上也渗透到河南、河北、山西一带。他们多以鸟类为图腾。由于主要分布在中原东部因此被称为东夷;
三, 南蛮诸族,怀疑可能由东夷的一支分化形成,还可能与百越、百濮人有些关联。这个种族为黄种人,操汉藏语系的某种语言。他们是农耕和牧猎民族,主要分布在今中国长江流域的湖南、湖北等地,有些向北渗透到河南,向东渗透到安徽、江苏,向南渗透到岭南一带。他们也多以鸟类为图腾,有的部落以蛇或鳄鱼等爬行动物为图腾。由于主要分布在中原南部因此被称为南蛮;
四, 北狄诸族,这个种族为黄种人,但怀疑有一些白种人的血统,操阿尔泰语系的某种语言。他们是游牧民族,主要分布在今中国北部的河北、山西、陕西的北部以及这些地方更北的地区,有些向东渗透到东北一带。他们多以狼或鹰等猛兽猛禽作为图腾,由于主要分布在中原北部因此被称为北狄。
五, 百越诸族,这个种族为黄种人,可能是南蛮的一支分化而成,但怀疑有一些黑种人的血统,操汉藏语系的某种语言。他们是渔猎民族,主要分布在今中国东南部沿海的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他们多以蛇或鳄鱼等爬行动物为图腾。
六, 百濮诸族,怀疑可能由某些不能确定来源的民族与南蛮的一支融合形成。这个种族为黄种人,但怀疑有一些黑种人的血统,操南亚语系的某种语言。他们是渔猎民族,主要分布在今中国西南方的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这六个大部族与其他许多小部族,共同构成了上古中国的多民族状态,其中对上古中国史造成影响的主要是西戎、东夷、南蛮三族。
西戎部族其中一个部落的首领就是黄帝;炎帝一说是西戎部族某部落的首领,一说是东夷部族某部落的首领,一说是南蛮部族某部落的首领;蚩尤一说是东夷部族某部落的首领,一说是南蛮部族某部落的首领。我比较偏向于:黄帝是西戎部族某部落的首领,而炎帝和蚩尤则分别是东夷部族某两个部落的首领。炎帝和蚩尤发生了战争,我认为应该归为东夷族内部的战争,而蚩尤的武力强于炎帝,此时的炎帝可能同时面临黄帝的外患以及蚩尤的内忧。当时黄帝正带领西戎部族东进,必定要和炎帝发生冲突,因为炎帝的势力范围介于黄帝与蚩尤之间,这个冲突在今山西运城演变为战争,这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记录的大战『阪泉之战』。
炎帝失败了,向东退却,却遭遇正在带领东夷部族西进的蚩尤。
而极有可能的推测是:炎帝是东夷族比较正统的领袖,蚩尤可能是反对炎帝统治的『叛逆者』,在这种情况下,炎帝只好选择和黄帝与蚩尤当中的一个联合起来对付另一个。大概炎帝比较正统的缘故,最终黄帝被说服与炎帝结盟共同打击蚩尤,然后终于在今河北涿鹿展开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有记录的大战『涿鹿之战』。
顺便说一下,最近我的业余时间就在研究这个东东,我对中国民族的来源比较感兴趣,谁要是也有这方面的兴趣,本人希望能够讨教。
以下文章为本人原创:
转入正题:
上古时期·三皇五帝
三皇为女娲、伏羲、神农,但是说法并不确定。三皇时期为从原始人到黄帝时代为止,黄帝登基日据说大约为公元前二千七百年。五帝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说法也不确定。五帝时期为从黄帝开始到夏朝建立之前,传说夏朝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建立。
传说在上古时期,中国大地上生活着许多部族,到了黄帝时代,中国的几大部族的大概情况是:
一, 西戎诸族,这个种族为黄种人,但怀疑有一些白种人的血统,操汉藏语系的某种语言。他们是游牧民族,善于骑马,主要分布在今中国西部的陕西、甘肃等地,有些顺黄河而下渗透到山西、河南、河北一带。他们多以兽类以及蛇或鳄鱼等为图腾,但是鲜有以鸟类为图腾者。由于主要分布在中原西部因此被称为西戎;
二, 东夷诸族,这个种族的肤色和语言已经无法确认,但是,可以推测他们也操汉藏语系的某种语言,我在后面会说明。他们是农耕和渔猎民族,善于射箭(从其夷字的构成『大弓』可以看出端倪),主要分布在今中国东部沿海的山东、江苏、安徽等地,有些溯黄河而上也渗透到河南、河北、山西一带。他们多以鸟类为图腾。由于主要分布在中原东部因此被称为东夷;
三, 南蛮诸族,怀疑可能由东夷的一支分化形成,还可能与百越、百濮人有些关联。这个种族为黄种人,操汉藏语系的某种语言。他们是农耕和牧猎民族,主要分布在今中国长江流域的湖南、湖北等地,有些向北渗透到河南,向东渗透到安徽、江苏,向南渗透到岭南一带。他们也多以鸟类为图腾,有的部落以蛇或鳄鱼等爬行动物为图腾。由于主要分布在中原南部因此被称为南蛮;
四, 北狄诸族,这个种族为黄种人,但怀疑有一些白种人的血统,操阿尔泰语系的某种语言。他们是游牧民族,主要分布在今中国北部的河北、山西、陕西的北部以及这些地方更北的地区,有些向东渗透到东北一带。他们多以狼或鹰等猛兽猛禽作为图腾,由于主要分布在中原北部因此被称为北狄。
五, 百越诸族,这个种族为黄种人,可能是南蛮的一支分化而成,但怀疑有一些黑种人的血统,操汉藏语系的某种语言。他们是渔猎民族,主要分布在今中国东南部沿海的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他们多以蛇或鳄鱼等爬行动物为图腾。
六, 百濮诸族,怀疑可能由某些不能确定来源的民族与南蛮的一支融合形成。这个种族为黄种人,但怀疑有一些黑种人的血统,操南亚语系的某种语言。他们是渔猎民族,主要分布在今中国西南方的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这六个大部族与其他许多小部族,共同构成了上古中国的多民族状态,其中对上古中国史造成影响的主要是西戎、东夷、南蛮三族。
西戎部族其中一个部落的首领就是黄帝;炎帝一说是西戎部族某部落的首领,一说是东夷部族某部落的首领,一说是南蛮部族某部落的首领;蚩尤一说是东夷部族某部落的首领,一说是南蛮部族某部落的首领。我比较偏向于:黄帝是西戎部族某部落的首领,而炎帝和蚩尤则分别是东夷部族某两个部落的首领。炎帝和蚩尤发生了战争,我认为应该归为东夷族内部的战争,而蚩尤的武力强于炎帝,此时的炎帝可能同时面临黄帝的外患以及蚩尤的内忧。当时黄帝正带领西戎部族东进,必定要和炎帝发生冲突,因为炎帝的势力范围介于黄帝与蚩尤之间,这个冲突在今山西运城演变为战争,这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记录的大战『阪泉之战』。
炎帝失败了,向东退却,却遭遇正在带领东夷部族西进的蚩尤。
而极有可能的推测是:炎帝是东夷族比较正统的领袖,蚩尤可能是反对炎帝统治的『叛逆者』,在这种情况下,炎帝只好选择和黄帝与蚩尤当中的一个联合起来对付另一个。大概炎帝比较正统的缘故,最终黄帝被说服与炎帝结盟共同打击蚩尤,然后终于在今河北涿鹿展开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有记录的大战『涿鹿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