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贺吉
出生在七八十年代的我们这一层农村人,大都有关于贫穷的记忆,有些人甚至挨过的饿受过的冻是刻骨铭心的。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就能记得起冬天脚和手都冻的红肿流脓的痛苦。父亲会用羊毛织成手套和袜子,来解决我们手脚冻肿的问题,虽然有很大的缓解,但由于身上的衣裤过于单薄,还是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学校的教室里生着一个铁皮炉子,两面窗户上的玻璃几乎就没有完整的一片,寒风和冰雪一起会从窗户里猛灌进来。老师会安排每个学生轮流带柴火来生炉子,轮到值日的那一天我总会早早的就起来,把家里最好的柴火捆扎一大捆抱到学校生火,可还是怎么着都把教室弄不暖和,大家冻的瑟瑟发抖。
记忆中小时候的冬天总会有下不完的雪,一下就是好几天。穿着前后都透风的粗布鞋和磨破了脚指尖的羊毛袜,走在雪地里上学的感觉至今想起都打寒颤。
小的时候不知道好坏,只要能吃饱能穿暖就已经很开心了,母亲会把别人穿破了的尼龙袜子的袜腰剪下来,筒到我破得棉花往出来翻的衣袖上再缝住,来再抵御一年的寒冬。
贫穷似乎总爱和疾病结伴而行,初中一年级开始我就几乎连年生病。九十年代初期的医疗条件是很差的,由于实在没钱只有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也才会去医院。那个时候住院根本就没钱买饭吃,都是从家里带馍馍,长期住院的基本都是带着灶具自己做饭给病人吃。父亲为了让我吃饱了能好好治病,给我买一碗炒面片让我一个人吃完,而他自己只能要一大碗面汤,把从家里带来的干馍馍泡到面汤里面吃了。
曾有一位在县医院上班的王大夫对我和父亲很好,我们只要去了他就会安排夫人给我们做饭吃,我由于饥饿每次也总吃的很多,王大夫的妻子非常和蔼,从不给我和父亲脸色。父亲告诉我这个大夫是我姨父的同学,也正因为这样他才会照顾我们。并嘱咐我说王大夫是个好人,让我记住他。
从王大夫的只言片语和父亲的叹息声里,我知道我的病情并不乐观。父亲带着我辗转于县城医院和地区医院好几年,家里也就债台高筑了。
我就是这样在半休半读中勉强考入了县城的高中,一直存在的偏科问题到了高中就尤为突出,高二分了文理班我就几乎放弃了对理科的学习。
高中的生活更加清贫,每顿饭都是自己用煤油炉子煮几个洋芋条再下一把机器面来对付。打煤油、买面条、适当买点洋葱之类的菜,再贵点的菜根本想都不敢想。馍馍都是从家里烙好了带上来的,一个星期就五元钱的生活费还得精打细算的花。
在文科班最快乐的事情就是替关系好的男同学给他喜欢甚至暗恋的女生写情书,写一份情书可是能换来一顿大餐的,一个清真大砂锅能让我吃出来过年的滋味来。那个时候其实自己也懂得了男女生之间纯真美好的爱慕之情。只是内心深深的自卑让我没有丝毫勇气去跟女同学接触,甚至连话都很少说。
时光荏苒,匆匆之间就这样多年过去了。现在的生活虽谈不上富裕,但总体来说已经很好了。每次独坐闲愁时或和老同学相聚,总会禁不住回忆起已经过往的那些美好时光。苦乐参半的童年以及那些年少轻狂的学生时代就像一壶老酒,永远也喝不够。
刊发于《白银周刊》
出生在七八十年代的我们这一层农村人,大都有关于贫穷的记忆,有些人甚至挨过的饿受过的冻是刻骨铭心的。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就能记得起冬天脚和手都冻的红肿流脓的痛苦。父亲会用羊毛织成手套和袜子,来解决我们手脚冻肿的问题,虽然有很大的缓解,但由于身上的衣裤过于单薄,还是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学校的教室里生着一个铁皮炉子,两面窗户上的玻璃几乎就没有完整的一片,寒风和冰雪一起会从窗户里猛灌进来。老师会安排每个学生轮流带柴火来生炉子,轮到值日的那一天我总会早早的就起来,把家里最好的柴火捆扎一大捆抱到学校生火,可还是怎么着都把教室弄不暖和,大家冻的瑟瑟发抖。
记忆中小时候的冬天总会有下不完的雪,一下就是好几天。穿着前后都透风的粗布鞋和磨破了脚指尖的羊毛袜,走在雪地里上学的感觉至今想起都打寒颤。
小的时候不知道好坏,只要能吃饱能穿暖就已经很开心了,母亲会把别人穿破了的尼龙袜子的袜腰剪下来,筒到我破得棉花往出来翻的衣袖上再缝住,来再抵御一年的寒冬。
贫穷似乎总爱和疾病结伴而行,初中一年级开始我就几乎连年生病。九十年代初期的医疗条件是很差的,由于实在没钱只有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也才会去医院。那个时候住院根本就没钱买饭吃,都是从家里带馍馍,长期住院的基本都是带着灶具自己做饭给病人吃。父亲为了让我吃饱了能好好治病,给我买一碗炒面片让我一个人吃完,而他自己只能要一大碗面汤,把从家里带来的干馍馍泡到面汤里面吃了。
曾有一位在县医院上班的王大夫对我和父亲很好,我们只要去了他就会安排夫人给我们做饭吃,我由于饥饿每次也总吃的很多,王大夫的妻子非常和蔼,从不给我和父亲脸色。父亲告诉我这个大夫是我姨父的同学,也正因为这样他才会照顾我们。并嘱咐我说王大夫是个好人,让我记住他。
从王大夫的只言片语和父亲的叹息声里,我知道我的病情并不乐观。父亲带着我辗转于县城医院和地区医院好几年,家里也就债台高筑了。
我就是这样在半休半读中勉强考入了县城的高中,一直存在的偏科问题到了高中就尤为突出,高二分了文理班我就几乎放弃了对理科的学习。
高中的生活更加清贫,每顿饭都是自己用煤油炉子煮几个洋芋条再下一把机器面来对付。打煤油、买面条、适当买点洋葱之类的菜,再贵点的菜根本想都不敢想。馍馍都是从家里烙好了带上来的,一个星期就五元钱的生活费还得精打细算的花。
在文科班最快乐的事情就是替关系好的男同学给他喜欢甚至暗恋的女生写情书,写一份情书可是能换来一顿大餐的,一个清真大砂锅能让我吃出来过年的滋味来。那个时候其实自己也懂得了男女生之间纯真美好的爱慕之情。只是内心深深的自卑让我没有丝毫勇气去跟女同学接触,甚至连话都很少说。
时光荏苒,匆匆之间就这样多年过去了。现在的生活虽谈不上富裕,但总体来说已经很好了。每次独坐闲愁时或和老同学相聚,总会禁不住回忆起已经过往的那些美好时光。苦乐参半的童年以及那些年少轻狂的学生时代就像一壶老酒,永远也喝不够。
刊发于《白银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