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姐突然在群里晒了一张结婚证,红红的本子差点把我嘴里的饭吓掉。我怕她骗我,把图放大了看,倒过来看,调亮了看,还真是的。她圆圆的脸,配上男友胖胖的脸,还有点夫妻相。两人似笑非笑,有点紧张的样子。
我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她就把终生大事给定了。我第一反应并不是感到开心,恭喜她幸福这种话哪是我们这些亲姐妹说的出口的,太过生疏了。完全是不舍多过欣喜。我下意识的害怕,一阵难过涌上心头。不管她跟谁结婚,我都害怕她不幸福。
她领完证就打电话给我妈,开玩笑说:“以后我不是你家的人了。”我妈当时还在刚收割好的稻地里拉草。后来我问我妈:“开心吗?”我妈说她边干活边流泪,哭了一上午:“哪里舍得啊!”
三姐毫无征兆地甩出一张结婚证,无疑再一次粉碎了我一直逃避的现实问题。从小我们一起长大,她只比我年长一岁,我们几乎分享了成长中的所有秘密。有她在,我感觉我们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小女孩,一直跟小时候一样。我们每天一起背着书包上学,在小河边钓龙虾抓鱼,在田里干农活,在一个被窝睡觉。一边吵架,一边和好。
我最亲密的亲人,谈恋爱后就不怎么跟我联系了,现在她又突然结婚了。她也快三十了,我也是。她终究还是要去过自己的生活。我们也会变成大人。这是我一直不愿意承认的事实。
02
我在新书《三姐小事》专门写过她,那是我很喜欢的一篇。但我还是觉得写不好她。三姐对我这些年,只有一个“让”字。她什么东西都会让给我。我妈说:“你小时候好哭,你一哭,你三姐就不跟你抢了。”
读小学那几年买不起校服,我妈让我跟三姐合买一套,平时给我穿。如果学校来检查,或是遇上班级广播操比赛,我上完场就赶紧跑到厕所,换下来给她穿。
红领巾也买不起,我妈就找一块红布,根据红领巾的尺寸裁剪缝补,让我戴到学校。妈妈做出来的,跟真正的红领巾有色差,怕同学嘲笑,我不愿意戴。不戴红领巾要扣分,我就在家哭。三姐没办法,把她戴了好几年的红领巾洗洗,让给我,她戴我的。
爸爸在城里收废品,赚不到什么钱,赚的钱不够他喝酒抽烟打牌的。他一两个月回来一次,会把一些旧的废品玩具带给我们。他一回来,我妈会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的,拿着爸爸给我几块钱,去店里买肉。我跟姐弟跑来跑去,开心极了,开始选玩具。每回,总是我抢到了最喜欢的那个。
偶尔我妈手头宽裕时,会在天热时给我们零花钱,让我们中午去学校买零食吃。我弟两毛,我跟三姐一人一毛。那天妈妈只有两毛钱,给了弟弟一毛,还剩下的一毛她不知该给谁。我妈后来偷偷给了三姐。我知道后,像是受了很大的委屈,走到教室哭起来。直到快上课时,三姐突然出现,从窗户口塞了一根冰棍到我课桌上,小声说让我快点吃。我看到冰棍,心里纠结,为她难过也为我难过,哭得更凶,一直到冰棍融化了都没吃一口。
还有她让给我读书这些事,太多太多了。她是贫穷的牺牲品。我对我三姐,天生就有一种负罪感。因为她比我大,她什么都得让给我,因为她成绩没我好,她就失去了继续读高中的机会。我妈把她的录取通知书塞到水泥砖里,不让她发现。其实她知道,她那些日子天天哭。
我毕业那年找工作,一开始住在她那边,她晚上忽然塞给我两千块钱,说今天刚取出来的工资,作为我的就业基金。因为我那段时间在江浙沪面试奔波。这钱买了几张车票住了两晚宾馆,几天就用完了。不知道她还记不记得,我倒是时常想起来,我在读书那几年,生活费不够又不好意思跟爸妈要时,都是她给我三百五百的打款。
三姐昨天去挑了婚纱,今天要去拍婚纱照了。她晚上在群里说着选了好几套,白色、红色、龙凤袍什么的。她在群里开心地讲着,我的心情也跟着好了起来,直到那时,我才敢在心里说出祝她幸福这样的话。大姐二姐也是应该也是吧。
姐姐们都没能读高中,只有我跟我弟读了。爸妈说是因为我俩成绩最好,每次都能考第一,每学期都要抱几张奖状回去。可我知道不是这样的,是因为爸妈偏心我们。小时候我也理所当然地接受了这一切。越大,我越发觉得当初的残忍。
03
大姐已经结婚十年了,有一个胖胖的女儿,长得跟我很像。大姐从小放在二姨家养大,当年考上了很好的高中,跟我爸要学费时,被我爸扔过去的铁锨差点削去了脑袋。当时她还站在那边洗头,眼泪混着水,哗啦啦流下来。这一砸,砸断了父女的一切。从此我姐再也没叫过他一声爸爸。
她出去打工了,过得很辛苦。后来到了苏南,白天在车间干活,晚上回来学习。再后来遇到了姐夫。两人勤勤恳恳,买房买车升职加薪,熬成了二线城市的中产,换了大房子。每天加班,接送孩子去兴趣班,周末逛逛公园,一年自驾游几次。被人所羡慕的家庭生活。
只是怎么说呢,我还是觉得她没有安全感。她所处的家长圈,无形中给了她很大的压力。这种压力是幸福,也是负担。但更多的是奔四中年的焦虑。
我二姐读初中时谈恋爱,老师找到了家里,我爸妈把二姐关起来,她就躺在地上哀嚎,还撞了墙。后来她出去打工,跟一个老乡男孩在一起,怀了孕,瞒着家里所有人,生下了一个女儿。生孩子那两三年,她过年都不回来。我妈想她,去常州找她,在路上看到她,我妈当着路人面,一边哭一边打她。直到她女儿五岁时,我们才第一次见到。
她在外地当餐厅服务员,存不到钱,辞职了。后来开了一间小饭馆,二姐夫总是带着一些狐朋狗友,深夜去吃光她包了几天的饺子,生意差,最后关了门。后来她又去做了别的活儿,勉强赚点生活费。
女儿读小学时被送回来了老家,我妈说:“我生了五个,可养了六个。操心啊。”今年她已经读高一了,很争气,中考考了700多分,上了市里最好的高中。
二姐夫早就出轨了,跟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生了儿子。我二姐跟他分开了,自己一个人过。那个男人一分钱赡养费都没给过女儿,这些年一个电话都没有。
有一年他爸死了,打了一个电话给我二姐,让女儿去奔丧。我二姐挂了电话在笑,我很确定那不是因为他爸死了而开心,是因为那个男人打电话给她了,她心情很好。
04
我很少跟朋友提过我的姐姐们。别人问起来:“你家几个?”我就说:“我有姐姐和弟弟。”“那就是三个了啊。”我没答应,也没有反驳。我总觉得跟别人讲这些,除了得到惊讶万分瞪眼张嘴的表情,几乎都得不到理解。
我不可能跟着他们指责爸妈“重男亲女”的思想观念,也不会抱怨爸妈“为什么越生越穷,越穷还要生”。说什么也没用,反正糊里糊涂,一辈子就这样过来了。至少一家人还平平安安的,没受过虐待,也都很善良。
大姐二姐快40岁了,三姐跟我快30了。三姐领证那天,大姐还一阵感慨:“怎么都这么大了,还以为你跟你妹一直十几岁了。我老了啊。”群里一阵沉默。
岁月的年轮把我们姐妹推到了四个不同的地方,过着完全不同的人生。
大姐太忙了,几乎每天都加班,她一个月会小心地发一两次岁月静好的朋友圈,期待着她圈子里的宝妈们给她点赞。二姐只在打给女儿生活费时,才想起老家,其余时间她发在朋友圈发着微商的消息,我有点心疼她。三姐也不怎么关心家里的事情,她只想每天做顿好吃的给她老公,她刚辞职了,还没找到工作。
我不知道能为她们做什么,我赚钱以后,疯狂地打钱给爸妈,希望姐姐们不要再往家里贴钱了。钱真是个好东西,不知道怎么弥补,只想给钱给她们,希望她们的日子能稍微好过点。
命运把我们拉进又推开。我们都会有自己的家庭,操心各自的烦恼,围着新的家人转。但这种若即若离感,也是对彼此的尊重与爱护。可能以后会遇到很多很多困难,但不管怎样,姐姐永远都是姐姐。我希望你们幸福,也会默默守护着你们的幸福。
今生做姐妹,来生想给你们当妈。我一定要赚很多很多钱,给你们买最好看的校服,最鲜艳的红领巾,最好玩的玩具,最好吃的冷饮,给你们上最好的学校,过最好的生活。
不再让你们那么早出去漂泊,经历那么多是非风雨。我一定把属于你们年少时的一切,统统还给你们。
以后我们还做一家人,好不好?
我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她就把终生大事给定了。我第一反应并不是感到开心,恭喜她幸福这种话哪是我们这些亲姐妹说的出口的,太过生疏了。完全是不舍多过欣喜。我下意识的害怕,一阵难过涌上心头。不管她跟谁结婚,我都害怕她不幸福。
她领完证就打电话给我妈,开玩笑说:“以后我不是你家的人了。”我妈当时还在刚收割好的稻地里拉草。后来我问我妈:“开心吗?”我妈说她边干活边流泪,哭了一上午:“哪里舍得啊!”
三姐毫无征兆地甩出一张结婚证,无疑再一次粉碎了我一直逃避的现实问题。从小我们一起长大,她只比我年长一岁,我们几乎分享了成长中的所有秘密。有她在,我感觉我们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小女孩,一直跟小时候一样。我们每天一起背着书包上学,在小河边钓龙虾抓鱼,在田里干农活,在一个被窝睡觉。一边吵架,一边和好。
我最亲密的亲人,谈恋爱后就不怎么跟我联系了,现在她又突然结婚了。她也快三十了,我也是。她终究还是要去过自己的生活。我们也会变成大人。这是我一直不愿意承认的事实。
02
我在新书《三姐小事》专门写过她,那是我很喜欢的一篇。但我还是觉得写不好她。三姐对我这些年,只有一个“让”字。她什么东西都会让给我。我妈说:“你小时候好哭,你一哭,你三姐就不跟你抢了。”
读小学那几年买不起校服,我妈让我跟三姐合买一套,平时给我穿。如果学校来检查,或是遇上班级广播操比赛,我上完场就赶紧跑到厕所,换下来给她穿。
红领巾也买不起,我妈就找一块红布,根据红领巾的尺寸裁剪缝补,让我戴到学校。妈妈做出来的,跟真正的红领巾有色差,怕同学嘲笑,我不愿意戴。不戴红领巾要扣分,我就在家哭。三姐没办法,把她戴了好几年的红领巾洗洗,让给我,她戴我的。
爸爸在城里收废品,赚不到什么钱,赚的钱不够他喝酒抽烟打牌的。他一两个月回来一次,会把一些旧的废品玩具带给我们。他一回来,我妈会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的,拿着爸爸给我几块钱,去店里买肉。我跟姐弟跑来跑去,开心极了,开始选玩具。每回,总是我抢到了最喜欢的那个。
偶尔我妈手头宽裕时,会在天热时给我们零花钱,让我们中午去学校买零食吃。我弟两毛,我跟三姐一人一毛。那天妈妈只有两毛钱,给了弟弟一毛,还剩下的一毛她不知该给谁。我妈后来偷偷给了三姐。我知道后,像是受了很大的委屈,走到教室哭起来。直到快上课时,三姐突然出现,从窗户口塞了一根冰棍到我课桌上,小声说让我快点吃。我看到冰棍,心里纠结,为她难过也为我难过,哭得更凶,一直到冰棍融化了都没吃一口。
还有她让给我读书这些事,太多太多了。她是贫穷的牺牲品。我对我三姐,天生就有一种负罪感。因为她比我大,她什么都得让给我,因为她成绩没我好,她就失去了继续读高中的机会。我妈把她的录取通知书塞到水泥砖里,不让她发现。其实她知道,她那些日子天天哭。
我毕业那年找工作,一开始住在她那边,她晚上忽然塞给我两千块钱,说今天刚取出来的工资,作为我的就业基金。因为我那段时间在江浙沪面试奔波。这钱买了几张车票住了两晚宾馆,几天就用完了。不知道她还记不记得,我倒是时常想起来,我在读书那几年,生活费不够又不好意思跟爸妈要时,都是她给我三百五百的打款。
三姐昨天去挑了婚纱,今天要去拍婚纱照了。她晚上在群里说着选了好几套,白色、红色、龙凤袍什么的。她在群里开心地讲着,我的心情也跟着好了起来,直到那时,我才敢在心里说出祝她幸福这样的话。大姐二姐也是应该也是吧。
姐姐们都没能读高中,只有我跟我弟读了。爸妈说是因为我俩成绩最好,每次都能考第一,每学期都要抱几张奖状回去。可我知道不是这样的,是因为爸妈偏心我们。小时候我也理所当然地接受了这一切。越大,我越发觉得当初的残忍。
03
大姐已经结婚十年了,有一个胖胖的女儿,长得跟我很像。大姐从小放在二姨家养大,当年考上了很好的高中,跟我爸要学费时,被我爸扔过去的铁锨差点削去了脑袋。当时她还站在那边洗头,眼泪混着水,哗啦啦流下来。这一砸,砸断了父女的一切。从此我姐再也没叫过他一声爸爸。
她出去打工了,过得很辛苦。后来到了苏南,白天在车间干活,晚上回来学习。再后来遇到了姐夫。两人勤勤恳恳,买房买车升职加薪,熬成了二线城市的中产,换了大房子。每天加班,接送孩子去兴趣班,周末逛逛公园,一年自驾游几次。被人所羡慕的家庭生活。
只是怎么说呢,我还是觉得她没有安全感。她所处的家长圈,无形中给了她很大的压力。这种压力是幸福,也是负担。但更多的是奔四中年的焦虑。
我二姐读初中时谈恋爱,老师找到了家里,我爸妈把二姐关起来,她就躺在地上哀嚎,还撞了墙。后来她出去打工,跟一个老乡男孩在一起,怀了孕,瞒着家里所有人,生下了一个女儿。生孩子那两三年,她过年都不回来。我妈想她,去常州找她,在路上看到她,我妈当着路人面,一边哭一边打她。直到她女儿五岁时,我们才第一次见到。
她在外地当餐厅服务员,存不到钱,辞职了。后来开了一间小饭馆,二姐夫总是带着一些狐朋狗友,深夜去吃光她包了几天的饺子,生意差,最后关了门。后来她又去做了别的活儿,勉强赚点生活费。
女儿读小学时被送回来了老家,我妈说:“我生了五个,可养了六个。操心啊。”今年她已经读高一了,很争气,中考考了700多分,上了市里最好的高中。
二姐夫早就出轨了,跟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生了儿子。我二姐跟他分开了,自己一个人过。那个男人一分钱赡养费都没给过女儿,这些年一个电话都没有。
有一年他爸死了,打了一个电话给我二姐,让女儿去奔丧。我二姐挂了电话在笑,我很确定那不是因为他爸死了而开心,是因为那个男人打电话给她了,她心情很好。
04
我很少跟朋友提过我的姐姐们。别人问起来:“你家几个?”我就说:“我有姐姐和弟弟。”“那就是三个了啊。”我没答应,也没有反驳。我总觉得跟别人讲这些,除了得到惊讶万分瞪眼张嘴的表情,几乎都得不到理解。
我不可能跟着他们指责爸妈“重男亲女”的思想观念,也不会抱怨爸妈“为什么越生越穷,越穷还要生”。说什么也没用,反正糊里糊涂,一辈子就这样过来了。至少一家人还平平安安的,没受过虐待,也都很善良。
大姐二姐快40岁了,三姐跟我快30了。三姐领证那天,大姐还一阵感慨:“怎么都这么大了,还以为你跟你妹一直十几岁了。我老了啊。”群里一阵沉默。
岁月的年轮把我们姐妹推到了四个不同的地方,过着完全不同的人生。
大姐太忙了,几乎每天都加班,她一个月会小心地发一两次岁月静好的朋友圈,期待着她圈子里的宝妈们给她点赞。二姐只在打给女儿生活费时,才想起老家,其余时间她发在朋友圈发着微商的消息,我有点心疼她。三姐也不怎么关心家里的事情,她只想每天做顿好吃的给她老公,她刚辞职了,还没找到工作。
我不知道能为她们做什么,我赚钱以后,疯狂地打钱给爸妈,希望姐姐们不要再往家里贴钱了。钱真是个好东西,不知道怎么弥补,只想给钱给她们,希望她们的日子能稍微好过点。
命运把我们拉进又推开。我们都会有自己的家庭,操心各自的烦恼,围着新的家人转。但这种若即若离感,也是对彼此的尊重与爱护。可能以后会遇到很多很多困难,但不管怎样,姐姐永远都是姐姐。我希望你们幸福,也会默默守护着你们的幸福。
今生做姐妹,来生想给你们当妈。我一定要赚很多很多钱,给你们买最好看的校服,最鲜艳的红领巾,最好玩的玩具,最好吃的冷饮,给你们上最好的学校,过最好的生活。
不再让你们那么早出去漂泊,经历那么多是非风雨。我一定把属于你们年少时的一切,统统还给你们。
以后我们还做一家人,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