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谭长而惠。尚少而美。绍妻刘氏爱尚。数称其才。绍亦奇其貌。欲以为后。未显而绍死。绍妻刘性酷妬。绍死。僵尸未殡。宠妾五人。刘尽杀之。以为死者有知。当复见绍於地下。乃髠头黑面以毁其形。尚又为尽杀死者之家。 【 魏志袁绍传注。后汉书袁绍传注。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十五人事部。】
刘表疾病。其子琦还省疾。琦性慈孝。蔡瑁张允恐琦见表。父子相感。更有托后之意。谓曰。将军命君抚临江夏为东国藩。其任至重。今释众而来。必见谴怒。伤亲之欢心。以增其疾。非孝敬也。遂遏於户外。使不得见。琦流涕而去。 【 魏志刘表传注。太平御览卷五百十六宗亲部。】
论郤俭等事曰。颍川郤俭能辟谷。饵伏苓。甘陵甘始亦善行气。老有少容。庐江左慈知补导之术。并为军吏。初俭之至市。伏苓价暴数倍。议郎安平李覃学其辟谷。餐伏苓。饮寒水中泻利。殆至殒命。后始来众人无不鸱视狼顾。呼吸吐纳。军谋祭酒宏农董芬为之过差。气闷不通。良久乃苏。左慈到。又竞受其补导之术。至寺人严峻往从问受。阉竖真无事於斯术也。人之逐声。乃至於是。光和中北海王和平亦好道术。自以当仙。济南孙邕少事之。从至京师。会和平病死。邕因葬之东陶。有书百余卷。药数囊。悉以送之。后弟子夏荣言其尸解。邕至今恨不取其宝书仙药。刘向惑於鸿宝之说。君游眩於子政之言古今愚谬。岂惟一人哉。 【 魏志华佗传注。又博物志卷五。引议郎李覃学郤俭辟谷食。至人之逐声乃至于是数语。】
陈思王辩道论云。世有吾王悉招至之。甘陵有甘始。庐江有左慈。阳城有郤俭。始能行气。俭善辟谷。悉号三百岁。自王与太子及余之兄弟。咸以为调笑。不全信之。然尝试郤俭辟谷百日。犹与寝处。行步起居自若也。夫人不食七日则死。而俭乃能如是。左慈修房中之术。可以终命。然非有至情。莫能行也。甘始老而少容。自诸术士咸共归之。王使郤孟节主领诸人。 【 博物志卷五。】
王仲统云。甘始、左放、东郭延年行容成御妇人法。并为丞相所录。间行其术。亦得其验。降就道士刘景受云母九子。方年三百岁。莫之所在。武帝臣御此药。亦云有验。刘德治淮南王狱。得枕中鸿宝秘书。及子向咸而奇之。信黄白之术可成。谓神仙之道可致。卒亦无验。乃以罹罪也。 【 博物志同上。】
君子谨乎约己。宏乎接物。 【 文选陆士龙大将军讌会诗注。任彦升王文宪集序注。】
饥餐琼蘂。渴饮飞泉。 【 文选郭景纯游仙诗注。】
夫生之必死。成之必败。然而惑者望乘风云。冀与螭龙共驾。适不死之国。国即丹溪。其人浮游列缺。翱翔倒景。然死者相袭。邱垄相望。逝者莫反。潜者莫形。足以觉也。 【 文选注同上。按国即丹溪。似李善是增。非典论本文。】
丧乱以来。汉氏诸陵。无不发掘。至乃烧取玉柙金镂。体骨并尽。 【 文选张孟阳七哀诗注。】
欲纳二女。充备六宫。佐宣阴阳。聿修古义。 【 文选范蔚宗后汉书皇后纪论注。】
夫生之必死。天地所不能变。贤圣所不能免。 【 文选刘孝标辩命论注。】
尧崩舜避尧子于南河之南。舜崩。禹避舜子于阳城。禹崩。益避禹子于箕山之阴。事见史记。 【 意林卷五。】
如彼登山。乃勤以求高。如彼浮川。乃勤以求远。惟心弗勤。时亦靡克。 【 意林同上。】
应瑒云。人生固有仁心。答曰。在亲曰孝。施物曰仁。仁者有事之实名。非无事之虚称。善者。道之母。羣行之主。 【 意林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