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名为《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的电视剧,这部良心之作早已燃爆暑期档,口碑与收视持续暴走。
《军师联盟》主要围绕司马懿的一生铺开情节,以司马懿的视角来看魏国的内争外斗。可以说,这部剧赢在视角够新。看过前几部演绎三国争霸的历史大剧,作为男神诸葛亮的对立面,司马懿的形象实在是不敢恭维。而这部剧,恰恰颠覆了传统,给了我们一个忠义两全、大仁大勇、沉静智谋的大军师,也给了我们一个有点妻管严的萌老公,司马懿的形象从未如此深入人心。
当然,一部剧的成功,有很多因素。如,贡献神演技的优秀演员;历史还原度高的服装、道具;能催化剧情,激起观众同理心的后期配乐……个人认为,抛开这些,一部剧的成功也绝对离不开最直观的画面,亦即拍摄手法。运用得当,拍摄手法就会给剧情加分,让人物形象更立体,更丰满。
一部电视剧常用的拍摄手法有很多,镜头、拍摄角度、轴线关系的正反打等。通常拍摄手法不会单一存在,一场戏会用到多种手法相互切换。这样做,或能更好地突出人物的心理,或能激化矛盾,或能推进剧情,总之都是为让剧更精彩服务的。显然,这部剧的拍摄手法可以称得上是教科书之作。
说到用拍摄手法来强化人物形象,下面就以杨修杀死司马懿那一段为例。此时的杨修只是一名文人,纵然可以为保父亲而陷害司马防,但毕竟不是杀人不眨眼的魔头。所以,当他以为杀死了司马懿的时候,镜头先是给到沾满鲜血的双手的大特写。这个大特写很有视觉冲击力,不仅冲击到观众——让观众为司马懿捏一把汗,更冲击着杨修——他来回擦拭鲜血的双手不住地颤抖,足以说明杨修内心早已如天翻地覆。紧接着镜头切换,给到杨修的面部特写。这是一张充满惊恐和悔恨的脸。最后随着一声尖啸,给到一个远景。这是一个寂静的夜晚,空无一人的小河边,杨修摔倒在渡头,整个人蜷缩着,尖啸着。这一连串的镜头——从大特写到特写再到远景,将杨修不想为之又不得不为的心理刻画得极致入微。观众对杨修不仅有杀司马懿之厌恶,也有损人利己的鄙夷,更有被迫堕落的同情与可怜。
再来看该剧是如何利用拍摄角度来强化曹操的形象的。这部戏里的曹操形象格外威严,甚至让人畏惧。以曹操的权力、地位,拥有对任何人的生杀大权。于和伟演绎得精彩绝伦,无可挑剔。但为了让曹操的人物形象更有感染力,对曹操的拍摄手法给出了很好的助攻。综观曹操出场的镜头,细心的朋友一定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曹操的拍摄角度多为仰视视角。仰视视角能让人物更高大、更有力量。拿曹操排除异己的那一场戏来说,一个仰视镜头,一句“我要杀人啦”,再加上百官哆哆嗦嗦的侧面烘托,曹操杀人不眨眼的形象就深入人心了。
另外,当镜头是以剧中某一人物的视角来拍摄时,这个视角可以作为其心理的评判依据之一。影视剧里比较常见的情况是两个人物面对面的站位,也称轴线关系。通常这时镜头都会给出正反打来展现人物之间的对话。这样做能让观众像一个旁观者,从而有了强烈的参与感。这里比较特殊的是,与曹操构建轴线关系的另一方——曹丕、司马懿等,以这一方的视角来看曹操时必然是仰视视角。而以曹操的视角看对方时,必然是俯视视角。这样的差异,不仅因人物所处位置不同——站与跪或居于高处与居于低处,更是因地位有天壤之别——父与子或君王与臣子。
当然,与曹操构建的轴线关系中,也有以平视视角来展现的,比如曹操和荀彧的那一场决裂戏。首先曹操和荀彧都是跪坐的,视觉上两个人的所处位置是相同高度。另外,也足以见得,曹操的心里一直把荀彧当成是知己,从不曾以君王的身份压他。
最后,来说一说大特写是如何强化人物形象的。以曹丕的一场洗脚戏来说。这时的曹操已经辞世,曹丕作为准天子的身份也是无人敢出其右的。某天晚上,他洗脚时,同时来了两个人。一个是天子使者,一个是钟繇。曹丕说了一句“天子使者不得怠慢,先见他吧”。可当天子使者进来后,曹丕并没有站起身来,遑论行君臣之礼。他还是老神在在地继续洗脚。有趣的是,当钟繇进来时,刚刚跪下,曹丕连鞋子都来不及穿,就赤脚冲过去扶起了钟繇。这一场戏很有意思,多次给到曹丕脚的大特写,对天子使者的不屑一顾,对钟繇则是敬重如父。对两个人的态度全在“脚”里。可见大特写不仅有暗示作用,更能突出人物的心思想法。再比如司马懿曾在牢里喝醉,醒来看见曹操坐于眼前,之后二人展开了一场博弈对话。因矮几的遮挡,镜头曾两次给到司马懿用手指拨弄酒碗。可见司马懿表面上在曹操面前规行矩步、诚惶诚恐,可他心里却并不以为然。
综上可见,拍摄手法对一部电视剧,尤其是在强化人物形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仔细想来,白驹过隙,流年如水,到最后,凡能被深深印刻在脑海中的镜头,必然出自佳作。《军师联盟》就是这样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好剧。我相信,无论再过多少年,我也不会忘记曹丕在扁舟上说“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时的决绝与豪气;也不会忘记当垂垂老去的曹操在城楼上舞枪唱出“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时的遗憾与悲凉;更不会忘记最爱高挑眉毛的司马懿鹰视狼顾的一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