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教吧 关注:1,112贴子:9,449

儒教的神灵系统附儒教的天人观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天 帝 创 世
世界创生以前阴阳未交乾坤未划万象未成。洪荒宇宙一片混沌迷蒙。没有阳光
没有雨露没有万物没有生命。是昊天上帝化生了万物创造了生命创造了人类创造
了世界。关于“天帝创世”儒教经典中有详细的记载。《易经》曰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
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
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1]
其意是说昊天上帝的创世功德多么伟大宇宙万物赖天恩天德获得生命得以生成


1楼2017-11-06 21:21回复
    万物皆统属于天。云行于天雨施于地万物具象成形生生不已。天帝命日神乘六龙之辇
    运行于天而有日出日落昼夜循环。万物皆本天命各成其性各正其位各得其所。宇
    宙世界保持着中正和谐的天秩天序。
    这就是儒教的创世纪。朱子诗云
    气体苍苍故曰天
    其中有理是为乾。
    浑然气理流行际
    万物同根此一源。
    依儒教经义昊天上帝是万事万物的化生之源是宇宙秩序和人间世界的创造者。“天覆
    育万物既化而生之有养而成之事功无已终而复始”世间万象宇宙万物全都统属
    于天。“无天而生未之有也。天者万物之主万物非天不生”。宇宙万物是昊天上帝所
    化生人间世界是昊天上帝所创造。人与万物皆承天命沐天德受天恩而得造化得
    养长。


    2楼2017-11-06 21:22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天执其道为万物主”道贯乾坤大化流行。天帝造物创世并非随意而为乃是有道
      而施循理而与。宇宙万物世间万象皆禀天道天理而各成其性。所以物性即是天性
      人道即是天道。识物性可知天性尽人道可知天道。天地万物本为一体而“仁”一以贯之。
      “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就是昊天上帝化生万物和养长万物的天道与天德。万物各正其位各
      得其所宇宙世界秩序井然是为天秩天序。
      昊天上帝全善全德全知全能是宇宙万物的最高主宰。《诗》云
      明上天照临下土神之听之介尔景福。[2]
      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观四方求民之莫。[3]
      昊天上帝伟大而威严高高在上照临下界监管人间滋养万物辅佑下民赏善罚


      3楼2017-11-06 21:24
      回复
        恶。昊天上帝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无所不知。天德流行无所不至天恩所加无往不惠
        天罚所施无有不严。宇宙万物人间万象是非善恶都无所逃于
        大哉昊天
        钦哉上帝
        “天地之精所以生物者莫贵于人”。[4] 天地之间人为大在宇宙万物之中人沐天恩
        独厚得天宠有加为万类之尊万物之灵。上帝创世之初虽天地设位万象具成然而
        文明未启民智未开伦常未立。昊天上帝眷顾人类故特立“君师”以治教天下。君师
        就是圣王。上帝因对天下生民眷顾有加特立“君师”代上帝管理天下教化百姓。惟有“君
        师”能辅佐上帝保民安民把上帝的天恩天德布于四方。
        据《易经》记载六千五百年前伏羲氏承上帝之命仰观天象俯察地理“通神明之
        德类万物之情”观鸟兽之文以划八卦开启文明。并教人结绳为网猎兽捕鱼。炎帝神农
        氏继青帝伏羲之后又教人制作工具从事农耕生产并开集市贸易以利货物流通。神农
        氏之后又有黄帝、尧、舜相继而出承天命以教百姓制舟楫、驯牛马、造弓箭、筑宫室、
        创文字、作书简。自此文明开启人文化成。人类社会有了历史有了伦常有了善恶
        有了意义和价值。


        4楼2017-11-06 21:24
        回复
          此后经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一脉相承儒教文明历四千年漫长的历史由孔
          子集其大成而最终定型和成熟。孔子承先启后述作六经综合三代集四千年文明之大成
          改制立法垂统万世儒教与中华文明遂有了数千年灿烂辉煌的历史。孔子就是昊天上帝为
          天下生民所立的君师和圣王。
          儒教是中华文明的载体儒教文明就是中华文明中华文明就是儒教文明。“六经”指《诗》、
          《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教经典儒教六经是中华民族先圣先王治教天下
          的智慧结晶孔子以前四千年的历史文化悉载于儒教六经之中。儒教六经系孔子述作孔子
          是儒教文明的集大成者是中华民族的先知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至圣神明。
          ....


          5楼2017-11-06 21:25
          回复
            儒教的神灵系统
            有人说儒教不是宗教其主要理由之一就是认为儒教不信神没有超越的神灵。这是对
            儒教最大的误解是对儒教经典、教义及儒教历史缺乏了解而得出的结论。在数千年的历史
            上儒教圣徒从帝王到士大夫到普通百姓都虔诚地信仰天神、天命和天道。在儒教经典
            中有许许多多关于天神、地祗和人鬼的内容。儒教的神灵系统、神人关系及神人交通方式
            在儒教的经典中都有详细记载和阐述。儒教经典中所记载的神灵就是儒教的神灵儒教经典
            中所表述的神灵观就是儒教的神灵观。《易经》曰
            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5]
            儒教不仅仅
            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6]


            6楼2017-11-06 21:26
            回复
              “明”是指人间世界是可见可闻的世界。“幽”则是神鬼的世界是人们不能闻见的
              世界。“神天神引出万物者”。[7] 这里的神是指天神天神即万物的创造者与主宰。
              依儒教经义除天神以外宇宙万物每一种类都有一主管之神。如日月星辰风雨雷电
              山川河海井路门灶都各有主管之神即儒教所谓“百神”。另外神也指亡灵即人死后
              的存在。“阳魂为神阴魂为鬼气之伸者为神气之屈者为鬼”。人死后有的伸升于天而
              为神有的屈附于地而为鬼。
              制礼乐以明人道究鬼神以明天道。人道与天道相通明人道就能明天道知天道就能知人
              道。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即是此理。儒教所谓“天人合一”也是这个道理。
              儒教神灵有以下几类第一天神。以“昊天上帝”为主日月星辰诸神为辅。“昊天
              上帝”是儒教的至上神是宇宙世界的创造者和万物的主宰。第二以社稷为代表的诸物百
              神。“社者土也稷者百谷之主”。社稷神是儒教大神位格仅次于昊天上帝。第三以
              孔子为代表的儒教圣贤神灵。依儒教经义孔子为儒教大神位格仅次于昊天上帝与社稷
              同格。第四以黄帝为代表的民族先王神灵包括黄帝、伏羲、神农、尧、舜、禹、汤、文、
              武、周公等。第五家族祖先神灵。第六历史上有功德于民者。如殉国殉道的忠烈之士
              节义之士各行各业有创业垂统之大功者均列为祀典成为儒教神灵。


              7楼2017-11-06 21:26
              回复
                1昊天上帝
                昊天上帝是儒教的至上神是宇宙世界的创造者和万物的最高主宰。早在《尚书 . 尧典》
                中就有了关于上帝的记载“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明朝末年意
                大利传教士利马窦来华传教尊重中国人的传统信仰把基督教的神译为中国儒教的至上神
                “上帝”。其实数千年来“上帝”就始终是中国人信仰的至上神而不是基督教的神灵。
                关于儒教的至上神历史以来有不同的称谓。以“天”称之则称上天、苍天、昊天。以“帝”
                称之则称上帝、天帝。以“神”称之则称天神、太
                在儒教历史上对于至上神的称谓虽然不一但其内涵却是一致的。“以形体言之谓之天以
                主宰言之谓之帝以妙用言之谓之鬼神”。[8] 昊天上帝苍然广大无所不包无所不在故
                称之为“天”。昊天上帝为万物的化生之源和最高主宰至尊至上故称之为“帝”。“帝”字
                在甲骨文中形似花蒂有花落生果之意。“帝”为万物化生之源有生物之德。昊天上帝高高
                在上君临下界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故称之为“神”。
                昊天上帝集天、帝、神为一体亦天亦帝亦神。“天”以言其广大无所不包无所不在“帝”
                以言其创造世界化生万物全善全德为宇宙万物的最高主宰“神”以言其高妙无所不
                知无所不能。“天”为体称“帝”为德称“神”为功能妙用之称。


                8楼2017-11-06 21:27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依儒教教义天有“人格之天”与“义理之天”两种意指。义理之天是内在于生命的心性
                  之天即所谓性与天道。人格之天是外在的主宰之天即所谓人格神。《学》《庸》《孟子》《易
                  传》及宋明心性儒学所讲的“天”主要是义理之天。心性儒学是儒教的内圣之学修身之学
                  身心性命之学。其对于天的理解有较强的义理化和心性化倾向这是一套关于生命和道德的
                  形上学。心性儒学讲天道性理、尽性知天、天人合一、天即是理这里的“天”就是义理之
                  天。《诗》《书》《春秋》及儒教经学所讲的天则主要是人格之天意志之天和主宰之天。这
                  个天是外在而超越的人格神即昊天上帝。
                  《诗》云 “文王在上于昭于天” 《大雅·文王》
                  “明明上天照临下土” 《小雅·谷风·小明》
                  “宜民宜人受禄于天” 《大雅·生民》
                  《书》云 “上天孚佑下民” 《汤诰》


                  9楼2017-11-06 21:28
                  回复
                    “先王有服恪谨天命” 《盘庚》
                    《论语》曰“获罪于天无所祷矣” 《八佾》
                    “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八佾》
                    这里的“天”都是指意志之天主宰之天是外在而超越的人格神即昊天上帝。义理
                    之天与人格之天内在之天与外在之天并不冲突并不矛盾。恰恰相反天的这种双重意
                    指铸就了儒教人神一体内外相通一以贯之的特殊品格及“中和之魅”的大道风范。[9]
                    昊天上帝是儒教的至上神至尊至大至神至明君临下界主宰万物。千百年来儒
                    教从教主到普通圣徒都始终保持着对昊天上帝的敬畏。敬天畏天遵从天命顺乎天意循
                    天道存天理这是儒教
                    孔子 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季氏》


                    10楼2017-11-06 21:28
                    回复
                      《诗》曰“我其夙夜畏天之威” 《周颂·清庙》
                      《书》曰“予畏上帝不敢不正” 《汤誓》
                      “钦崇天道永保天命” 《仲虺之诰》
                      在儒教圣经之中敬畏上帝之言敬畏天命之言俯拾皆是。由此可见儒教对于上帝
                      及天命信仰的虔诚。
                      至于儒教祭天仪式之完备祭天规模之宏大祭天场所之雄伟则是其他任何宗教都不
                      能比拟的。儒教之礼以祭祀为大而祭祀之礼又最重祭天。祭天之礼安排在正月上辛为每
                      年岁首第一件大事。依儒教礼义祭天必须先卜不是吉日不得祭天。丧者不祭只有祭天
                      可越丧而行。董子说“《春秋》之义国有大丧者止宗庙之祭而不止郊祭不敢以父母
                      之丧废事天地之礼也”。[10] 可见 儒教对于祭天之礼何等重视儒教对于昊天上帝的
                      信仰又是何等的虔诚


                      11楼2017-11-06 21:29
                      回复
                        2圣王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儒教的创始人和集大成
                        者是中华文明的始祖是中华民族的先知。
                        孔子远祖系商代王室周灭商周成王封微子启于宋其远祖遂从王室转为诸候。孔子
                        之六代祖为孔父嘉名“嘉”字“孔父”以功高德厚获赐族之典其后代以先人之字为氏
                        是为孔氏。孔氏为宋国公卿至孔防叔时孔氏为避宋国宫庭之乱而奔鲁。至此孔子先祖
                        遂由贵族公卿转为士族之家。孔子之父叔梁纥系孔防叔之孙武功卓著力大无穷在当
                        时以勇闻名。叔梁纥在逼阳之战中力举悬门拯救士卒以战功封为鲁国陬邑大夫。[11]
                        孔子母亲颜氏名征在。叔梁纥六十六岁时娶颜征在为妻婚后一年不见有孕颜征在
                        便前往尼山祈祷求尼山神灵早赐贵子。尼山祈祷归家后颜征在腹中沉重感觉异常。入
                        夜梦中见祥云绕梁一仙女牵着麒麟立于面前颜征在上前施礼。仙女道
                        颜征在听宣 圣人皆无父感天而生。叔梁纥先祖宋公系殷商之后黑帝之子。汝感
                        黑帝之精孕育玄圣教化天下。


                        12楼2017-11-06 21:29
                        回复
                          言毕飘然而去。麒麟猛喝一声颜征在从梦中惊醒。回想梦中之事不甚明白。后来
                          果然有孕在身。
                          产期将临颜征在往尼山还愿。途中颜征在突然腹中阵痛丫环将其扶进路边山洞歇
                          息不久于洞中分娩。千古圣王孔子便于此洞诞生。是年为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
                          十二年夏历八月二十七日西元前551年9月28日。孔子诞生的山洞后人名之曰
                          孔子有异表其相貌生下来就与凡人不同而带七露头顶四周高中间凹若反扣之
                          天体即所谓“反宇”口大如斗舌有七层纹理虎掌龟背骈齿辅喉。依相学这是
                          德行至高的“圣者”骨相。孔子因祷于尼丘山而生生而有异表头如反宇类似尼丘山。
                          故名丘字仲尼。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没有孔子就没有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孔子的诞生我
                          们只能视为神恩、天德。《书经》有云
                          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方。[12]
                          上帝因对天下生民眷顾有加故特为生民立“君”代上帝管理天下为生民立“师”代上


                          13楼2017-11-06 21:30
                          回复
                            帝教化百姓。师就是圣人君就是君王今天也称国家元首。集君师为一体就是圣王。
                            惟有“圣王”能辅佐上帝保民安民教民化民把上帝的天恩天德布于四方。孔子就是昊
                            天上帝为天下生民所立的“君师”是昊天上帝派往人间管理天下教化百姓的圣王。孔子是
                            儒教文明的始祖和集大成者是中华民族的先知是人类文明史上的至圣神明。
                            孔子“十又五而志于学”精于“六艺”学无常师。曾问礼于老聃习乐于苌弘学琴于师
                            襄好学不厌博学多能。孔子杏坛设教聚徒讲学首开私学之风弟子三千贤人七十。
                            后致仕从政官至大司寇摄行相事治国有方。孔子曾周游列国游说诸候干七十余君
                            传播推行儒教礼乐教化及仁政德治之道。返回鲁国后潜心述作儒教经典删《诗》、《书》
                            定《礼》、《乐》赞《周易》、作《春秋》制万世大法彰显天心遂行天命。
                            圣人不空生必有所制以显天心。丘为木铎制天下法。[13]
                            木铎是一种铜质木舌的铃古代用于召集民众宣政布教。昊天上帝以孔子为木铎振告万
                            民发布政令推行教化广施天德。天降宣圣代天立言为生民制宪立法。孔子承天命
                            立圣教施政教于天下。所以圣人之言就是天言圣训就是天训。我们接受圣人的教化
                            就是顺乎天意遂行天命。
                            儒教公羊学有“孔子为王”之说。孔子为素王素王就是无位之王。孔子作《春秋》乱臣贼
                            子惧虽无爵禄之赏斧钺之诛却能“行天子之事”。普通帝王为当下之君当下之王。素
                            王则为“文王”为万世之王。孔子无当下之位却有千秋之位。孔子是万世师表千


                            14楼2017-11-06 21:31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儒教公羊学有“孔子为王”之说。孔子为素王素王就是无位之王。孔子作《春秋》乱臣贼
                              子惧虽无爵禄之赏斧钺之诛却能“行天子之事”。普通帝王为当下之君当下之王。素
                              王则为“文王”为万世之王。孔子无当下之位却有千秋之位。孔子是万世师表千秋文王
                              荀子说“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孔子代天立言布天恩施天德承天
                              命以行教化是“尽伦”制
                              圣王之道就是天道是万古不变的常理常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道是恒
                              常不变万古不易的不因治世而存在也不因乱世而消亡。故儒教万世一统无论世俗政
                              治如何治乱交替变易循环儒教始终是王官学是中国的国教。其“一统”地位即便是
                              在异族统治时期也从未被撼动。
                              没有孔子就没有儒教没有儒教就没有数千年来的中华盛世。儒教文明就是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就是儒教文明中华儿女炎黄子孙都是“天子”和“圣徒”都是昊天上帝的子
                              民和圣王的信徒。


                              15楼2017-11-06 21: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