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王羲之十七帖
王的十七帖,非常有名,学习草书的,几乎没有不学过这个东西的,属於永恒的经典。但是历来理解演绎的都不一样,各有各的方式和气质倾向。具体到我,就是将清丽华滋的王羲之,写成了倾向含浑纵逸的王羲之了。
书法学到一定的程度,临帖就不是单纯的形态模仿了,就会按照自己的审美进行取舍,就是是看人家的谱子、唱自己的调。找自己的感觉去了。这就是旧中有新、新中有旧,我中有古、古中有我。。
这种继承和嬗变的关系,即使中国文化传承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徵。
我们虽然具体做起来,不能够完美,但是那种基本的规律,却绝对不可违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