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使当时身不遇吧 关注:22贴子:983
  • 5回复贴,共1

(今夜月色很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想和你一起抓鹅


1楼2017-11-02 21:23回复
    (这门亲事来的让我怎么说呢,就很意外。从与我同辈的姊妹们的亲事来看,早几年的时候,诏真姐姐嫁与了果郡王,再往后,蕙真妹妹嫁与了敦郡王,皆是圣旨赐婚,正儿八经的天家命妇、王府嫡妻,于是我寻思着,诏真姐姐排行在我先,蕙真妹妹序齿在我后,她俩的亲事很是相似,而中间还余下一个我,本着一样的事儿放在一处办的原则,那大概,我的归处,大抵和她们都不同罢。)
    (出阁这天一早,隔壁的思追姨母受了宫里静贵妃姑母的嘱咐——哦,明儿我就得管贵妃姑母叫额娘了,来替我梳头,我把以上的想法讲给她听,她听了以后笑的很是含蓄,点头直说有道理,最后总结陈词:但你还是嫁给了齐郡王,一样是圣旨赐婚,正经八百的皇子正妻。)
    (所以呢?也没什么所以了,嘉正十四年正月十九,钦天监给掐指算出的黄道吉日,镶黄旗富察氏女,作配于皇子述怀为嫡福晋。)
    @爱新觉罗述怀


    2楼2017-11-02 22:00
    回复
      【要说起我与这位颐真姑娘,用月老的话来说,那叫千里姻缘一线牵,早年时候,相逢于市井,彼时我她皆不识,且还有些龃龉,后来重逢于金銮,为其倾倒——我鲜涉情事,红尘如晦,幸与君识。】
      【此命,我自个儿求的,和额娘提起时,她倒笑话我,这颐真姑娘,本也就是她预备向富察讨的,断不想我自个儿先开了口,省了一顿口舌。我心下叫苦不迭,本就叫兄弟们哂笑许久,眼瞅着人人都儿孙满堂,犹显孤苦伶仃,偌大郡王府,上上下下却不足五人,如今,也算圆满了。】
      【终于等到了十九这日,铜镜里尚还是意气风发的少年,我征服过江南温柔的水,也射过西北凶猛的猞猁,如今策马而来,只为迎接门后,要和我携手的女子。】
      【礼乐戛然,万籁俱寂,一时有些紧张起来,想起前年纳檀书时,不过是张了个灯结了个彩,到底是不同的。一跃踢了马镫,朗声而道】
      本王奉圣旨,迎格格入轿。


      3楼2017-11-03 16:10
      回复
        (我不知道今天这样的日子里,那位即将迎娶我的齐郡王紧张不紧张,反正我是紧张的。我记得我出门以前,阿玛仿佛比我还要紧张,他装的很镇定,可惜一开口就全部暴露了,因为他对我说了一句,别紧张,等到下次就好了。)
        (然后额娘的手顿了一顿,提着他老人家的衣领把他拽走了。)
        (一系列的繁文缛节我早就在嬷嬷的反复教导下记得透熟,从富察府到齐王府的这一路上也顺顺当当,大抵昭示了我往后许多年的平安顺遂。我从前读过的话本子里头,要想有一个圆满的结局,中间就必得历经一点儿波折才算完,但我觉得那也未必,诚然比起一波三折来,一帆风顺就显得来的太过容易,可我能够一帆风顺的时候,就不用再刻意惦记一波三折了。)


        4楼2017-11-04 20:36
        回复
          【似是一早就候着我来,话音甫落,中门大开,只见泰山扶着披上红盖头的姑娘——哦不,出了这道门,她就是本王的王妃了——出来,入轿前喜婆已备下火盆,所有人屏息静候,气氛一时有些凝固,直到王妃轻巧地跨过,稳稳当当进了轿,似是听见长舒一口气,心中一阵荡悦,随后阔步上马,直指王府。】
          【长街看热闹的人很多,一壁看着热闹,一壁说着贺喜,高头大马骑过,一路都笑得停不下来,想我长这么大,婚宴参加过不少,头一次轮到自个儿身上,说不高兴都是假的,于是我带着这份喜悦,迎我的王妃入府,门前她静静站着,只等我开口,跨过这道槛儿,压着声儿问她】
          你怕么?


          5楼2017-11-04 21:20
          回复
            “怕倒不是很怕。”
            (在锣鼓喧天的间隙里,我沉思了须臾,实话实说:)
            “就是有点儿······紧张。”
            (我的这桩婚事,通常被称作亲上加亲,姑母就是婆母,打小她就挺喜欢我的,故而我分毫不用担心这方面的问题,且姑母通过思追姨母明确的向我表了一个态,大意是哪天我若觉着在王府得了什么委屈,尽管到宫里找她告状。再说到我这个未来的夫君本身,原本也要称一句表弟,早先不管愉快不愉快,总是见过面的,到底算不得盲婚哑嫁了。)
            “你呢?”


            6楼2017-11-04 21: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