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构与装甲
装甲防护是“俾斯麦”号最为引人瞩目的方面,也最为人津津乐道。在1941 年5 月27 日最后时刻,英国皇家海军大量的炮弹倾泻也未能将其完全摧毁,舰体没有如通常的战列舰或战列巡洋舰那样被爆炸不断撕开巨大的破口,也没有结构分崩离析的情况发生,最终只是因通海阀被打开而翻沉。
德国的战舰防护从19世纪末以来就一直很出色,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俾斯麦”号战列舰的设计非常注重防护。其舰体结构总重量为46980 吨,而装甲板重量为18700 吨,占结构总重的百分之四十。相比之下,日本海军的“大和”号战列舰虽然结构总重达到了69100 吨,但装甲总重量仅有22895 吨,占结构重量的百分之三十三,比“俾斯麦”号低百分之十。由此可见,号称日本帝国梦幻战舰的“大和”号,很多部位的防护设计并不如“俾斯麦”号严谨。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就开始了特种结构钢和装甲钢的研制。这些工业科研成果为建造“俾斯麦”号战列舰打下了良好基础。“俾斯麦”号装甲防护设计主要分为垂直防护、水平防护和水线下防护。所谓垂直防护主要是指垂直安装的甲板和结构的设计。“俾斯麦”号垂直防护主要针对上层建筑的指挥塔和炮塔等重要部位以及舰体水线以上部分。实际上舰体垂直防护装甲一直延伸到了水线以下。从某种意义上看,“俾斯麦”号垂直防护装甲带沿用了中央装甲堡型的装甲防护类型,在舰体中部用装甲板围成防护圈结构。由于“俾斯麦”号舰体修长,前后主炮炮塔之间间隔大,所以为使炮塔座圈下部分处于装甲防护圈内,装甲防护呈长带状。德国人称为“伸展型装甲堡式结构”
“俾斯麦”号舰体舷墙板外壳结构为装甲板,主装甲带采用厚度为320 毫米的克虏伯渗碳装甲钢,从主甲板以下的上层甲板高度延伸到水下,整个装甲带宽5.2 米,深入水线下2 米左右,长度为170.7 米,覆盖了战列舰水线总长的百分之七十和两层甲板舱室。这使得“俾斯麦”号全部的重要部位都在装甲带保护之下,仅有舰艏和舰艉部分没有装甲(在历次海战中,这些部位很少被炮火命中,哪怕是驱逐舰近距离的交战中,命中舰艇艏艉的情况也很少见)。即便这些部位中弹,造成的损害对战舰也无足轻重。艏艉部位更重要的是防鱼雷和水雷对结构的破坏。“俾斯麦”号装甲带的厚度超过了二战中坦克正面装甲厚度,甚至超过了二战后到80年代前的主战坦克炮塔正面装甲厚度。如此大范围的防护措施在二战期间的战列舰中是独一无二的。主装甲带之所以用于防护水线附近的两层甲板,是因为远距离轰击的炮弹经常大着角地落在水线附近,而且造成的结构破损舰体进水的危害最大。采用320 毫米的渗碳钢装甲带能抵挡这种大着角穿甲弹,而且装甲带卡弹后或被穿透后,穿甲弹的战斗部爆炸不会造成弹着点破口致命性地扩大,从而不会造成大量进水,也不至于危及相邻舱室。
战列舰面对的通常是在20千米左右距离上的大口径火炮攻击,这类火炮弹药口径在300 毫米到460 毫米之间。二战前,德国海军的主要潜在敌人是英国皇家海军,其本土舰队的主力战列舰主炮口径最大为410 毫米,主要使用高爆穿甲弹和高爆榴弹。从19 世纪后期开始,大口径舰炮主要采用高爆被帽穿甲弹射击主力战舰类目标,而高爆榴弹通常用于打击海岸目标、民用船只或摧毁战舰上层建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克虏伯公司的舰炮试验中,用大口径舰炮近距离对400毫米钢靶板轰击时,弹丸虽然穿破了钢板,却卡在了靶板上。相距几十年后,火炮和弹药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战前战列舰主炮洞穿“俾斯麦”号360毫米渗碳钢装甲并不困难,但穿透舰壳装甲带后,难以继续击穿装甲纵隔舱结构。为吸收命中舰艇装甲带炮弹的爆炸能量,“俾斯麦”号在装甲带内壁间隔20 至25 毫米敷设了50 毫米厚度的柚木板。
装甲防护是“俾斯麦”号最为引人瞩目的方面,也最为人津津乐道。在1941 年5 月27 日最后时刻,英国皇家海军大量的炮弹倾泻也未能将其完全摧毁,舰体没有如通常的战列舰或战列巡洋舰那样被爆炸不断撕开巨大的破口,也没有结构分崩离析的情况发生,最终只是因通海阀被打开而翻沉。
德国的战舰防护从19世纪末以来就一直很出色,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俾斯麦”号战列舰的设计非常注重防护。其舰体结构总重量为46980 吨,而装甲板重量为18700 吨,占结构总重的百分之四十。相比之下,日本海军的“大和”号战列舰虽然结构总重达到了69100 吨,但装甲总重量仅有22895 吨,占结构重量的百分之三十三,比“俾斯麦”号低百分之十。由此可见,号称日本帝国梦幻战舰的“大和”号,很多部位的防护设计并不如“俾斯麦”号严谨。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就开始了特种结构钢和装甲钢的研制。这些工业科研成果为建造“俾斯麦”号战列舰打下了良好基础。“俾斯麦”号装甲防护设计主要分为垂直防护、水平防护和水线下防护。所谓垂直防护主要是指垂直安装的甲板和结构的设计。“俾斯麦”号垂直防护主要针对上层建筑的指挥塔和炮塔等重要部位以及舰体水线以上部分。实际上舰体垂直防护装甲一直延伸到了水线以下。从某种意义上看,“俾斯麦”号垂直防护装甲带沿用了中央装甲堡型的装甲防护类型,在舰体中部用装甲板围成防护圈结构。由于“俾斯麦”号舰体修长,前后主炮炮塔之间间隔大,所以为使炮塔座圈下部分处于装甲防护圈内,装甲防护呈长带状。德国人称为“伸展型装甲堡式结构”
“俾斯麦”号舰体舷墙板外壳结构为装甲板,主装甲带采用厚度为320 毫米的克虏伯渗碳装甲钢,从主甲板以下的上层甲板高度延伸到水下,整个装甲带宽5.2 米,深入水线下2 米左右,长度为170.7 米,覆盖了战列舰水线总长的百分之七十和两层甲板舱室。这使得“俾斯麦”号全部的重要部位都在装甲带保护之下,仅有舰艏和舰艉部分没有装甲(在历次海战中,这些部位很少被炮火命中,哪怕是驱逐舰近距离的交战中,命中舰艇艏艉的情况也很少见)。即便这些部位中弹,造成的损害对战舰也无足轻重。艏艉部位更重要的是防鱼雷和水雷对结构的破坏。“俾斯麦”号装甲带的厚度超过了二战中坦克正面装甲厚度,甚至超过了二战后到80年代前的主战坦克炮塔正面装甲厚度。如此大范围的防护措施在二战期间的战列舰中是独一无二的。主装甲带之所以用于防护水线附近的两层甲板,是因为远距离轰击的炮弹经常大着角地落在水线附近,而且造成的结构破损舰体进水的危害最大。采用320 毫米的渗碳钢装甲带能抵挡这种大着角穿甲弹,而且装甲带卡弹后或被穿透后,穿甲弹的战斗部爆炸不会造成弹着点破口致命性地扩大,从而不会造成大量进水,也不至于危及相邻舱室。
战列舰面对的通常是在20千米左右距离上的大口径火炮攻击,这类火炮弹药口径在300 毫米到460 毫米之间。二战前,德国海军的主要潜在敌人是英国皇家海军,其本土舰队的主力战列舰主炮口径最大为410 毫米,主要使用高爆穿甲弹和高爆榴弹。从19 世纪后期开始,大口径舰炮主要采用高爆被帽穿甲弹射击主力战舰类目标,而高爆榴弹通常用于打击海岸目标、民用船只或摧毁战舰上层建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克虏伯公司的舰炮试验中,用大口径舰炮近距离对400毫米钢靶板轰击时,弹丸虽然穿破了钢板,却卡在了靶板上。相距几十年后,火炮和弹药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战前战列舰主炮洞穿“俾斯麦”号360毫米渗碳钢装甲并不困难,但穿透舰壳装甲带后,难以继续击穿装甲纵隔舱结构。为吸收命中舰艇装甲带炮弹的爆炸能量,“俾斯麦”号在装甲带内壁间隔20 至25 毫米敷设了50 毫米厚度的柚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