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吧 关注:84,654贴子:717,009
  • 9回复贴,共1

别把孤僻当自闭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孤僻症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大脑失调症状。注意:它是一种失调,而不是一种疾病。孤僻是指人的性情孤独怪异,难与常人相处,属于一种性格特征。


IP属地:广东1楼2017-11-01 17:00回复
    儿童孤僻的表现   有孤僻性情的孩子常有以下表现:
    1、言语及认识方面异常。  表现为不爱讲话,不爱与其他人接近、交往,对别人的呼喊没有反应,也不跟人打招呼。
    2、社会交往能力和行为异常。  表现为对亲友无亲近感,缺乏社会交往方面的兴趣和反应,不爱与伙伴一起玩耍。
    3、不关心别人。  心理学家认为儿童个性的发展和社会化过程的实现,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
    -----------------------------------------------------------------------------------------------------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觉得和自闭症的一些特征很像啊。


    IP属地:广东6楼2017-11-01 17:11
    回复
      儿童孤僻的原因
      1、性格内向。  媛媛是一个内向害羞的女孩子。当班里小朋友热火朝天地讲着自己的五一见闻时,媛媛只是静静地在一旁听着;当小朋友们在大型玩具上开心地爬上爬下追逐嬉戏时,媛媛坐在秋千上静静地看着;当小朋友们拿出从家里带来的玩具交换时,媛媛抱着她的布娃娃独自玩耍……这类孩子常常表现得比较安静、胆小,对新事物适应缓慢。如成人给他新的玩具或图书,他却表现的无所谓;其他小朋友主动与其打招呼,他却视而不见。
      2、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  有的孩子因父母离异或病故,生活在单亲家庭,缺少应有的家庭温暖,因而性格孤僻,对周围事物冷漠。
      3、家庭教育严厉。  父母成天板着面孔对待孩子,压抑了孩子的情绪。因一点小事常厉斥责孩子,使孩子对父母望而生畏,心情总处于紧张状态,导致孩子更加不愿说话。
      4、长期看电视。  长期依赖电视的儿童因为缺乏一定的人际交流,会变得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有些孩子会表现得对周围事情漠不关心,非常反感他人干扰其看电视,心情容易烦躁。而他们的行为模仿力却很强,会经常模仿电视中人物的语言、声调和动作。有的孩子甚至会把广告词背得滚瓜烂熟,却常常文不对题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甚至发展到自言自语的反常状态。


      IP属地:广东7楼2017-11-01 17:12
      回复
        改善儿童孤僻的方法
        1倾注关爱  关爱是家长与幼儿之间增进感情的基础。爸妈要在态度上对宝宝亲近,生活上对宝宝体贴。你爱的暖流滋润宝宝的心田,宝宝在感受爱的同时,悄然改变孤僻的性格。爱是转变孩子孤僻性格的前提,没有"爱心",再好的方法也不可能奏效。
        2投其所好  幼儿一般都多贪玩,当你以他喜欢玩的东西作为交流话题时,就能触动他心灵的"热点",进而产生语言上的共鸣。
        3学会理解  孤僻的幼儿,都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自闭心理,当他在生活中遇到一些不顺心的小事,如不会系鞋带,衣服一时穿不上去时,家长应给予理解并耐心帮助提示他。
        4积极评价  幼儿也有一定的自我意识,尤其看重家长,老师对自己的态度以及如何评价自己,欲使孤僻幼儿道出心声,应从满足其正当心理需要出发,把握时间,多运用表扬、鼓励的方式,顺其自然地与之心理相容,使他产生语言交流的欲望。
        5户外活动  心理学家的试验结果表明运动刺激对儿童心理发展是很重要的。因此,对于性格孤僻,不合群的儿童,要多让孩子和其他儿童一起锻炼,一起做游戏,共同活动以培养孩子热爱集体和良好性格。
        6触觉交流  有研究发现,一生下来就失去上述交流的婴儿,在成长过程中会表情冷淡,发音迟缓,性格孤僻而难与同龄儿和睦相处。母亲经常抚摸、拥抱婴儿所产生的肌肤接触,婴儿依偎着温暖的乳房后,能在大脑中产生安全、甜蜜的信息刺激,这对其智力发育起催化作用。高桥的研究发现,一生下来就失去上述交流的婴儿,在成长过程中会表情冷淡,发音迟缓,性格孤僻而难与同龄儿和睦相处。  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下去,就能开启孤僻幼儿的心扉,并产生良好的效果。
        7避免酸性食物  酸性食物并非指食物的味道而是指其性质而言,如各种肉、蛋及糖类等。这类食物正是被人们所看重的"高营养食品",往往被家长作为首选食品而列入儿童的食谱中。但是,它们进入人体后的最终代谢产物为酸性成分,可使血液呈酸性,改变血液正常的弱碱性状态,导致酸性体质,从而使参与大脑正常发育和维持大脑生理功能的钾、钙、镁、锌等元素大量消耗掉,引起思维紊乱,使孩子患上孤独症。


        IP属地:广东8楼2017-11-01 17:13
        回复
          儿童孤僻与自闭症的区别
          虽然自闭症早期发现比较重要,但家长也不必草木皆兵,随便给孩子“贴标签”,性格上的孤僻冷漠与自闭症是完全不同的,喜欢在家“宅”着,缺少与人的交往沟通,封闭内心等,大多由家人关心不足或逃避学业社会压力造成,对于这一人群,通常经过心理调节,鼓励他们离开自己的狭小空间,多走出去,在不断与人交往过程中提升自信,是可以认识到自我存在的地位和价值,从而得到改变的。
          自闭症的表现  自闭症也称为孤独症:自闭症的男女患病比例约为3~4,患儿一般会在三岁前表现出社交发展、沟通和行为等方面的异常。例如,社交方面,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与人缺乏目光接触,不能主动与人交往、分享或参与活动,想象力较弱,极少通过玩具进行象征性的游戏活动;沟通方面,语言发展迟缓和有障碍,说话内容、速度及音调异常,对语言理解和非语言沟通有不同程度的困难;日常行为方面,坚持某些行事方式和程序,拒绝改变习惯和常规,并且不断重复一些动作,兴趣狭窄,会极度专注于某些物件,或对物件的某些部分或某些特定形状的物体特别感兴趣。研究认为,自闭症越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治疗效果则越好,3-6岁为治疗的最佳时机。


          IP属地:广东9楼2017-11-01 17:14
          回复
            孤僻症通常出现在儿童期的前三年中,并会在人的一生中延续。在很多儿童患者中,这些症状会随着外界的干扰或年龄的增长而得以改善。有些孤僻症患者最终会在正常和几近正常的状态中度过一生。


            IP属地:广东10楼2017-11-01 17:17
            回复
              孤僻症和自闭症是不同的,干预方式也不一样,不要拿自闭症的那种干预方法用在孤僻症上,否则会教出机械小孩。确诊是关键。但现在除了大城市大医院的极少部分有经验有责任心的专家外,大部分医生都缺少经验,更有一部分医生为了钱缺了良心。不说话,不应人在孤僻症和自闭症都有类似表现,经验不足的医生容量误诊,只要不说话,不应人就划为自闭症范围。


              IP属地:广东11楼2017-11-01 17:26
              回复
                发现小孩有类似孤僻(或自闭)的一些特征后,先查找家庭原因,有没有长期看电视用手机,长期没人陪玩,长期不出去玩,不出去接触陌生人,如果有这方面,就先改变这些,多带小孩出去玩,多接触人,多陪说话,经过一段时间的家庭干预,能有比较大的改善的,基本算是孤僻症,而不是自闭症。


                IP属地:广东12楼2017-11-01 17:33
                回复
                  儿童孤僻症的发生可能与小儿大脑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以及环境改变等有关。孩子在家中无伴可玩,一个人独来独往,生活刻板、单调,整日生活在孤僻中,长期如此-孩子语言、情感、兴趣、行为、动作以及感知、注意、记忆和思维的发展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以致出现心理和行为方面的异常,导致孤僻症。


                  IP属地:广东14楼2017-11-01 17:36
                  回复
                    一个没有传染性的疾病出现成倍大爆发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可能的。自闭症谱系把自闭症人为扩大化,把家庭教育问题,个人性格问题所形成的孤僻行为也当成自闭症。一旦都采用典型自闭症方法,会把很大一部分非自闭症的教成自闭症了。更加害人。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11-03 20: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