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吧 关注:28,213贴子:1,259,698
  • 3回复贴,共1

《战争事典011·关东侵攻》一文的错误校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粗略看了这篇文章的“关东侵攻”本体部分,也就是长尾景虎的战史部分。看完后只能说原作者对关东的历史不熟悉,对史料原文存在极大的误读,这类错误的读解比比皆是。

(一)原文:“到了(永禄三年)八月,关东出阵的准备基本完成,长尾景虎于八月二十四日写信告诉上野馆林城城主长尾显长,自己即将出阵,命令其做好准备”。
订正:永禄三年的上野馆林城城主是赤井文六,当时还是上野的馆林赤井氏控制馆林城,并不是长尾显长。长尾显长出生于弘治年间,永禄三年时年龄只不过个位数。原作者提到的这封书信出自《北越军谈》,是长尾景虎写给“长尾新五郎”的,实际上应该指当时下野的足利长尾氏当主长尾当长,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越佐史料》错误地将其注释为是长尾显长,因此被原作者误抄。原作者不了解上野的国众,所以犯了非常明显的错误。
(二)原文:“九月二十八日,越后军攻克了上野的岩下、沼田诸城,并入住厩桥城。入嗣沼田氏的北条孙次郎兵败被斩”。

订正:越后军攻克上野岩下、沼田城是在永禄三年的九月五日,并不是九月二十八日。更准确的说,两城都是不战而降,谈不上“攻克”。北条孙次郎并没有兵败被斩,他是弃城逃亡,在后来的文书中还有他存活的记录。
(三)原文:“长尾景虎乘胜追击,包围了那波氏主城赤石城和赤井氏的馆林城”。
订正:长尾景虎并没有包围赤井氏的馆林城。另外,原作者此处写到“赤井氏的馆林城”,又与前文“馆林城城主长尾显长”的说辞明显矛盾,可见对上野历史不熟悉。

(四)原文:“十二月七日,越后军攻克了赤石城,上野那波氏残部逃往信浓投奔武田信玄”。
订正:那波氏当主那波宗俊将儿子那波显宗交给了越后军,那波氏衰落,并没有出奔信浓。
(五)原文:“(永禄四年)二月下旬,长尾景虎从厩桥城出发,其先头部队压制了古河城”。
订正:长尾景虎在永禄四年正月就已经从上野进入武藏,并没进兵下总压制古河城。当时古河城的城主是古河公方的家老梁田晴助,当时已经是长尾景虎的人。

(六)原文:“(二月)与此同时,甲斐的武田信玄的援军万人从甲斐国都留郡吉田(原文阙后半部分,大意是从吉田出发进入相模救援北条)。骏河的今川氏真尽管因为父亲今川义元在去年六月死于织田信长的奇袭而内部不稳,但还是派出了援兵,进驻河越城参与防守”。
订正:武田信玄率领一万人从甲斐吉田进发,是永禄四年三月二十四日,并不是二月。至于今川氏真派出援军进入武藏河越城,则应该是永禄三年冬的时候。
(七)原文:“下总的千叶胤富和下野的那须资胤也背离北条氏康,加入了长尾景虎一方”。
订正:千叶胤富没有背离北条氏康,完全没有证据。
(八)原文:“三月三日,长尾景虎大军到达当麻”
订正:应该是三月二日
(九)原文:“三月底,长尾景虎军到达了酒匂川,对岸就是小田原城”
订正:长尾景虎军到达酒匂川是三月二十四日,三月底时已经退兵
(十)原文:“长尾景虎凭借绝对优势的兵力,将小田原城周围的据点稻毛、小杉、小札、权现山、信浓坂、大矶边等一一摧毁”
订正:原作者毫无基本的地理常识,又胡乱读解史料。稻毛(应为稻城)、小杉、小札(应为小杉)、权现山都是武藏的城,根本不是小田原周围的据点。信浓坂更是武藏、相模的交通要道,不是什么据点。至于“大矶边”,则是长尾军进入相模后布阵的地方之一。

(十一)原文:“闰三月四日,以佐竹义昭、宇都宫广纲、小田氏治为代表的关东国人领主向长尾景虎建议撤军。当时,武田军和今川军作为北条氏康的援军已经分别到达了油井城和河越城,威胁着长尾景虎军的背后”
订正:长尾景虎在三月底就已经从小田原城撤军,闰三月三日已经撤退至镰仓,根本不会等到闰三月四日才被要求撤兵。武田军派援军进入油井城,是在永禄四年三月十日,不是闰三月;至于今川氏真派援军进入河越城,则是永禄三年冬。


IP属地:浙江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7-10-27 01:24回复


    IP属地:浙江2楼2017-10-27 01:25
    回复
      (十二)原文:“(永禄四年,上杉谦信)自己带着陆奥会津的芦名氏和出羽大宝寺氏的大宝寺氏等人,南下信浓”。
      订正:此说大误,原作者欠缺最基本的史料读解能力。当时实际上是上杉谦信顾虑到武田信玄会唆使加贺、越中一向一揆入侵越后,于是向芦名、大宝寺讨要借兵,使他们屯兵在越后西滨,如果越中方面有变故,就调动他们兵力去对付。不是上杉谦信带着大宝寺、芦名南下信浓的意思,上杉谦信对他们两家根本没有支配权力。


      IP属地:浙江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17-10-27 11:52
      回复
        日本战国史大神,本日战小白只能看看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7-11-06 00: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