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应当理解,前面讲的那个过程实际上要比我们指出的更为复杂。不仅水分子进入空气,不时还有氧分子或氮分子跑到水里,这样空气就溶解在水中;氧和氮的分子进入水中,水里就有了空气。如果我们突然抽走空气,那么空气分子出来要比进去的来得快,这样会形成气泡。
这又让我们想到,从原子的角度去看物质溶于水中又是一种怎样的过程呢?
食盐,是一种固体,一种晶体,并且具有“食盐原子”的有规则排列。严格来说,这种晶体不是由原子而是由我们所谓的离子构成的。离子就是带有额外电子的原子,或失去一些电子的原子。在食盐晶体中我们发现了氯离子(带有一个额外电子的氯原子)和钠离子(失去一个电子的钠原子)。在固态食盐中,所有的离子都由于电的作用而吸引在一起。但是当我们把食盐投到水里后就会发现,由于带负电的氧和带正电的氢对离子的引力,有一些离子离散了。一些氯离子松开来,其他的原子则以离子的形式在水中浮动。水分子中的氢原子一端大多数靠近氯离子,而在钠离子周围的大多是氧原子的哪一端,因为钠是正的,而水的氧原子一端是负的,它们之间有电的吸引。
我们投食盐于水中通常会觉得食盐并没有溶化原因在于,当某些原子离开晶体时,另一些原子又重新聚集到晶体上。整个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犹如蒸发的情况,它取决于水中的盐的含量是超过还是少于形成平衡所需要的数量。
如果增加食盐溶液的温度,那么原子离开的比率会增加,而原子回来的比率也会增加。结果是一般很难预言会朝哪一个方向发展,固体溶解得多一些还是少一些。
当温度提高时,大多数物质更易溶解,但是某些物质却更不易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