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行》
武侠小说中,有几种老掉牙的解扣方法:易容,亲子相像(可以父子,也可以兄弟,姐妹,)
易容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方式,尤其在武侠的世界里,他是那么的理所当然(伟大的古人点穴都会,何况易容)又总是那么让人觉得差了点什么,不过金庸喜欢用这个东西,没有易容,《天龙八部》整个暗藏阴谋就无法实现
而亲子相比起易容显然就更无法让人接受了,毕竟人不是克隆出来的,谁的基因里都要有父母双方,哪怕孩子和父母一方长相行为十分相似,也不会相似到无法分辨的地步,好在江湖除了长相,还有一种身份识别,就是武功招式,有时武功招式就像身份证一样,所以萧老爷子客串儿子就比较让人信服了。至于双胞胎,尽管有些外人无法区分,不过至亲之人是决计不会错误的。可是偏偏《侠客行》不同意。
《侠客行》就是一对亲兄弟的双龙会,性格迥异,相貌相像,这已经是老段子了,金庸也不能免俗,不过双线程叙事方式用得圆滑活泼,可见金大侠的功底,《侠客行》就像一个水面,尽管涟漪不断,两个波源不断冲突,终归是在一个水面上。所以小说尽管不断有亮点出现,却叙述的四平八稳。
直到小说最后几个章节,小说才突然拔高,最大的扣子解开,原来小小岛屿不是地狱而是天堂,人人乐不思蜀,倒像是《武林外传》里的金香玉。石破天到最后修成仙境武功,却总是让金迷不能买账,毕竟,他成了天下第一后,小说也就完了,武功学完了既不能安邦天下,也不能玩乐人间,仍然一句我是谁,继续混沌,这武功学得太冤了……
★《神雕侠侣》
抛开一切不说,只说结构。
记得某个评论家说:如果小龙女跳崖后,小说戛然而止,那么神雕绝对是上乘之作。
我深深同意这种观点
诚然,多数金迷不同意,而且板砖西红柿混着扔了,没有那16年的等待,你杨过小龙女还叫什么杨过小龙女!!!
要我说,《神雕侠侣》是一部为情节牺牲布局的小说。
小说就像一个硕大的身躯,一个硕大的脑袋,却由一根细细的脖子连接,而这细细的脖子,就是杨龙的爱情,不过也恰恰是这份爱情的一分无理两分无力七分痴……才让神雕的情戏升华。
顺便支持一下倪匡的观点:小龙女出古墓前后性格有些矛盾,前者的冷峻应该以李若彤版为准,出古墓后的天真应该以范文芳版为准,迷一样的女子,难道真因为一场误会的云雨,就天仙动了凡心,仙女变成了少女?这样的变化,消释了仙女的恬然天成,原来不是只笑他人看不穿,而是实在自我看不穿。好在,童话依然美丽。
★《倚天屠龙记》
小说有些虎头蛇尾
石破天在小说结尾才成了天下第一,张无忌在小说前半部就已经基本天下第一(剩下个张三丰还是自己一头的)
乔峰一辈子都在自我身份矛盾中挣扎,张无忌尽管也是正邪双身份世家,却在两方联姻的同时,早早取缔了这层顾虑。何况到后期所谓正邪,已成了武林和朝廷。(武当爷爷和爹,明教义子女婿救命恩人)
郭靖一生国仇家恨,张无忌是和蒙古郡主打打杀杀越打越浓;至于家恨,他恨谁都不知道,弄清楚了,该下手的也几下就结果了,无从下手的就一阵囫囵吞枣。
令狐冲一辈子病怏怏从开头到结尾,张无忌开头病,没过多久就好了,还成了天下神功
杨过一生缠绵一个爱情,纠缠一群暧昧,张无忌就是两个暧昧似的爱情和两个爱情似的暧昧,总之老妈那句:别相信漂亮女人是白说了
总之武侠小说主角该有的问题张无忌都遇到了,他却那么轻而易举的化解了,可是这份化解,又总是轻佻。
把小说分层:
1.老一辈的杂七杂八(觉远郭襄加冰火岛)
2.小张无忌被伤到偶得天书
3.张阿牛到光明顶
4.明教那旮旯点事
5.成昆的大阴谋
集万千宠爱的张无忌在小说中部的光明顶就已经走向了人生的巅峰,小说读到光明顶,所有读者压抑的一股气随着“无忌!他是无忌孩儿!!”而全部释放,人生得意尽需此
而后,明教主带着一群比他更像教主的教众开始扬眉吐气,可是我们却越往后越发现,无忌孩儿武功越练越厉害,感情也越来越含糊,这些在这里就不说了,毕竟英雄难过美人关。
可是成昆这个包袱抖的实在不响,成昆武功高吗?当然高,成昆是坏人吗?,当然是。可是一想起这个坏人,总觉得一点分量都没有,一切阴谋都是他,一切坏事都是他,可是这个人就这么没水平,就好像大家一直在等他,可是等来个大失所望一样,加上后期历史人物的登场,让整个倚天在后半部感觉俗之又俗,虎头蛇尾
好在张无忌继续着两女瓜葛,大家也就瞧个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