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吧 关注:323,564贴子:3,813,777

二叔关于《一人之下》的最新访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有《一人之下》的创作故事还有二叔对国漫的看法!!!lz是在广州的一家晚报上看到的


IP属地:广东1楼2017-10-23 22:34回复

    整整半版唉


    IP属地:广东3楼2017-10-23 22:35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10-23 22:48
      收起回复
        大大好厉害!!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10-23 23:00
        收起回复
          这么*的吗?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7-10-23 23:29
          收起回复
            看不清,有高清的吗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7-10-23 23:31
            收起回复
              求高清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10-23 23:52
              收起回复
                请问这是哪一期的报纸诶?


                IP属地:天津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7-10-24 00:07
                收起回复
                  帖子都沉了啊,好像很多人都不知道,我把专访贴出来吧~


                  IP属地:广东10楼2017-11-18 22:12
                  回复
                    1. 森林之旅只有老虎狮子 也会很乏味
                    羊城晚报:《一人之下》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角色,这些人物有没有原型?
                    米二:性格上没啥原型,基本都是从角色设定上的经历推演出来的。 外形上倒是有许多参考,比如冯宝宝的造型是日剧《spec》中的户田惠梨香和《野猪大改造》里堀北真希的综合,王也的脸型参考金城武,王也的父亲形象则参考了马龙·白兰度。


                    IP属地:广东11楼2017-11-18 22:13
                    收起回复
                      羊城晚报:主角张楚岚看上去是隐含大招、逐渐开挂的角色,许多读者对他有很大的期待。但在你的创作中他的存在感不是特别强,漫画更像是着力于塑造异人群像。这样的设定是为什么?
                      米二:基本上大家都能看得出,《一人之下》是一部以道家为基础世界观来展开的作品。作为作品的主角,身上带着道家隐逸的气质很正常。而且我设定角色时,喜欢先大致捋出角色的经历,再反思这些经历会如何影响角色的性格。所以,当推演完张楚岚的全部经历之后,我实在没法把他刻画成一个锋芒毕露的人。
                      而且我一直相信,只有什么鸟都有的林子,才叫大森林。创造一个大森林确实有难度,但这样才让我觉得更有趣。把这个大森林创造出来,可以去关注森林中的王者——那些老虎、狮子、雄鹰之类的固然令人叹为观止,但当我写腻了、读者也看腻了,换一种心情再去审视这林中众生——那么沟渠里的老鼠、暗夜树枝上的乌鸦一样也有独特的魅力。张楚岚在这片森林当中自然有着重要且独特的位置,但他同时还兼具着导游的任务,不能把游客的视线全部抢夺到自己身上。那样这趟森林之旅就乏味了。


                      IP属地:广东12楼2017-11-18 22:13
                      回复
                        2.以中国人的身份去写 自然有地道中国味
                        羊城晚报:运用中式题材是国产漫画创作的一种趋势。如何将诗词、传统文化经典等中国文化元素自然融合在现代题材的漫画中,而做到毫无违和感?
                        米二:至于谈到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题材融合,挺有意思的,我的态度是不要刻意想着这件事:只要以一个中国人的身份去写,以中国人的态度去写、以中国人的思考方式去写,不必强求什么融合,它就是一部地地道道的中国作品。
                        那些我们现在视之为传统的,当年也都是最现代最新潮的东西;而我们现在所经历的,多少年后也会变成那时人们口中的传统。经历过的一切就在我们骨子里,想抹也不是轻易能抹掉的。把它原原本本地表达出来,不管其中有没有诗词歌赋或其他元素做点缀,都是最地道最中国味的作品。


                        IP属地:广东13楼2017-11-18 22:14
                        回复
                          羊城晚报:但近来我们原创动漫界的中式作品确实也更多了。
                          米二:其实,在除了小说之外的文创领域,我们大都曾经师从国外,流行音乐也好,影视也罢,乃至动画漫画皆是如此。所以这些领域的前辈在一开始学习了国外优秀表现形式的同时,不免也把对方的精神内核给复制过来了。以至于早期的国产漫画连载,你都会看到相对浓厚的日本或者欧美文化的影子。单就漫画这块来说,随着当年这些前辈们的成熟,和后来我国整体漫画产业的提升,以及日漫的退潮,如今新生代作者的学习对象也都以国内为主,也更自信了。现在我们大多的作品就是纯正的中式作品。


                          IP属地:广东14楼2017-11-18 22:14
                          回复
                            羊城晚报:除了融入道家武学体系的《一人之下》,您还创作了《九九八十一》这样的玄幻漫画,您对中国传统经典、玄学理念是否有研究?
                            米二:《一人之下》和《九九八十一》这两部作品的出品时间和创作时间其实是颠倒的。出品上,是先有“九九”再有“一人”,但是在故事的创作上,“一人”故事的诞生早了“九九”将近好几年。“一人”在大概十年前就已经成型了,漫画的第一回也制作完成,由于种种原因,最终这个作品当时没写。而几年后“九九”的创作选题是编辑提出的,在故事的制作过程中我发现它某些气质和“一人”重合,所以就从“一人”的世界观中截取了一部分放到了“九九”中。这一部分就是一些传统的玄学文化类的东西。
                            提到这个部分,我确实只了解一点皮毛,不是谦虚,真的只是皮毛而已。这些皮毛不足以支撑我做完整部作品,它仅仅达到了让我知道该往哪些方向寻找资料的程度。所以感谢互联网,没这玩意,作品里很多东西我是做不出来的。


                            IP属地:广东15楼2017-11-18 22:15
                            回复
                              3.作品成功不在乎类型 在于能否打动人心
                              羊城晚报:许多将历史题材现代化的作品大获成功,如《狐妖小红娘》、《镇魂街》等等。您觉得这种成功可以复制或者成为国漫创作的经验吗?
                              米二:不能,不能复制。这种看法只是马后炮式的倒推结论,也有大批其他类型作品获得成功。如果能用类型去预测作品是否成功,那作者和投资人轻松死了。成功当然包含很多因素,而且可能很多重要的因素与作品本身无关。毕竟作品是决定性的,就只说作品本身,衡量一个作品的核心标准就是是否能打动人心。画一个数轴,x代表读者人数,y代表思想深度,y值高我们就可以说它深刻,x值高那就可以说成功了。双高则是所有作者都想达到的境界吧。


                              IP属地:广东16楼2017-11-18 22: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