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贴献给所有准备入坑,没条件越野,没条件竞速,以及喜欢骑游的朋友们。
今天向大家介绍一款公路车,全地形公路车(Gravel Bike)。借用美骑网一篇贴子的一句话做开场白“一部分中毒已深的公路自行车爱好者,早就不满于在铺装路面上和时间赛跑了,同时因为中毒已深,他们并不乐意把公路车的骑行姿势换成骑山地车舒展的姿势,于是他们开始走上了这样的进(zuo)化(si)路线。”
同时一部分山地车车友把自己的爱车改成山马(我并不能理解山马出现的初衷),或许因为平时代步,或许因为很难找到一个经常越野的地方,或许因为想追求一下更快的速度。。。经常会出现光头胎,硬叉的山(qi)地(pa)车。在这里就不做讨论了,也许因为资金问题,也许因为你们喜欢。无论因为什么,我都不想在我的贴子里出现打口水仗的情况,所以,喷子们,键盘侠,请你们绕道,我不欢迎你们。
简单介绍一下我的车,先上图,配置随后献上。





整车是Cannondale(佳能戴尔)Slate,原车配置是禧玛诺105油压碟刹,后改装升级,套件为速联eTAP无线电变(拆掉了前拨),CX1曲柄,HSCER陶瓷中轴,乌克兰GARBARUK正负齿椭圆盘,KMC绿钻链条,red11-25t飞轮,FAR X7(没有左撇子版,自编的)轮组,WTB Resolute 42c外胎,hope碟片,以及心情件钛螺丝若干。
在骑过大部分种类的自行车之后(大组车,TT车,山地车,只有软尾没骑过),发现这些车型里总有那么几个地方不方便,或者说受限制。举几个例子:公路车雨天就很不爽,路面湿滑,制动效果变差,尤其遇到盲道或者非常矮的台阶处,不留神就容易摔,看见水坑心里更是没底。骑游走便道,或者骑到某个景点,遇到不好骑的路面,只好无奈下车扛。山地车铺装路面就不爽了,出去玩跟骑都累死累活的,再加上重量没有优势,看到坡别提多绝望。在市区穿行,遇到机动车乱停或者堵车的情况,没有半个机动车宽的位置,真的甭想从两辆机动车中间的夹缝中过去。后来我就想过有没有一种车,虽然它不会某一领域特别出彩,但是它会兼顾所有的性能呢(速度,越野,舒适,轻便)?越野公路就映入了我的眼帘(我从没考虑过把山地车改装成山马,并不是我对改山马有意见。这里不做讨论),只是无奈于没有那么好的车技,几乎等同于公路车外胎宽度的齿胎并没有让我觉得会对自己有什么帮助。在我说服自己买软尾的那几天,闲来在当地车店翻图册,看到了这款Cannondale Slate。公路车,耐型车型的几何角度,一根30毫米行程的前叉,后上叉和后下叉使用SAVE避震技术(测评网站上说就是增加了后上、下叉的弹性来实现避震)以及最大可兼容42c(有朋友告诉我说实际上可以兼容47c)的外胎和650b轮圈(也叫做27.5的轮圈),我毫无犹豫的将它收入麾下。
一转眼三个月过去了,我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骑它,超六被我冷落好久了,怪可怜的。说说感受,刚开始骑上它的时候感觉非常舒服,没有了公路车的硬朗,起车发力反馈也很好,之前一直骑TT,起车真心累。然后一周左右发现长时间高速巡航非常的累,换掉自带轮组后好些。30毫米的前叉应对颠簸路,碎石路,草坪(十一假期期间和朋友骑车出去玩,遇到大堵车,果断骑进旁边的草坪)足够用,而且软叉相对于硬叉,舒适程度(有越野公路在把立下方设计避震,没体验过,不敢说好还是不好)不是差一星半点,前叉锁死之后,还是会有一丢丢的量,不过完全不会影响什么。车落地的当天,就把双牙盘系统改成了单盘,之前一直踩O记56-44t的椭圆盘,就以为50的牙盘自己不会有压力,毕竟要兼顾速度和爬坡,不出一个礼拜我就发现我错了,我才意识到这个车的性能和定位,果断换了42t的椭圆盘(关于椭圆盘和圆盘,因为我自打今年年初换上椭圆盘,经过一年的磨合,肌肉记忆已经形成了,发力产生了变化,所以就再也不想碰圆盘了。爬坡和巡航,非常有优势)。外胎的取向上,其实我偏向光头(原因是绝大部分骑行的路段,无论是代步还是骑游,基本上都是铺装路),毕竟宽胎牺牲了速度增加了抓地力,可是相比较齿胎,更不利于雪天骑行,目前马上就要进入冬季,我只好妥协。经过这一番折腾过后,现在这辆车对于我而言无限接近于完美。本想用速联cx1套件的,飞轮可以进一步增加齿数,应对不同的路面,无奈我并不喜欢太多线管映入我的眼帘,还有机械变速的维护与保养,最终我放弃了这个念头。总结一下就是,这个车满足了我所有的需求,在追求速度与激情的时候,40+的速度可以有,在路面变得糟糕的时候,我也不慌,在20%左右坡度的爬坡中,42t的椭圆盘搭配25t的飞轮足以让我去征服它。
虽然Gravel Bike这个群体还很小,但是我坚信这个群体会逐渐变大,就像Cannondale对它的定位,“乐趣是它的唯一目的”。可以根据自己所在地的情况和自己的偏好改装自己的车,让它在骑行的时候帮助自己战胜所有的情况。
ps:车子多少钱也不做讨论,全看你想要什么,追求什么。有些人认为在自行车上的投入不值得,那就不值得;有些人在这个领域投入还乐此不疲,那就值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啦。。。写这么点东西,花了好几个小时,我也是再一次深深的佩服自己的文笔,也是足以以此来调侃一下自己了。

被我冷落的超六(笑。。。)
今天向大家介绍一款公路车,全地形公路车(Gravel Bike)。借用美骑网一篇贴子的一句话做开场白“一部分中毒已深的公路自行车爱好者,早就不满于在铺装路面上和时间赛跑了,同时因为中毒已深,他们并不乐意把公路车的骑行姿势换成骑山地车舒展的姿势,于是他们开始走上了这样的进(zuo)化(si)路线。”
同时一部分山地车车友把自己的爱车改成山马(我并不能理解山马出现的初衷),或许因为平时代步,或许因为很难找到一个经常越野的地方,或许因为想追求一下更快的速度。。。经常会出现光头胎,硬叉的山(qi)地(pa)车。在这里就不做讨论了,也许因为资金问题,也许因为你们喜欢。无论因为什么,我都不想在我的贴子里出现打口水仗的情况,所以,喷子们,键盘侠,请你们绕道,我不欢迎你们。
简单介绍一下我的车,先上图,配置随后献上。





整车是Cannondale(佳能戴尔)Slate,原车配置是禧玛诺105油压碟刹,后改装升级,套件为速联eTAP无线电变(拆掉了前拨),CX1曲柄,HSCER陶瓷中轴,乌克兰GARBARUK正负齿椭圆盘,KMC绿钻链条,red11-25t飞轮,FAR X7(没有左撇子版,自编的)轮组,WTB Resolute 42c外胎,hope碟片,以及心情件钛螺丝若干。
在骑过大部分种类的自行车之后(大组车,TT车,山地车,只有软尾没骑过),发现这些车型里总有那么几个地方不方便,或者说受限制。举几个例子:公路车雨天就很不爽,路面湿滑,制动效果变差,尤其遇到盲道或者非常矮的台阶处,不留神就容易摔,看见水坑心里更是没底。骑游走便道,或者骑到某个景点,遇到不好骑的路面,只好无奈下车扛。山地车铺装路面就不爽了,出去玩跟骑都累死累活的,再加上重量没有优势,看到坡别提多绝望。在市区穿行,遇到机动车乱停或者堵车的情况,没有半个机动车宽的位置,真的甭想从两辆机动车中间的夹缝中过去。后来我就想过有没有一种车,虽然它不会某一领域特别出彩,但是它会兼顾所有的性能呢(速度,越野,舒适,轻便)?越野公路就映入了我的眼帘(我从没考虑过把山地车改装成山马,并不是我对改山马有意见。这里不做讨论),只是无奈于没有那么好的车技,几乎等同于公路车外胎宽度的齿胎并没有让我觉得会对自己有什么帮助。在我说服自己买软尾的那几天,闲来在当地车店翻图册,看到了这款Cannondale Slate。公路车,耐型车型的几何角度,一根30毫米行程的前叉,后上叉和后下叉使用SAVE避震技术(测评网站上说就是增加了后上、下叉的弹性来实现避震)以及最大可兼容42c(有朋友告诉我说实际上可以兼容47c)的外胎和650b轮圈(也叫做27.5的轮圈),我毫无犹豫的将它收入麾下。
一转眼三个月过去了,我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骑它,超六被我冷落好久了,怪可怜的。说说感受,刚开始骑上它的时候感觉非常舒服,没有了公路车的硬朗,起车发力反馈也很好,之前一直骑TT,起车真心累。然后一周左右发现长时间高速巡航非常的累,换掉自带轮组后好些。30毫米的前叉应对颠簸路,碎石路,草坪(十一假期期间和朋友骑车出去玩,遇到大堵车,果断骑进旁边的草坪)足够用,而且软叉相对于硬叉,舒适程度(有越野公路在把立下方设计避震,没体验过,不敢说好还是不好)不是差一星半点,前叉锁死之后,还是会有一丢丢的量,不过完全不会影响什么。车落地的当天,就把双牙盘系统改成了单盘,之前一直踩O记56-44t的椭圆盘,就以为50的牙盘自己不会有压力,毕竟要兼顾速度和爬坡,不出一个礼拜我就发现我错了,我才意识到这个车的性能和定位,果断换了42t的椭圆盘(关于椭圆盘和圆盘,因为我自打今年年初换上椭圆盘,经过一年的磨合,肌肉记忆已经形成了,发力产生了变化,所以就再也不想碰圆盘了。爬坡和巡航,非常有优势)。外胎的取向上,其实我偏向光头(原因是绝大部分骑行的路段,无论是代步还是骑游,基本上都是铺装路),毕竟宽胎牺牲了速度增加了抓地力,可是相比较齿胎,更不利于雪天骑行,目前马上就要进入冬季,我只好妥协。经过这一番折腾过后,现在这辆车对于我而言无限接近于完美。本想用速联cx1套件的,飞轮可以进一步增加齿数,应对不同的路面,无奈我并不喜欢太多线管映入我的眼帘,还有机械变速的维护与保养,最终我放弃了这个念头。总结一下就是,这个车满足了我所有的需求,在追求速度与激情的时候,40+的速度可以有,在路面变得糟糕的时候,我也不慌,在20%左右坡度的爬坡中,42t的椭圆盘搭配25t的飞轮足以让我去征服它。
虽然Gravel Bike这个群体还很小,但是我坚信这个群体会逐渐变大,就像Cannondale对它的定位,“乐趣是它的唯一目的”。可以根据自己所在地的情况和自己的偏好改装自己的车,让它在骑行的时候帮助自己战胜所有的情况。
ps:车子多少钱也不做讨论,全看你想要什么,追求什么。有些人认为在自行车上的投入不值得,那就不值得;有些人在这个领域投入还乐此不疲,那就值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啦。。。写这么点东西,花了好几个小时,我也是再一次深深的佩服自己的文笔,也是足以以此来调侃一下自己了。

被我冷落的超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