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吧 关注:206,988贴子:1,798,352
  • 8回复贴,共1

清朝的物价及生活水平研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清代康熙雍正年间的大米每升或为7文,或为9至10文,
雍正、乾隆初,每升也不过10余文,
嘉庆十三年,江苏通州面粉1斤计价20文——(1石等于10斗,1斗等于10升,所以1石米就是100升米。而1升米现在重1.25斤,1石相当于现代125斤。)
1、肉蛋
清代顺治康熙年间
鱼价一般是每斤20文左右
猪肉是每斤30至35文,
牛肉约每斤25文
鸭蛋银1钱(100文)45个,
鸡蛋1钱(100钱)54个,
折合制钱百文合买鸭蛋四斤或鸡蛋四斤半,每斤约合25与22文。
但有的记载鸡蛋16个需要花银4分(400文),鸭蛋60个需要花银1钱5分(150文),
则鸡鸭蛋每斤均为30文左右。
嘉庆道光时,
鱼1斤25至40文,
猪肉1斤50-60文,少数高价有至70-80文者,
牛羊肉30-50文。
鸭蛋每个2文多,
熟鸡蛋一个4文,每斤应在25至50文之间。
蔬菜价格随精细品种不同而有差别,
道光年间
黄瓜每斤2文上下,
白菜每斤1-3文,
葱每斤5文,
蒜台每斤8文。
康熙时,
枣子每斤16至25文,
道光时,每斤约40文。
桃子6至10文1斤,
梨10至20文一斤,这些都是市价。
食油的价格,无论是北方常吃的豆油与花生油,或是南方吃的菜油(亦名清油),都与猪肉的价钱相近,
康熙时,每斤为30-40文,
道光时,上涨至70-80文。
食盐
康熙时,一斤约价10文,
嘉庆道光时,同一资料记载,有17-30文者,但最少者每斤仅3至5文,最高达55文。酱醋
道光时,酱醋一斤大体与食盐一斤之价相当,即每斤20文不等②。


1楼2017-10-19 18:56回复
    以上资料来源https://tieba.baidu.com/p/2744674115?red_tag= 3512673120。


    2楼2017-10-19 18:59
    收起回复
      2025-07-03 07:36:52
      广告
      雇工种类不一,有日工(有的名零工、忙工)、短工(或月工、或二月,或为季工)、长工等。
      顺治康熙间,虽每日佣金有二至七分不等(20-70文),个别高的城市佣工甚至高达每日100文、200之多,但多数是每日佣金三至五分,即制钱30-50文。清初的月工工价有一月二钱(200文)、三钱(300文)、1两和1两8钱者,相差三五倍至十倍②
      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的各种工价与清初比几乎没有什么两样。日工工价最少者为30文,最多达200文,但一般的为50文至70文,月工最少者为300文,最多达1500百文,但以800、1000文为常价,长工最少为3000文(年薪三两),最多至20吊(年薪20两),但以10吊一年者为多(10两)。城市或城郊工价高,农村低。


      3楼2017-10-19 19:02
      回复
        清朝的铜钱因质量不同于银子的兑换比例不同,一两银子有时候值1200文,有时候值800文。为方便研究取一两银子1000文。考虑到清初战乱以及恢复生产的步骤,我们选取雍正乾隆年间的物价来进行研究,取平均值尽量刨除物价波动的影响。
        得到以下价格,米一石 一两银子
        猪肉一斤 0.045两银子
        鱼一斤 0.025两
        牛肉一斤 0.03两
        枣子一斤 0.03两
        盐一斤 0.015两
        工价取平均为一天0.05两。


        4楼2017-10-19 19:28
        回复
          按照现在的饮食配比,每天500g谷物,150g肉食,普通劳动者自己种菜吃,一个人一个月需用0.25+0.2=0.45两银子。按食物消费占总消费的60%位温饱,一个人一个月需要0.8两银子如上述工价,一个人一个月可以赚取1.5两,夫妻两人一起劳作也不会超过3两,一个五口之家一月需要4两,四口之家需要3.2两。


          5楼2017-10-19 19:41
          收起回复
            清代银钱比价因时代不同,因地域而不同,实际上任何一个时间点上都不存在一个万能的兑换率。比如江南一些地区在雍乾时期的比价基本是700文换一两。但实际上,不同的省,甚至省内不同地区的白银一两重量也不相同。


            IP属地:上海7楼2020-03-04 11:05
            回复
              史料中提过一个生活指标,当兵的月入三两,就可以养活妻儿了。至于银的购买力,一般来说对富人更有意义,穷人一般只能接触制钱,而由于银钱比价到乾嘉以后变动剧烈,穷人的货币购买力也就经常贬值。
              还牵涉到一个问题,就是农村缴税。原本向官府纳贡时的银钱比率就要比市价高(因为火耗),所以道光后随着制钱不断贬值,纳税也成为越来越难以忍受的负担,社会治安和漕运等也都因货币原因遭到毁灭性影响。


              IP属地:上海8楼2020-03-04 11: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