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禅(梵catvāri -dhyānāni),又作四静虑、色圝界定。即色圝界天之四禅。色圝界天之四禅与无色圝界天之四无色定,合之而成八定,故知八定包含四禅。
四禅八定
四与八并举者,盖色圝界与无色圝界相对,则在色圝界为‘禅’,在无色圝界为‘定’;若以色圝界、无色圝界相对于欲界之‘散’,则色及无色二界,皆称为‘定’。故合色圝界之四禅定与无色圝界之四无色定,而称之为八定。又若区别色圝界及无色圝界之禅定,则色圝界之禅定‘定、慧均等’,无色圝界之禅定,其相微细而‘定多慧少’。
与灭尽定
各种禅定的差别
佛教很注重戒、定、慧三无漏学。人若想修行,首先必须持戒。刚刚开始、接触,如果连戒律都不愿意守持的话,要想解脱有一定的困难的(大根性人除外)。持了戒后要修定(定中无戒可守),因为平时我们的心很散乱。散乱的心使我们迷失,迷失就不能清楚观察世间的真相。平常人受戒或有了定,就可以深入的观察世间的真相,即苦、无常、无我和空,这就是智慧。因此,戒、定、慧是有一定的次序,有些人来说,也可以无次序的。有些人可以不必受戒就修定,而且修出成绩来,那是因为他有宿世善根,一般人还是要按照戒、定、慧的次序来修。那么,什么是禅定?
禅定
禅定是由梵文(Dhyana)翻译过来的,音译是禅那,意思是静虑:既是心定下来观察思维;也就是以所观的境,令心专注不散,称为“定”;“观”既是作种种的观行。禅定包含“止”和“观”,“止”(Samatha)和“观”(Vipasyana)都是由梵文翻译过来的。一个人修任何的禅定,一定离不了止和观,不然的话,他修的禅定会偏向外道。
佛陀说我们这个世间可分成三界:欲界、色圝界和无色圝界。欲界有种种欲圝望,且没有定心;色圝界和无色圝界都要依靠定力进入。我们在欲界里修禅定,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要离欲界而进入四禅八定,乃至进入灭尽定。
修行者继续修下去,会发现已经没有心识生起,但是还有“我”的存在,因此想舍弃这个我,那就是说,他想舍弃第七识的恒行心。(唯识宗说,我们有八种心识的作用,第七种叫第七识--末那识,他执著第八识为我。我们的前六识是可以停顿的,在还未解脱之前,末那识却一直在作用,所以称为恒行,依司机是永恒的造作,念念生灭不已。)。如果他能使恒行的心识暂时不生,就能进入灭尽定,弃除了“我执”。“灭尽”之意既是灭尽了一切六识的心,乃至灭尽执著第八识称为“我”--“我执”的心。唯有三果或以上的圣者能进入此灭尽定,它的特点既是无“我执”,断除了一切烦恼;但是在修行的过程中,第三果的圣人还待降服一些微细的烦恼,只能够暂时进入灭尽定,在定中没有“我执”,但是当他出定后,我执之心再度生起;阿罗汉果圣者破除了我执,在灭尽定中无我执,出离此定后也没有我执。所以只有佛、阿罗汉和三果圣人有能力进入灭尽定。
四禅八定
四与八并举者,盖色圝界与无色圝界相对,则在色圝界为‘禅’,在无色圝界为‘定’;若以色圝界、无色圝界相对于欲界之‘散’,则色及无色二界,皆称为‘定’。故合色圝界之四禅定与无色圝界之四无色定,而称之为八定。又若区别色圝界及无色圝界之禅定,则色圝界之禅定‘定、慧均等’,无色圝界之禅定,其相微细而‘定多慧少’。
与灭尽定
各种禅定的差别
佛教很注重戒、定、慧三无漏学。人若想修行,首先必须持戒。刚刚开始、接触,如果连戒律都不愿意守持的话,要想解脱有一定的困难的(大根性人除外)。持了戒后要修定(定中无戒可守),因为平时我们的心很散乱。散乱的心使我们迷失,迷失就不能清楚观察世间的真相。平常人受戒或有了定,就可以深入的观察世间的真相,即苦、无常、无我和空,这就是智慧。因此,戒、定、慧是有一定的次序,有些人来说,也可以无次序的。有些人可以不必受戒就修定,而且修出成绩来,那是因为他有宿世善根,一般人还是要按照戒、定、慧的次序来修。那么,什么是禅定?
禅定
禅定是由梵文(Dhyana)翻译过来的,音译是禅那,意思是静虑:既是心定下来观察思维;也就是以所观的境,令心专注不散,称为“定”;“观”既是作种种的观行。禅定包含“止”和“观”,“止”(Samatha)和“观”(Vipasyana)都是由梵文翻译过来的。一个人修任何的禅定,一定离不了止和观,不然的话,他修的禅定会偏向外道。
佛陀说我们这个世间可分成三界:欲界、色圝界和无色圝界。欲界有种种欲圝望,且没有定心;色圝界和无色圝界都要依靠定力进入。我们在欲界里修禅定,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要离欲界而进入四禅八定,乃至进入灭尽定。
修行者继续修下去,会发现已经没有心识生起,但是还有“我”的存在,因此想舍弃这个我,那就是说,他想舍弃第七识的恒行心。(唯识宗说,我们有八种心识的作用,第七种叫第七识--末那识,他执著第八识为我。我们的前六识是可以停顿的,在还未解脱之前,末那识却一直在作用,所以称为恒行,依司机是永恒的造作,念念生灭不已。)。如果他能使恒行的心识暂时不生,就能进入灭尽定,弃除了“我执”。“灭尽”之意既是灭尽了一切六识的心,乃至灭尽执著第八识称为“我”--“我执”的心。唯有三果或以上的圣者能进入此灭尽定,它的特点既是无“我执”,断除了一切烦恼;但是在修行的过程中,第三果的圣人还待降服一些微细的烦恼,只能够暂时进入灭尽定,在定中没有“我执”,但是当他出定后,我执之心再度生起;阿罗汉果圣者破除了我执,在灭尽定中无我执,出离此定后也没有我执。所以只有佛、阿罗汉和三果圣人有能力进入灭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