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5月18日漏签0天
淘车夫吧 关注:136贴子:1,078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游戏

  • 2回复贴,共1页
<<返回淘车夫吧
>0< 加载中...

【淘车夫】高速遇到大货车不要慌,牢记这5条保你平安!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Q1315646632
  • 铁杆吧友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开车上路,难免都会遇到一些大货车,大货车出现的恶性交通事故越来越多,稍不留神就容易成为他们的“陪葬品”。如何治理大货车虽然不是咱们能管得了的事情,但是如何躲避大货车,如何确保自身安全,还是有办法的。#淘车夫#


  • Q1315646632
  • 铁杆吧友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1别犹豫,最快速度超过去
如果前方有大货车,则需要与大货车保持100米左右的距离,然后观察前方路况,确保路况、视线良好的情况下, 打转向灯开车超车,同时鸣笛、频闪大灯,提醒大货车司机注意,然后提速超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大货车的左前轮的走线,超车切勿犹豫不决。
必须要与前方的大货车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尤其是那些超高、超载、超长的大货车,切忌尾随。提速超车前,必须观察好前方的道路,是否有条件超车。在超车时一定要鸣笛、闪大灯,提醒货车司机注意。另外,由于大货车盲区,所以一定要注意大货车左前轮的走向,必须小心谨慎。
2被大货车尾随,尽量变道行驶,或疾驶远离
如果发现自己被大货车尾随,我们尽量选择变道行驶,以防万一;如果发现后大货车,不断鸣笛、频闪大灯,速度不减……那么后方的大货车一定是出现了什么特殊情况,这时我们必须及时变更车道躲避,或急加速远离。
由于大货车的速度挡位很多,所以一旦车速提起来,鲜有大货车司机会有主动减速的情况。另外,目前超载的大货车非常多,大货车司机疲劳驾驶、不注意车辆保养的情况更是常见,所以我们一旦发现后方出现大货车, 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条件允许前提下,加大油门,扬长而去。另外,如果发现后方有大货车跟随,可以轻踩刹车,提醒大货车注意前方。


2025-05-18 10:36:15
广告
  • Q1315646632
  • 铁杆吧友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3远离超载、超宽大货车
如果发现前方大货车,务必先观察大货车的载物情况。比如,货物的种类,货物码放整齐度,货车车身是否干净整洁,是否有破损,以及轮胎情况等等。用来判断货车司机的驾车素质,再决定是否快速超车。
如果前方的大货车的车身比较整洁、货物整齐……说明货车司机对车辆的养护比较精细,大货车的安全系数相对来说会比较高些。反之,则需要多加注意,如果大货车车身杂乱,甚至有超高、超宽、超载的情况,足以说明货车司机的自身素质比较欠缺,对于车辆的养护并不细心。面对这样的货车,其危险系数太高,因此我们能离多远就离多远,必须提高警惕。
4小标切勿在大货车右侧长时间行驶
如果发现大货车长期占用左侧车道,我们一定不要长时间在大货车的右侧行驶。因此这时我们只有两个选择:1.鸣笛后加速超车;2.保持足够安全距离,尾随。
由于大货车司机右侧的盲区很大,如果有小车在大货车右侧行驶,大货车司机是无法看到小车的。一旦大货车向右侧并线,小车很容易“中招”。所以这时候就必须当机立断,快速超车,还是安全距离跟随。
5尾随大货车时,务必保持足够刹车距离
有些情况我们不得不跟随大货车行驶,我们必须要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前方一旦有突发情况,可以给自己留出足够的应急空间和时间。
根据《道路安全法》规定,当车速超过100km/h时,安全车距为100米以上;车速低于100km/h时,最小安全车距不得小于50米。虽然说大货车的刹车距离会更长,但是前方大货车刹车灯亮起时,必须要注意,切勿盲目并线超车,因为一旦大货车出现失控情况,你和你的车一定会成为大货车“扫荡”后的牺牲品。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2回复贴,共1页
<<返回淘车夫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