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称为“百河之城”,又称“鱼米之乡”,有着长长的“黄金海岸”,属于江南文化范畴,却地处苏北。她是江苏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面积1.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东土豪科威特。她因盐得名,拥有江苏省最长的海岸线。她就是盐城。
盐城全境平原,一马平川,是近代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土地肥沃,水网密布,非常适合农业发展。海岸线长度和滩涂面积均列全国之最,且每年以5万亩的成陆速度增长,相当于每年增加一个澳门。是江苏最大、最具潜力的土地后备资源。
看起来各种资源条件得天独厚,然而盐城的经济水平实际上在江苏却处于下游,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原因。
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因这里遍地皆为煮盐亭场,故命名为“盐渎县”。东晋义熙七年(411年),盐渎县改名盐城县,1983年撤县设市,盐城市由此而来。
西汉时大半个盐城还在海里
盐城大部分土地由海底陆地上升而来,地势低洼,遍地盐碱、排水不畅,水分大量蒸发,盐分不断积累于地表,水文、地质条件恶化,不能生长稻麦棉花等农作物。土壤贫瘠,是真正的不毛之地。而苏南地区,却是降水丰沛,气候温和,非常适合农耕文明发展。盐城除了盐,就几乎什么都没有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怎么也不会成为“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那样的繁华之地。
“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句话说的是古罗马帝国修建了以罗马为中心,通向四面八方的大道。这些只有5米宽的大道,促进了帝国内部和对外的贸易和文化交流,让欧洲人自豪了1000多年,可见交通对经济的影响。“要想富,先修路”,有了好的交通,又岂止于富?
比古罗马帝国兴盛时期还要早上几百年,在中国战国时代,秦国以都城咸阳为中心,建立了那个时代世界上最发达的交通网络。包括宽约30米,全长700多公里,从秦都咸阳直达包头的“秦直道”。这些四通八达的道路为秦国的富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与此同时,秦始皇又下令“车同轨”,以此来保证交通畅通。
在古代,河流是最为便捷的交通运输方式。历代朝廷往往动用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开挖运河。因此,战国魏惠王开挖鸿沟,沟通黄河和淮河间的主要水道。隋炀帝开通济渠和大运河,使都城洛阳可直达黄河、淮河,通过水运,直下江南。
然而,大运河在江苏境内,经徐州、淮安、扬州、苏州……却没经过盐城。由此,盐城一次又一次地与繁华机缘失之交臂。
古代扬州的繁华
滨海沉积、於泥滩涂、面粉砂土,断裂构造,组成了盐城地质的主要特征。而这样的特征,对于铁路运输系统,是相当不利的考量因素。没有有利的地质和地形条件,火车将难以通行。因为铁路基建水平的历史局限和其他原因,盐城在很长时间不通铁路。2002年才建成第一条“时速120公里,客车4对”的新长铁路,结束了“地无寸铁”的历史。然而,新长铁路慢得要死不说,还不能过江直通上海。这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拉动盐城经济,是相当大的制约。
也正因为盐城的地质特点,盐城虽拥长较长的海岸线,却没有优良的深水港,货物中转规模小,所以在近代没有发展成为港埠,没能成为象上海、香港、新加坡那样金融、贸易中心,更不谈带动相应的区域经济发展。
由于陆路,水路,海运都不占优势,所以盐城近代,航空运输也难以发展。盐城原来只有一个军用二级机场,直到2000年才成立盐城民航站,当初只有有限的几条航线。
铁和盐,古代是民众生活必需、又难获取的商品。春秋时代,管仲向齐桓公建议“计口售盐”。从此食盐专营也被后世统治者学习。
盐铁专卖,从汉代到唐代,在实行上断断续续,中央政府与地方豪强,为了丰厚的盐利,相互博弈。到了宋元明清,官盐制度得以相对成熟。然而,盐业走私仍难杜绝,盐贩子屡禁不绝,在辛勤和艰险之中,有人积累了巨大财富。高仙芝,黄巢,张献忠都是盐贩或盐工出身。
明代季寅在诗中说:“胼手胝足度朝昏,食不充饥衣难补。每日凌晨只晒灰,赤脚蓬头翻弄土“,说的就是盐民们的贫穷而艰苦生活。盐为官府、盐商们积累了大量财富,盐利虽丰,盐民却依然贫苦,盐城没有因此而兴盛。
古代晒盐场景
盐城也是一座移民城市。前前后后,历史上出现过七次移民运动,尤以“洪武赶散”、“废灶兴垦”两次为规模最大。直到上世纪下期,盐城还有大片待开垦的盐碱荒地。想当年,许多知青从繁华都市,来到这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开荒拓土,植树造林,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盐城。如今的盐城,经过岁月的沉淀,经年的开垦,荒地已经变成沃土,盐城变成了真正的鱼米之乡,全国的粮油供应基地。
荒地也能变粮仓,苏北建设干一场—盐城知青纪念馆
由于重视程度的提高、投入和建设力度的加强,在如今,盐城的交通运输能力得到了快速增强。
公路运输方面,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以国省干线为支撑,城市快速公交、高架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截止当前,公路总里程达20000公里左右。
盐城高架的“速度”与激情
上世纪中叶,中国缺少大型的机械化作业,全靠人力来疏通开挖内河。肩挑手扛,“挑河工”成了一个历史的印痕。通过人民的勤劳,以灌河、通榆河、泰东河为主,通江达海的内河航道网已经形成。
沿海港口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大丰港建成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射阳港、滨海港、响水港被国家批准为二类开放口岸,沿海拥有千吨级以上码头16个,年吞吐能力达1100万吨,一个江苏中部沿海港口群正在迅速崛起。
一轮顷刻上天衢,蒸蒸日上大丰港
现如今盐城的南洋机场为江苏唯一的一类开放口岸。机场建成国家4C级标准的空港,先后开通了多条国际国内航线,向外国籍飞机开放,国际空港配套工程也将开工。
铁路曾经是盐城人的一个梦,如今不仅是普铁,连高铁也成为现实,盐城目前已然成为江苏全省铁路建设的主战场。随着高铁的建设成功,盐城将有效接受上海、苏南等经济发达地区的辐射,更加吸引和集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
近年来,在盐城近海发现了大型储油沉积盆地,居中国海洋油气沉积盆地第2位,有着广阔的勘探开发前景。盐城天然气田为东部沿海地区陆上最大的油气田,品质名列全国前茅。盐城天然气田的建设开发已进入实质性阶段。
肾是人之本,湿地是“地球之肾”,盐城市拥有亚洲大陆边缘最大的海岸湿地,建有多个自然保护区。大纵湖、九龙口等湖泊面积近百平方公里,原始风光,生态宜居,拥有非常好的旅游资源。昔日的荒凉之,没有对资源过度开垦消耗,成就了今天少有的地方独特风貌。
良好生态环境,成为许多珍禽异兽的憩息家园
以史为镜,可知兴替。盐城补全了历史的短板,尽占天时、地利与人和,只要把古代盐商的勇敢精明,盐农的勤奋朴实继承发扬,砥砺前行,把潜力变为实力,便可成为江苏的后起之秀,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明日之星。
盐城全境平原,一马平川,是近代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土地肥沃,水网密布,非常适合农业发展。海岸线长度和滩涂面积均列全国之最,且每年以5万亩的成陆速度增长,相当于每年增加一个澳门。是江苏最大、最具潜力的土地后备资源。
看起来各种资源条件得天独厚,然而盐城的经济水平实际上在江苏却处于下游,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原因。
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因这里遍地皆为煮盐亭场,故命名为“盐渎县”。东晋义熙七年(411年),盐渎县改名盐城县,1983年撤县设市,盐城市由此而来。
西汉时大半个盐城还在海里
盐城大部分土地由海底陆地上升而来,地势低洼,遍地盐碱、排水不畅,水分大量蒸发,盐分不断积累于地表,水文、地质条件恶化,不能生长稻麦棉花等农作物。土壤贫瘠,是真正的不毛之地。而苏南地区,却是降水丰沛,气候温和,非常适合农耕文明发展。盐城除了盐,就几乎什么都没有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怎么也不会成为“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那样的繁华之地。
“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句话说的是古罗马帝国修建了以罗马为中心,通向四面八方的大道。这些只有5米宽的大道,促进了帝国内部和对外的贸易和文化交流,让欧洲人自豪了1000多年,可见交通对经济的影响。“要想富,先修路”,有了好的交通,又岂止于富?
比古罗马帝国兴盛时期还要早上几百年,在中国战国时代,秦国以都城咸阳为中心,建立了那个时代世界上最发达的交通网络。包括宽约30米,全长700多公里,从秦都咸阳直达包头的“秦直道”。这些四通八达的道路为秦国的富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与此同时,秦始皇又下令“车同轨”,以此来保证交通畅通。
在古代,河流是最为便捷的交通运输方式。历代朝廷往往动用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开挖运河。因此,战国魏惠王开挖鸿沟,沟通黄河和淮河间的主要水道。隋炀帝开通济渠和大运河,使都城洛阳可直达黄河、淮河,通过水运,直下江南。
然而,大运河在江苏境内,经徐州、淮安、扬州、苏州……却没经过盐城。由此,盐城一次又一次地与繁华机缘失之交臂。
古代扬州的繁华
滨海沉积、於泥滩涂、面粉砂土,断裂构造,组成了盐城地质的主要特征。而这样的特征,对于铁路运输系统,是相当不利的考量因素。没有有利的地质和地形条件,火车将难以通行。因为铁路基建水平的历史局限和其他原因,盐城在很长时间不通铁路。2002年才建成第一条“时速120公里,客车4对”的新长铁路,结束了“地无寸铁”的历史。然而,新长铁路慢得要死不说,还不能过江直通上海。这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拉动盐城经济,是相当大的制约。
也正因为盐城的地质特点,盐城虽拥长较长的海岸线,却没有优良的深水港,货物中转规模小,所以在近代没有发展成为港埠,没能成为象上海、香港、新加坡那样金融、贸易中心,更不谈带动相应的区域经济发展。
由于陆路,水路,海运都不占优势,所以盐城近代,航空运输也难以发展。盐城原来只有一个军用二级机场,直到2000年才成立盐城民航站,当初只有有限的几条航线。
铁和盐,古代是民众生活必需、又难获取的商品。春秋时代,管仲向齐桓公建议“计口售盐”。从此食盐专营也被后世统治者学习。
盐铁专卖,从汉代到唐代,在实行上断断续续,中央政府与地方豪强,为了丰厚的盐利,相互博弈。到了宋元明清,官盐制度得以相对成熟。然而,盐业走私仍难杜绝,盐贩子屡禁不绝,在辛勤和艰险之中,有人积累了巨大财富。高仙芝,黄巢,张献忠都是盐贩或盐工出身。
明代季寅在诗中说:“胼手胝足度朝昏,食不充饥衣难补。每日凌晨只晒灰,赤脚蓬头翻弄土“,说的就是盐民们的贫穷而艰苦生活。盐为官府、盐商们积累了大量财富,盐利虽丰,盐民却依然贫苦,盐城没有因此而兴盛。
古代晒盐场景
盐城也是一座移民城市。前前后后,历史上出现过七次移民运动,尤以“洪武赶散”、“废灶兴垦”两次为规模最大。直到上世纪下期,盐城还有大片待开垦的盐碱荒地。想当年,许多知青从繁华都市,来到这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开荒拓土,植树造林,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盐城。如今的盐城,经过岁月的沉淀,经年的开垦,荒地已经变成沃土,盐城变成了真正的鱼米之乡,全国的粮油供应基地。
荒地也能变粮仓,苏北建设干一场—盐城知青纪念馆
由于重视程度的提高、投入和建设力度的加强,在如今,盐城的交通运输能力得到了快速增强。
公路运输方面,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以国省干线为支撑,城市快速公交、高架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截止当前,公路总里程达20000公里左右。
盐城高架的“速度”与激情
上世纪中叶,中国缺少大型的机械化作业,全靠人力来疏通开挖内河。肩挑手扛,“挑河工”成了一个历史的印痕。通过人民的勤劳,以灌河、通榆河、泰东河为主,通江达海的内河航道网已经形成。
沿海港口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大丰港建成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射阳港、滨海港、响水港被国家批准为二类开放口岸,沿海拥有千吨级以上码头16个,年吞吐能力达1100万吨,一个江苏中部沿海港口群正在迅速崛起。
一轮顷刻上天衢,蒸蒸日上大丰港
现如今盐城的南洋机场为江苏唯一的一类开放口岸。机场建成国家4C级标准的空港,先后开通了多条国际国内航线,向外国籍飞机开放,国际空港配套工程也将开工。
铁路曾经是盐城人的一个梦,如今不仅是普铁,连高铁也成为现实,盐城目前已然成为江苏全省铁路建设的主战场。随着高铁的建设成功,盐城将有效接受上海、苏南等经济发达地区的辐射,更加吸引和集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
近年来,在盐城近海发现了大型储油沉积盆地,居中国海洋油气沉积盆地第2位,有着广阔的勘探开发前景。盐城天然气田为东部沿海地区陆上最大的油气田,品质名列全国前茅。盐城天然气田的建设开发已进入实质性阶段。
肾是人之本,湿地是“地球之肾”,盐城市拥有亚洲大陆边缘最大的海岸湿地,建有多个自然保护区。大纵湖、九龙口等湖泊面积近百平方公里,原始风光,生态宜居,拥有非常好的旅游资源。昔日的荒凉之,没有对资源过度开垦消耗,成就了今天少有的地方独特风貌。
良好生态环境,成为许多珍禽异兽的憩息家园
以史为镜,可知兴替。盐城补全了历史的短板,尽占天时、地利与人和,只要把古代盐商的勇敢精明,盐农的勤奋朴实继承发扬,砥砺前行,把潜力变为实力,便可成为江苏的后起之秀,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明日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