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公历大小月排列不齐,不利于数据统计,不方便日常生活,故需要进行改革
回归年长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故大约四年需要置闰一次。由于闰年的存在,大小月的循环周期本质上是四年而不是一年
尽量平稳过渡,不出现补丁。若把年首定于冬至当天,过渡期要扣除10天,改革后的历法还会出现双中气月。故改革后的历法年首暂定于冬至与小寒的中点,大约比现行公历早2天。
尽可能使大小月排列均匀,月份长度从4种缩减至2种,大月为31天,小月为30天。平年由5个大月和7个小月组成,闰年由6个大月和6个小月组成,每四年有21个大月,位置分别为:
第一年3、5、7、10、12月
第二年2、4、7、9、11月
第三年2、4、6、8、11月
第四年1、3、6、8、10、12月
每128年一次减闰,减闰时将12月改为小月
回归年长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故大约四年需要置闰一次。由于闰年的存在,大小月的循环周期本质上是四年而不是一年
尽量平稳过渡,不出现补丁。若把年首定于冬至当天,过渡期要扣除10天,改革后的历法还会出现双中气月。故改革后的历法年首暂定于冬至与小寒的中点,大约比现行公历早2天。
尽可能使大小月排列均匀,月份长度从4种缩减至2种,大月为31天,小月为30天。平年由5个大月和7个小月组成,闰年由6个大月和6个小月组成,每四年有21个大月,位置分别为:
第一年3、5、7、10、12月
第二年2、4、7、9、11月
第三年2、4、6、8、11月
第四年1、3、6、8、10、12月
每128年一次减闰,减闰时将12月改为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