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注射法(H) 皮下注射法是将少量无菌药液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
(1)目的
1)不能或不宜经口服给药,而需在一定时间内达到药效时采用。
2)预防接种。
3)局部麻醉用药。
(2)部位:常用的/张/博/士/医/考/护/理/考/试/有上臂三角肌下缘、腹部、后背、大腿前侧及外侧。
(3)操作方法
1)护士洗手,戴口罩,核对医嘱,查对药物,检查并取出一次性注射器,抽取药液,排气,放无菌盘备用。
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病人,作好解释,以取得合作。
3)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选/张/博/士/医/考/护/理/考/试/择注射部位,常规消毒皮肤,待干。
4)再次查对,检查排尽空气。
5)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示指固定针栓,针头斜面向上,并与皮肤呈30°~40°角,迅速刺入针梗的1/2~2/3。
6)放开绷皮的左手,抽吸无回血,即可缓慢推注药液。
7)注射完毕,用无菌干/张/博/士/医/考/护/理/考/试/棉签轻按针刺处,快速拔针后按压片刻。
8)再次查对,安置病人,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洗手,记录。
(4)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操作原则及消毒隔离原则。
2)注射少于1ml的药液,应用/张/博/士/医/考/护/理/考/试/1ml注射器,以保证注入剂量准确。
3)进针角度不宜超过45°,以免刺入肌层;如病人过瘦可捏起局部皮肤,并适当减小进针角度。
4)如病人需长期进行皮下注射,应建立注射部位的使用计划,经常更换,轮流注射,以利药物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