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产,宝宝通过子宫的天然挤压,可以降低宝宝出生后就存在的肺炎和窒息的发病率,减少了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宝宝免疫力强,也更加聪明。所以很多妈妈都会选择顺产,然而顺产的痛,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体会。
顺产,虽然身体恢复较快,不过,产后护理要格外当心,避免后期产道感染,或者引起其他并发症,影响则是一生。今天松达妈妈收集整理了一些顺产的护理知识,希望对妈妈们能有所帮助。
一、恶露
产后恶露是指产后随子宫蜕膜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经阴道排出,称为恶露,这是产妇在产褥期的临床表现,属于生理性变化。恶露有血腥味,但无臭味,其颜色及内容物随时间而变化,一般持续4~6周,总量为500ml。如超出上述时间仍有较多恶露排出,称之为产后恶露不尽。若恶露有大血块、恶臭或鲜血流出等异常现象,应立即就医。
护理:
1.饮食调理产妇应摄入营养、温补、易消化的食物,汤类和低纤维蔬菜最佳,忌食用生冷、油腻和不易消化的食物。
2.卫生保健产妇的肌肤非常敏感,特别是伤口处,非常容易感染细菌,因此必须使用透气性好、全棉的衣物。如果出现产后恶露不止,产妇应尤其注意会阴部位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勤换内裤和产妇卫生巾,防止伤口感染。
3.环境条件产妇和宝宝所处的房间应有良好的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室内温度适宜,避免过热或过冷。
二、伤口护理
顺产一般会留下阴道撕裂伤,或会阴侧切的伤口。
因伤口位尿道口、阴道口、肛门交汇处,很容易发生伤口不愈,所以在护理上会有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以防止外阴感染。
1、保持会阴的清洁与干燥
勤换卫生垫,避免湿透,伤口浸泡在湿透的卫生垫上很难愈合,而且久了细菌滋生对伤口愈合不好;每天用温水勤冲洗会阴部,切忌由后向前擦,应该由前向后,防止会阴切口拆线后裂开。
2、避免伤口裂开
侧切的妈妈,睡觉或坐着时重心应侧向伤口对侧,避免恶露污染伤口,避免伤口受压,切口表面错开;发生便秘难解时,不要进气用力,可用开塞露帮助通便,吃火龙果可以缓解便秘,当然多吃地瓜等粗粮也是有帮助的;拆线后的几天内,避免做下蹲用力动作;如在解便时,宜先收敛会阴和臀部后再坐在马桶上,屏气用力常常是会阴伤口裂开的原因;避免摔倒或大腿过度外展,这样都会使伤口再度裂开。
3、平时多做缩肛运动
躺着、坐着,随时随地都可以做的;这样既有助于促进扩约肌的收缩,又能够早日恢复阴道的紧致。
4、要经常留意伤口,一直到产后两周为止
留意伤口是否疼痛:如感觉伤口疼痛,伤口有红肿、裂开、流血水、流脓等现象,最好马上就医,很可能是伤口感染;如果发现伤口处有小的脓包,可能是对缝合线的吸收有障碍,应到医院请医生将缝合线拆除,伤口就愈合了。
注意事项:
1、伤口血肿:缝合后1~2小时刀口部位出现严重疼痛,而且越来越重,甚至出现肛门坠胀感。
2、伤口感染:产后2~3天,伤口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有时伴有硬结,挤压时有脓性分泌物。
3、伤口裂开:肠线伤口裂开或拆线后发生伤口裂开,此时已经出院,应立即去医院处理。
三、产后护理
1、调整心态:产后女性身体素质下降,照顾宝宝又费心费力,情绪无常,这种情况会影响子宫收缩,引起伤口出血,更有可能出现产后抑郁,所以妈妈在生产后一定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及时调整心态。
2、注意休息:分娩后,妈妈身体虚弱,一定要注意休息,保证睡眠,促进身体恢复。
3、顺产后,妈妈即可在皮肤妊娠纹处涂抹松达孕妇山茶油,淡化妊娠纹,帮助皮肤弹性恢复。
4、尽早下床活动:产后可以在床上做一些简单的抬头、抬臂、提臀等动作,8-12小时后就可以下床。
5、坚持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对新麻麻的乳房健康和子宫恢复有很大的好处,同时也可以和宝宝保持亲密关系。
6、宝宝出生后,妈妈奶水一般分泌不足,但是妈妈要坚持母乳喂养,才能促进奶水分泌。喂养宝宝的时候要采用正确的喂养方式。宝宝的嘴巴够大、下唇外翻、舌头超过下牙龈,下巴抵住妈妈乳房,头向后仰着,身体贴紧妈妈的身体,他挤压的应该是妈妈的乳房,而不是嘬着一点点的乳头。
7、6周内避免房事:子宫及附件,一般需要6周才能完全恢复。恶露尚未干净时性交,就会把男性生殖器和新妈妈会阴部的细菌带入阴道,引起子宫或子宫附近组织的炎症,有时还可能引起腹膜炎或败血症。
顺产,虽然身体恢复较快,不过,产后护理要格外当心,避免后期产道感染,或者引起其他并发症,影响则是一生。今天松达妈妈收集整理了一些顺产的护理知识,希望对妈妈们能有所帮助。
一、恶露
产后恶露是指产后随子宫蜕膜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经阴道排出,称为恶露,这是产妇在产褥期的临床表现,属于生理性变化。恶露有血腥味,但无臭味,其颜色及内容物随时间而变化,一般持续4~6周,总量为500ml。如超出上述时间仍有较多恶露排出,称之为产后恶露不尽。若恶露有大血块、恶臭或鲜血流出等异常现象,应立即就医。
护理:
1.饮食调理产妇应摄入营养、温补、易消化的食物,汤类和低纤维蔬菜最佳,忌食用生冷、油腻和不易消化的食物。
2.卫生保健产妇的肌肤非常敏感,特别是伤口处,非常容易感染细菌,因此必须使用透气性好、全棉的衣物。如果出现产后恶露不止,产妇应尤其注意会阴部位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勤换内裤和产妇卫生巾,防止伤口感染。
3.环境条件产妇和宝宝所处的房间应有良好的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室内温度适宜,避免过热或过冷。
二、伤口护理
顺产一般会留下阴道撕裂伤,或会阴侧切的伤口。
因伤口位尿道口、阴道口、肛门交汇处,很容易发生伤口不愈,所以在护理上会有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以防止外阴感染。
1、保持会阴的清洁与干燥
勤换卫生垫,避免湿透,伤口浸泡在湿透的卫生垫上很难愈合,而且久了细菌滋生对伤口愈合不好;每天用温水勤冲洗会阴部,切忌由后向前擦,应该由前向后,防止会阴切口拆线后裂开。
2、避免伤口裂开
侧切的妈妈,睡觉或坐着时重心应侧向伤口对侧,避免恶露污染伤口,避免伤口受压,切口表面错开;发生便秘难解时,不要进气用力,可用开塞露帮助通便,吃火龙果可以缓解便秘,当然多吃地瓜等粗粮也是有帮助的;拆线后的几天内,避免做下蹲用力动作;如在解便时,宜先收敛会阴和臀部后再坐在马桶上,屏气用力常常是会阴伤口裂开的原因;避免摔倒或大腿过度外展,这样都会使伤口再度裂开。
3、平时多做缩肛运动
躺着、坐着,随时随地都可以做的;这样既有助于促进扩约肌的收缩,又能够早日恢复阴道的紧致。
4、要经常留意伤口,一直到产后两周为止
留意伤口是否疼痛:如感觉伤口疼痛,伤口有红肿、裂开、流血水、流脓等现象,最好马上就医,很可能是伤口感染;如果发现伤口处有小的脓包,可能是对缝合线的吸收有障碍,应到医院请医生将缝合线拆除,伤口就愈合了。
注意事项:
1、伤口血肿:缝合后1~2小时刀口部位出现严重疼痛,而且越来越重,甚至出现肛门坠胀感。
2、伤口感染:产后2~3天,伤口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有时伴有硬结,挤压时有脓性分泌物。
3、伤口裂开:肠线伤口裂开或拆线后发生伤口裂开,此时已经出院,应立即去医院处理。
三、产后护理
1、调整心态:产后女性身体素质下降,照顾宝宝又费心费力,情绪无常,这种情况会影响子宫收缩,引起伤口出血,更有可能出现产后抑郁,所以妈妈在生产后一定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及时调整心态。
2、注意休息:分娩后,妈妈身体虚弱,一定要注意休息,保证睡眠,促进身体恢复。
3、顺产后,妈妈即可在皮肤妊娠纹处涂抹松达孕妇山茶油,淡化妊娠纹,帮助皮肤弹性恢复。
4、尽早下床活动:产后可以在床上做一些简单的抬头、抬臂、提臀等动作,8-12小时后就可以下床。
5、坚持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对新麻麻的乳房健康和子宫恢复有很大的好处,同时也可以和宝宝保持亲密关系。
6、宝宝出生后,妈妈奶水一般分泌不足,但是妈妈要坚持母乳喂养,才能促进奶水分泌。喂养宝宝的时候要采用正确的喂养方式。宝宝的嘴巴够大、下唇外翻、舌头超过下牙龈,下巴抵住妈妈乳房,头向后仰着,身体贴紧妈妈的身体,他挤压的应该是妈妈的乳房,而不是嘬着一点点的乳头。
7、6周内避免房事:子宫及附件,一般需要6周才能完全恢复。恶露尚未干净时性交,就会把男性生殖器和新妈妈会阴部的细菌带入阴道,引起子宫或子宫附近组织的炎症,有时还可能引起腹膜炎或败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