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7月01日漏签0天
中央戏剧学院吧 关注:139,438贴子:480,017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3回复贴,共1页
<<返回中央戏剧学院吧
>0< 加载中...

陶身体剧场来我院开展“现代舞与当代剧场艺术”讲座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中戏图书馆
  • 赫赫有名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中戏图书馆
  • 赫赫有名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9月下旬,著名青年舞蹈家陶冶与“陶身体剧场”的舞者在我院昌平校区露天剧场进行了“圆运动体系”展演,并于展演结束后,与戏剧文学系主任彭涛教授进行对谈。来自戏剧文学系和舞剧系等多个专业的同学观看并提问,通过讲座对“陶身体剧场”的创作理念、现代舞及当代剧场艺术的发展都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和更深层的了解。


2025-07-01 18:36:22
广告
  • 中戏图书馆
  • 赫赫有名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在讲座一开始,“陶身体剧场”首先带来了一小时的“圆运动体系”展演,八位舞者在台上随着电子音乐的律动用身体演绎了作品《8》片段,在每一组动作结束后,编舞陶冶会停下来进行指导。《8》通过挖掘运动逻辑、重复叠加过程,从而呈现出身体的美学探索在限制中产生的可能性。同时在作品形式上,所有舞者仰卧,肢体被限制在地面上,动作的范围也被限制在脊椎能够活动的范畴,而舞者的视域只有平面状态下的180度。在八位舞者如移动雕塑般丘峦起伏的流畅舞动中,人在用自我的脊梁突破平面的障碍,用身体展现微缩的变迁。
在接下来的对谈中,戏剧文学系主任彭涛教授就刚刚呈现的舞蹈片段当中的非叙事性、后工业时代对身心的探索、当代舞蹈剧场的审美传达等问题与陶冶进行探讨。陶冶表示,“陶身体剧场”追求的是一种身心的聚合,努力探求意识和身体的关系。中国的观众对现代舞的普遍印象是自由和解放,但他认为自由只是一种想象,人只有在专注的时候才拥有自由,才能展现一种生命力的爆发,而“陶身体剧场”追求的恰恰是限制和约束。当代舞蹈剧场赋予他们类似“极简主义”等诸多标签,他们在努力撕掉,反而真正考虑的是一种和观众的对视关系,看重现场的反应和力量,使之相互成为镜像。
随后,在场的同学们对陶冶进行了提问,围绕着舞蹈片段中“圆运动体系”的训练方法和其舞蹈的剧场性,陶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他谈到,人的身体是一个“万花筒”,当下观众被视频、造型、音乐等各种手段包裹住,刺激着感官,所以“陶身体剧场”追求的是一种纯舞的状态。“圆运动体系”是把身体的所有部位进行解构,运动像波浪一样传递到四肢末梢,最终到皮肤、头发丝。他使用一种被称为“身笔画圆”的方法去激发舞者的想象力,并开掘他们的能动性,如同身体里的每一寸都可以长出一支笔,用笔尖画一个圆,进行不规则地运动,进而试图在身体的两点之间产生永恒的运动。而之所以选择露天剧场来展示舞蹈片段的排演过程,他希望展示舞者不被修饰的、日常的、最真实的状态,因为舞蹈的每一刻都没有捷径,他希望舞蹈可以被围观,与观众在当下进行交流。


  • 中戏图书馆
  • 赫赫有名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最后,彭涛教授代表学院向陶冶及“陶身体剧场”颁发了荣誉证书。此次讲座由戏剧文学系和教务处共同主办,两个半小时的交流增强了学院师生对于当代舞蹈剧场的关注,拓宽了学术视野。
陶冶是陶身体剧场的创始人、艺术总监、编舞。2012年被英国Sadler’s Wells机构评选为New Wave Associates世界六位编舞家之一。2013、2015年两度被新京报评为“年度新锐艺术家”。陶身体剧场成立九年来,席卷世界四十多个国家、八十多个艺术节,成功在国际舞台上赢得认同,成为最受瞩目的现代舞团之一。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3回复贴,共1页
<<返回中央戏剧学院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